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异常型肥胖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09-27 13:44田慧霞韩辉武陈能凤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效能体重饮食

田慧霞 韩辉武 周 诗 陈能凤 申 璐

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护理学教研室,湖南长沙 410008;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南长沙 410008

肥胖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1-2]。目前,国际上通常使用体重指数和腰臀比进行肥胖的判定,即体重指数在24~<28 kg/m2为超重,≥28.0 kg/m2为肥胖;成年男性腰臀比≥0.9 及女性≥0.85 为肥胖[3-4]。有研究发现,肥胖不仅会增加体重,还将导致机体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等[5]。近期有研究将肥胖分为代谢正常型肥胖和代谢异常型肥胖,且代谢异常型肥胖较代谢正常型肥胖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全因死亡风险更高[6]。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掌握的技能来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7]。饮食-运动自我效能是用来评价个体在饮食和运动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8]。本研究主要探讨代谢异常型肥胖的影响因素,为医疗工作者对代谢异常型肥胖人群采取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 年3 月至12 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及体检人群563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代谢异常性肥胖将其分为代谢异常型肥胖组(59 例)和非代谢异常型肥胖组(504 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②有正常读写能力;③意识清楚;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脏器(心、肝、肾)疾病;②患有其他血液系统及自身免疫疾病;③伴有感染性疾病及肿瘤;④6 个月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卒中、急性脑血管意外。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情况调查 收集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类型、居住地,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计算体重指数及腰臀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腰围测量位置,在水平位髂前上嵴和第12 肋下缘连线的中点,将软尺紧贴软组织,但不能压迫,测量值精确到0.1 cm,臀围测量位置在耻骨联合和臀大肌最凸处,绕臀部1 周进行测量,读数精确到0.1 cm[3]。

1.2.2 饮食-运动自我效能评价 在国外《健康相关的饮食和运动行为自我效能量表》[9]的基础上进行翻译汉化,最终形成《中文版健康相关的饮食和运动自我效能量表》[10]。该量表的饮食自我效能和运动自我效能满分均为16 分,量表总满分32 分。分数越高饮食-运动相关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1,内容效度指数为0.857,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1.2.3 代谢异常型肥胖 在肥胖的基础上合并至少一项代谢异常(异常因素包括血压升高、血糖异常、血脂异常或存在胰岛素抵抗)[11-12]。本研究中,将体重指数≥28.0 kg/m2定义为肥胖,代谢异常指标有:血压≥130/85 mmHg(1 mmHg=0.133 kPa),或已经过相应治疗,或已诊断高血压;空腹血糖≥5.6 mmol/L,或已经过相应治疗,或此前已诊断2 型糖尿病;三酰甘油>1.7 mmol/L,或已经过相应治疗,和/或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男性<1.03 mmol/L,女性<1.29 mmol/L),或已经过相应治疗则确定为血脂异常[13-1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因素。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代谢异常型肥胖组男性占比、年龄≥45 岁占比、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退休或无业占比、居住地为城市占比、腰臀比异常占比高于非代谢异常型肥胖组,运动自我效能评分低于非代谢异常型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代谢异常型肥胖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s 回归分析

以代谢异常型肥胖为因变量(发生=1,未发生=0),体重指数和腰臀比为判定肥胖的指标,故不作为自变量纳入影响因素分析,以性别(男性=1,女性=0)、年龄(≥45 岁=1,<45 岁=0)、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高中及以上=0)、工作情况(退休或无业=1,在职=0)、居住地(城市=1,农村=0)及运动自我效能评分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s 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男性(OR >1,P <0.05)是代谢异常型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运动自我效能评分(OR <1,P <0.05)是其保护性因素。见表2。

表2 代谢异常型肥胖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s 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代谢异常型肥胖组运动自我效能评分均低于非代谢异常型肥胖组,分析原因可能是我国居民不太注重从饮食和运动方面来预防相关疾病,这与以往大部分研究相一致[16-17]。自我效能评分较高的患者能够对自身疾病的情况保持客观的认识,以科学、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病情并配合执行治疗和管理方案[18-19]。因此,医疗工作者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由此提升居民自我效能来改善其生活方式,从而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代谢异常型肥胖组男性占比、年龄≥45 岁占比、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退休或无业占比、居住地为城市占比均高于非代谢异常型肥胖组,肥胖或超重不仅会增加个体今后罹患相关疾病的风险,且对个体的心理影响也较为显著[20-21]。有研究发现代谢异常的人群较普通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22-24]。有研究显示可以通过提高中学生自我效能以改善其肥胖相关行为,从而促进健康[25]。因此,应将男性及运动自我效能评分较低的人群作为重点人群,加强对其运动干预和饮食指导等生活方式干预,以此来减少其发生肥胖、代谢综合征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

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本研究未见饮食自我效能评分存在差异,可能其评估条目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在将来可进行多中心、大样本,并从更多维度来分析代谢健康、肥胖及自我效能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提示男性是代谢异常型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运动自我效能评分是其保护因素。因此,医疗健康提供者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特别注意加强男性及运动自我效能评分较低人群的干预。

猜你喜欢
效能体重饮食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春节饮食有“三要”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称体重
何为清淡饮食
你的体重超标吗
我为体重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