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郭 雯 宫 克 杜凯晴 张贤哲 郭建辉
1.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51;2.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河北沧州 061000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显示[1],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有关。目前,有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银屑病患者[2-5]。但对银屑病与高血压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尚少见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研究银屑病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可使临床上银屑病患者的高血压病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估银屑病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以“银屑病”“高血压”“Psoriasis”和“hypertension”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PubMed、Cochrane Library 和Embase 数据库。检索时间:建库至2020 年10 月。检索的语言仅为中文和英文。此外,研究者对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工检索,以便获取完整信息。
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均为银屑病与高血压病的病例对照研究;②研究资料齐全,并能计算OR 值和95%置信区间。排除标准:①综述文章、会议文章;②重复研究。
对纳入的研究提取地区、研究类型、样本量、研究对象年龄、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患病人数的信息。以上文献检索、文献纳入和排除及信息提取过程均由2 名研究者完成,发生分歧则由研究组共同讨论决定。
采用文献质量评价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得分3 分及以上认为是文献质量较高,可纳入本研究中。
使用Stata 16.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I2值和P 值范围评估各研究间的异质性。如P >0.1,I2≤50%认为研究间异质性较小,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如P ≤0.1,I2>50%,认为研究间异质性较大,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采用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P >0.05 时,表明无明显的发表性偏倚。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最终纳入35 篇[1-35]文献,共3 263 322 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共纳入银屑病组439 638 例,对照组2 823 684 例,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2.3.1 两组高血压患病率比较 meta 分析显示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99.1%,P <0.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银屑病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5,95%CI:1.58~1.94,P <0.001),见图2。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meta分析结果稳定性较好,见图3。漏斗图结果显示以上分析均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见图4。
图2 两组高血压患病率比较森林图
图3 两组高血压患病率敏感性分析
图4 两组高血压患病率比较漏斗图
2.3.2 轻度、重度银屑病组与对照组高血压患病率比较5 篇[3,5,15,29,35]纳入轻度、重度银屑病组高血压患病率比较,meta 分析结果显示轻度(OR=1.27,95%CI:1.24~1.30)、重度银屑病组(OR=1.54,95%CI:1.24~1.89)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见图5。
图5 轻度、重度银屑病组与对照组高血压患病率比较
2.3.3 不同地区银屑病组与对照组高血压患病率比较的亚组分析 根据文献发表地区进行亚组分析,各地区银屑病组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不同地区银屑病组与对照组高血压患病率比较的亚组分析
有研究显示[1],银屑病患者内皮素-1 水平、氧化应激水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改变,均可导致银屑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增高。银屑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改变可能导致血压异常。银屑病患者已被证实其血浆肾素活性升高,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升高可能在银屑病患者血管系统细胞因子调节改变中起关键作用[36-38]。内皮素-1 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收缩剂,与对照组比较,银屑病患者的血清和皮损中的内皮素-1 水平升高,这可能是导致银屑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更高的部分原因。最后,银屑病患者氧化应激增加可能损害内皮的血管舒张机制[39-40]。本研究提示,无论银屑病的严重程度,银屑病与高血压病均有相关性;亚组分析显示,各地区亚组银屑病与高血压病之间存在相关。
本研究局限性:①纳入文献可能存在语种偏倚;②meta 分析结果依赖于原始文献的质量高低;③各国家之间环境因素、种族差异等原因也可能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示银屑病与高血压病具有相关性。因本研究尚有局限性,有待更多大样本、多中心、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