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1-09-27 14:48花建英
天津教育·下 2021年9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策略小学语文

花建英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发挥阅读教学的最大价值。良好的阅读能力会让学生在阅读中受益无穷,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打造高质量的阅读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夯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7-0105-02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Xijie Primary School, Ganzhou District,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HUA  Jianying

【Abstract】I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eachers must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greatest value of reading teaching. Good reading ability will benefit students infinitely in reading. Therefore,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adopt a variety of methods to create high-quality reading classrooms,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cultivat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and achieve consolidation of students The goal of core language literac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ability; Training significance and strategy

小學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板块,具有多样化的效果,学生不仅可以通过阅读训练汲取多样的语文知识,丰富自己的思想,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如果阅读教学缺乏吸引力,教学效率会大大下降,就会造成很多学生对阅读课堂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抵触的心理。部分教师没有对阅读形成系统性的教育方法,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学生无法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来说也是一种阻碍。除了这些,当前的阅读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中仍充斥着应试教育的思想,学生过于侧重对分数的追逐,就会造成阅读视野狭隘,产生为考试而阅读的错误认识,无法真正从阅读中受益。鉴于以上现状和问题,本文将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夯实学生成长基础,增加学生语言素材

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阅读,既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课文阅读中领略人物、事物的发展规律与自然风光,还能与作者之间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沟通,感受人物故事的发展脉络,体会人物性格,增强对实际生活和周边事物的感知,培养人文情怀,提高语言表达技能,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二)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阅读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思考,以多种角度考虑问题。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语言素材积累的关键阶段,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指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形象生动的描绘,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写作水平。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可以从不同的阅读素材中领略诗意的生活场景,体会作者多变的情绪,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学生通过对自身视野的丰富和对语文素材的积累,在阅读教学之后可以通过学习的原素材进行文学创作,有助于提升写作能力。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都以单元形式开展系列文本阅读,之后都会有相应主题的习作练习,便是出于这种读与写的协同发展而设计的。

(三)发挥教材的人格教育作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涉及很多经典的阅读篇目,特别是选入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经过教育部的编委精选编制而成,因此不仅能丰富学生学语文的素材,提升阅读能力,还可以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鼓励学生进行思想改造和精神提升。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是由著名的作家写作而成,他们在文章的脉络构思以及遣词造句上都具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其中所表现的思想品质需要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和接受,学生在阅读中能在文字之间与作者进行情感沟通,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情效应。同时可以通过阅读进行良善向上思想教育,在无形中塑造学生的一言一行,学生可以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完善自身人格的建设。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学思想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阅历都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阅读素材能更加鲜活,更有吸引力,使学生对阅读课堂感兴趣。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中采用趣味教学法,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以阅读素材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设备,以多种形式展现阅读的场景,例如音频、视频、图画等多种素材,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阅读中所呈现出来的五彩斑斓的世界。如《小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雪地上的小画家》等文本教师都可以用动画视频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升阅读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课文故事情境,要求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或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创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地参与阅读教学中去。比如《将相和》《西门豹治邺》这类课文就可以让学生分组排练课本剧进行表演。这样做有利于使学生更加自主深刻地了解人物的情感及事物的特征,从而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阅读素材体系框架,增强对阅读的整体性理解。

(二)拓展阅读渠道,鼓励课外阅读

鲁迅先生曾说过:“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句话用在小学生阅读上也是非常贴切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当从多元化的视角入手,培养时不局限于入选教材的文章,还应该合理地拓展阅读渠道,大量进行课外阅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学校可以在校园范围内举办书香浸校园“读书月”系列活动;可以在班級内设置“无门图书柜”,方便学生阅读;可以成立“红领巾读书会”形成读书核心,发光放热吸引更多孩子爱上读书;也可以鼓励家长和孩子同读一本书,倡导“亲子阅读”,便于交流、沟通,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阶段,很多孩子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阅读技巧欠缺,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无论是阅读的速度还是质量都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以阅读技巧推动学生的阅读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考虑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选取合适的阅读素材。比如,低年级学生可以推荐经典童话、神话、寓言故事等带拼音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可以推荐富有童趣的读物,如《窗边的小豆豆》《草房子》等,或者300~400字的作文范文类读物;高年级学生可以推荐一些世界名著去读,如《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或者600~800字的作文范文类读物。其次,教师必须要在阅读教学中建立明确的框架和目标感。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的方式,在学生阅读之前给学生与课文相关的明确设问,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找出问题答案,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在阅读中的任务感的培养,丰富学生的阅读技能,全面提高阅读质量。一些教师还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些学生阅读教学的模式,以此来规范学生的阅读行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打造高质量的阅读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阅读水平,以此夯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曾婷.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J].中学课程辅导,2018(12).

[2]李海燕,臧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3]陈素心.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20).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策略小学语文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