新疆当代汉语散文中绿洲书写的意境美

2021-09-28 09:47杨明晓王敏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830002
名作欣赏 2021年30期

⊙杨明晓 王敏 [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830002]

“绿洲”在《中国的沙漠与绿洲》一书中被指出是干旱荒漠之处有水源,适合人类居住和植物生长,人类可进行农牧业和工业生产等活动的地区。一般分布在河流附近和洪积扇边缘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对于新疆来说,北至阿勒泰山南至昆仑山,河流灌溉的绿洲地带为新疆绿洲文化注入了多方面的新鲜元素。这些丰富的绿洲地理资源形成了以农耕与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随之成为作家文学创作中叙事资源的部分。

“意境”这一概念最初由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曰诗有物境、情境与意境,这里的“意境”指幻象中的境界。后来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对“意境”做了具体化的阐释:“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但意境也并非是诗词创作与鉴赏所专有,傅德岷在《散文艺术论》中对“意境”的概念做出过这样的界定:“意境,就是作家主观的情与客观的境(景)交相融合而熔铸在作品中的优美的艺术境界,即所谓内情与外物的统一;或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作为评价散文作品的一个审美标准,被视为“文之母也”,由此可见,对散文创作而言,有无意境与意境以及以何种方式被创设与呈现都对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新疆当代汉语散文作家如刘亮程、周涛、李娟等基于“绿洲”地域生产生活经验的创作,在抒写了绿洲所孕育的独特美的同时,还在作品中创设了旷远而灵动的意境。基于此,笔者将从绿洲自然的意象组合所呈现的审美独特性出发,通过对绿洲意境创设笔法的分析,探索这种书写方式对新疆当代汉语散文创作所产生的意义。

一、“绿洲”意象组合的审美特征

作为构筑散文诗性空间“基本单位”的意象及其组合,为散文意境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提供了多种可能。无论是精致或繁复的、单一或叠合的、潜沉或扩张的,各种不同的意象组合与文学作品中呈现的整体活动图式与语境都密不可分,因而也会影响意境的创设以及作品整体的审美风格。在反映绿洲生活的新疆文学作品中,散文的意境有着强烈的独特性。

草原湖泊、高山冰川与山谷荒漠作为绿洲中最常见的景物,在作家的笔下被修辞处理为具有旷达之美的意境。李娟在描绘夏季牧场时写道:“阳光畅通无阻地注满世界,荒野的阴冷地气在阳光推进下……直到盛大的六月来临,那寒气才会彻底瘫软、融解,深深渗入大地。”“长长的风刮去平坦处的积雪,裸露出大地的颜色。走在上面,脚下的泥沙细腻而有弹性,背阴的河岸下白雪皑皑。”阳光与积雪在辽阔的荒野中漫开,颇具层次美。宏大的自然风光与旷达深远的意境确实是新疆绿洲的散文所独有的,李娟在她的作品中把这种“景”与“境”构造得逼真而自然,读者随着笔墨所至便能将美景尽收眼底。周涛在散文集《稀世之鸟》中把赛里木湖比作一个思想,认为“思想这个东西有多么深邃,同时又多么清澈透明”。新疆没有海洋,在周涛看来,赛里木湖给伊犁河谷平添的清澈透亮恰恰是绿洲中别具深意的地理单元,这也正是周涛通过散文深描湖泊呈现绿洲生态以建构宽广旷远的意境美时所表现出的审美创作特征。

在新疆绿洲奔跑的动物具有一种动态的生命美感,成为构筑绿洲意境灵动美的意象群。在以绿洲地理上的动物群作为表现手段来体现生命意识的新散文作品中,周涛、刘亮程的作品十分具有代表性。在《巩乃斯的马》中,周涛“从马的世界里找到了奔驰的诗韵”,在烈马的苍凉嘶鸣和狂奔中感受到了力量美,并认为“它是进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在马的身上,温驯与壮美并存,这是力量与美感的圆融结合,也是作家对生命的赞美与敬畏。对绿洲中活跃的动物的细致描写对于展现新疆地域蓬勃的生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刘亮程的散文多有对“驴鸣”“狗吠”的描写,在《通驴性的人》中,他说:“实际上生活的处境常把人畜搅得难分彼此。”他认为驴是会思考的,驴不会因为自己更善于劳动而蔑视人类,更不会因为自己需要被支配着劳动而觉得低人一等。这是生命的尊严,也是作家为追求生命自由而在散文写作中生发的一种审美化表达。动物无疑是荒野绿洲上最富有生机的元素之一,作家在构筑绿洲意境时对动物意象的选取和表现,充分体现了其对生命自由美好的生存状态的追寻。

绿洲生活的朴实美不仅体现于自然生态环境,更存在于散文中所描摹的居民日常生活、再现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的审美呈现中。“顺天时而动,逐水草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造就了农牧民贴近自然、淳朴率真的性格,此份诚善被创作者捕捉并淬入散文字句中,凝聚着人际情感中的温度与质感。转场是游牧地区的牧民每个季节都要做的事,李娟在《羊道》中就对这一具体事件中体现出的单纯善良进行了细致的刻画:驻扎在辽阔牧场的人家会给转场中未曾谋面的路遇之人或队伍送上一碗自酿酸奶或一壶热茶。虽然并不丰盛,但对于生活十分朴素的牧民家庭来说,这是一种礼遇和单纯的关怀。再如,农活重时,家家户户之间互相帮着耕种或秋收,偶有自家的“小算盘”,但热情善良的秉性使得他们与绿洲土壤在滋养的过程中相生相长,成为绿洲文学乃至绿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绿洲意境的营造与创设笔法

傅德岷在《散文艺术论》中将散文的意境构成要素概括为诗情、画意、哲理、谐趣,此四点在散文创作中的应用融合,离不开作家对客观事物的密切观察,以及对美的境界的发现与主动创设。当代散文作家在用散文书写绿洲的过程中,对反映绿洲生活审美意境的创造也是基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并将真实情感融入绿洲地理的景象之中,使之构成风格独特的意境美。

对于作家而言,创设意境先是为真情而描实境。“描实境”就是作家通过对生活的客观观察,以其真实的形态描述出来。就此而言,李娟的“羊道”系列在“描实境”上表现得十分深刻,这是她深入到额尔齐斯河南面戈壁滩上的乌伦古河一带哈萨克牧民家庭中,亲自体验游牧生活后有感而作。她以牧民典型的生活模式为框架,选取绿洲中日常的意象或现象加以抒写。这里的实境是“有我之境”,是需要作家融入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兼具情感主体和审美主体两种身份,使得“绿洲”既是引起情感生发的对象,又是作家可观照的审美对象。如此而形成的双向关系,不仅让作家观照的对象内在与外在实现了圆融统一,也让读者在“虚拟”的体验感上的真实性得以增强。比如在《春牧场》中李娟写道:“在身后,在东方不远处的空地上,一朵云掉了下来!……此时我们再急走数百步就能直接走进那朵云里!”作家将偶然察知的云之绵软与其距离之近极为敏锐地捕捉到,以融入想象的意境创设打通了与读者间的感知隔阂。再如周涛在散文篇《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中回忆自己为坚持理想而不断沉淀、时常反省,在喧嚣中坚守初心与真诚时,就是以“雪”写境。“雪水自有它们该去的地方,雪峰却并不会因此贫雪。”“在阳光炽热强烈的溅射中,它蒸腾着力量和光芒,默然无语,缓缓呼吸,犹如一位无所不知的伟大神灵。”这些文字在写雪景的同时将其所蕴含的内在力量和浩瀚伟大的精神意蕴借由生动的叙述语词得以表现与阐发。这种浪漫的笔法把情与景浑然融合,它既非理想主义的虚构,也非纯写实,而是在情景交融之中相生相长。

为表意而“拓”境也是散文意境创设的重要笔法。散文讲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因此,只描实境是不足以令作品充满生命力的,它的灵动还需要作家有意地拓展或虚设意境。就散文书写绿洲的实例来看,李娟在描写牧场的“月境”时,与刘亮程散文作品中构筑的黄沙梁的“月境”各具特点。前者笔下的月亮“时隐时现,世界时而澄澈时而恍惚。云杉林和白天一样安静,却远比白天所见的情景更加敏感深刻”。由于李娟是离开家而寄宿在哈萨克牧民家庭里的,牧民的衣、食、住、行均在牧场上发生,因此白天牧场的忙碌同夜晚月下的一切就会有鲜明的对比,月的澄澈恍惚与云的静谧使得作家在感知事物时变得更为敏锐。夜晚相较于白天的喧嚣,总是显得更为静谧,但由于作家的个人经历不同,在为“月”造“境”时自然有所不同。同样是借“月”来造境反映绿洲生活体验,刘亮程在《捉迷藏》里这样写月:“躺在地上的一根木头,一面黑一面白,像被月光剖开,安排了一次生和死的见面。”这里的月是孤独的,与此时的作家一样,明明是将自己暴露于天地之间,却无人去寻、无人来问。这种孤独体验给夜色中的村庄蒙上了别样的美感,在万物寂静之时能与月作伴,是寂寥无限的。因此,境的开拓需要作家“善于敏锐地发现具有鲜明个性、独特审美蕴涵、能有效承载主体情意的物境”,当作家的情意能与物境遇合时,创设的意境自然贴合密切。作家们在进行创作时巧妙化用绿洲地理环境中最为突出的形象,紧扣其可供生发的情境特征,并且把握住了情感与物象相互作用时的偶然性,为绿洲意境的创设与开拓另辟出全新的意义。

散文意境构筑的另一个特征便是具有多维而宽广的空间,它不似诗歌因篇幅和格律等方面的限制必须有高度的概括力和情感的集中表达,也与小说在叙事上的规范有别。因此,散文意境的创设可以从多维度去进行,它对时间与空间的距离限制较少。刘亮程的散文创作是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的一个叫作黄沙梁的村庄作为文化土壤,这是一个典型的绿洲处所,虽然物质空间有限,但在叙事与意境的创设上可谓是“思接千载”,有着极大的跳跃性。他在描写黄沙梁这个绿洲地理处所时,连通了精神与心灵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多维架构。他以成年人的身份回忆过去,又以儿童视角作为叙述的第一视角。即使在叙事上并不是线性的,但仍使读者对作家的生活体验和新疆绿洲的风物民情有了清晰而真实的想象空间。

三、绿洲生活经验对新疆汉语散文写作的意义

绿洲的生命与文明源源不断地为文学创作提供着宝贵的资源,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使得作家的审美创作不仅仅是对绿洲地理体验的简单记述,也在创作过程中产生了主体对绿洲文化的深刻思考。绿洲大地孕育了生长于此的群体热情朴实的性格,同时也对作为“异乡人”在新疆体验绿洲生活的许多作家,如碧野、王蒙等人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与人文思想创造了叙事空间。

首先,绿洲地理环境决定了其自身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因此也培育了新疆绿洲居民坚韧勤恳的品性。一方面,受绿洲本身在接受现代文明进程中缓慢这一原因的影响,它削减甚至排除了城市喧嚣与“快消费”的浸染,在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双层面上都具备了使人具有踏实务实等品质的条件。以李娟在“羊道”系列作品中记述的她所寄宿的牧民家庭为例,他们吃食所用的黄油就来自于挤出来的牛奶,然后把仅有的几种可供饮食的食物做出多样的搭配,以满足深山牧场寒冷的温度下身体所需要的热量。除此之外,牧民还会把牛奶分离、捶打,做成干酪,拿到市场上去卖,以换取更多的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在生活传统上的坚守并不意味着绿洲土著居民的绝对落后与封闭,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绿洲人民的开拓精神。如王族、刘亮程等作家在散文中都描写过的“坎土曼”,这种生产工具是当地农民在参与绿洲地理的农耕实践中智慧的结晶,因而成为人们日常生产中难以取代的工具……绿洲人民为适应发展而不断吸收先进文明的内生动力,在拓宽了获取生存资料途径的同时,也催生了绿洲文化,并在此种精神文明的滋养下,孕育出一批乐观豁达、坦率热情的绿洲人物群像的作品。如王族的《龟兹仰止》中写道:“陶器工序繁多,被制出形状后,要在太阳下晒上数日,然后上色,再去烧制。”制陶手艺人会因工作繁重而辛劳到直不起腰,即使拿去“巴扎”上卖出的价格只够一家人生活,他们仍然热衷于制作精美的陶器并乐在其中。诸多细节都刻画出在绿洲生活的人民群众勤劳坚韧、质朴温和的秉性。

其次,绿洲自然风貌的雄浑壮阔、居民们的热情质朴,对作为“异乡人”的作家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作家王蒙就曾在新疆生活了十六年,在地理条件以及经济发展都有着一定独特性的新疆绿洲,王蒙的创作站位相较于本土作家对新疆绿洲的书写就更注重外显的变化程度与发展进程。如《民丰小记》记叙了多年来各族人民在一片绿洲上不懈奋斗最终带来的喜人成果。“幸福渠”的开通,将源源不断的幸福带向了千百户人家,作品书写了绿洲人民通过努力终于一步步迎来美好新生活的奋进过程,这种书写也反映出新时期以来新疆绿洲的发展与变化。此外,还有一些短期访疆的作家也对绿洲风物与生活展开书写,如作家碧野的作品就被称为是宣传地方文化旅游的经典读本,他对新疆绿洲景物和民风的记叙为从“异乡人”的视角去架构新疆形象提供了创作新方向。《边疆风貌》《天山景物记》等作品不仅描述了新疆绿洲的雪峰、绿林、繁花等生态景观以及伊犁河谷、天山牧场、果子沟等绿洲地理处所,还通过诸多抒情笔触由衷地赞美了新时期新疆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奋斗的精神与豪迈的气概,为绿洲文化的发展创作出振奋人心之作。

结语

综上可知,新疆当代汉语散文作家对新疆绿洲风光与生活经验的书写,描绘出一幅兼具旷达浩瀚与灵动婉转的地域图式。首先,从“写境”到“造境”,绿洲意境的多样性与审美性被作家在散文作品中从多维角度进行了书写。在他们笔下,新疆绿洲既饱经了沧桑,又吐露着生命的芬芳。其次,作家在表现原生态真实性的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生活经验以及寄生于绿洲大地生活的深刻体验。最后,绿洲散文作品在成为作家情感与绿洲地理环境遇合后的生成物的同时,在进行建构意境的言说与书写模式等方面也为绿洲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方式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①钱云、金海龙:《丝绸之路绿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② 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第106页。

③傅德岷:《散文艺术论》,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④ 张声怡、刘九州:《中国古代写作理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版,第429页。

⑤ 李娟:《羊道· 春牧场》,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版,第4页。

⑥ 李娟:《我的阿勒泰》,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7页。

⑦ 周涛:《稀世之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71页。

⑧ 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春风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9页。

⑨ 祝德纯:《散文创作与鉴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⑩ 陈剑晖:《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⑪⑬ 王族:《龟兹仰止》,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0 页,第250页。

⑫ 陈剑晖:《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