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旺林, 王渊, 刘务林, 刘震, 阙品甲, 张林*
(1. 中国科学院墨脱地球景观与地球系统综合观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101;2. 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3. 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拉萨850000; 4. 墨脱县林业和草原局,西藏林芝860700;5.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610081)
2021年6月22日,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背崩乡(95.12°E,29.16°N,海拔1 980 m)观察到1只雉科Phasianidae鸟类。发现时,该鸟正在穿越乡间道路,察觉到人类后并未马上离开,而是在路边回头观望,持续了30 s左右才钻进林子。周围生境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植被茂密。该鸟额、头顶、耳羽、颈侧连接有黑色斑块呈带状;脖颈羽毛深橙红色;脸裸出部分金黄色;喉下肉裙黄色;体色羽毛有咖啡色圈斑间套白色小圆斑,各羽端有橄榄褐或黑色边缘,尾端黑色明显;腹羽烟灰色。经鉴定为灰腹角雉molesworthi亚种(藏南亚种)Tragopanblythimolesworthi。
《西藏珍稀野生动物与保护》(尹秉高,刘务林,1993)中记载了灰腹角雉molesworthi亚种仅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的门隅、达旺至下察隅的米什米山脉一带。《中国动物志 鸟纲(第四卷)》(郑作新,1978)、《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以及McGowan和Kirwan(2020)记录了灰腹角雉molesworthi亚种分布于西藏东南部(达旺等区域)。灰腹角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野外十分罕见,从Baker于1914年在西藏达旺地区采到过模式标本,至今107年间无确切有效的观察记录证明灰腹角雉molesworthi亚种目前还生活在我国西藏东南部野外自然环境中。该种的动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资料缺乏(Madge & McGowan,2002)。此次野外观测记录为该鸟种在西藏境内的分布提供了直接证据。
灰腹角雉隶属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角雉属,分布于海拔600~2 800 m温暖潮湿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常成对或集小群活动,以绿叶、浆果、种子及昆虫为食(约翰·马敬能等,2000;赵正阶,2001;Selvarajetal.,2012)。国外分布见于不丹东部、缅甸及印度阿萨姆(Birds of the World数据库https://birds of the world.org);国内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郑光美,2017)。灰腹角雉共有2个亚种,blythii亚种体色较浅,上胸红色较宽阔,在国内仅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山区;molesworthi亚种体色较深,上胸红色较窄,在国内主要分布于藏东南地区(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http://www.zoology.csdb.cn/)。
根据分布范围及照片,确认此次记录为灰腹角雉molesworthi亚种成年雄鸟(Madge & McGowan,2020;Zouetal.,2021)。灰腹角雉对栖息地的原真性要求较高,本次拍摄的照片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首次在野外拍摄到野生灰腹角雉molesworthi亚种活体照片,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表明当前墨脱县生态环境能够维持野生灰腹角雉的生存和繁衍,是其在国内的主要分布区(Myersetal.,2000;Zouetal.,2021)。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墨脱县及其周边区域灰腹角雉的种群调查、栖息地保护及相关生态学研究工作,以掌握灰腹角雉的分布范围、生境类型、生态习性和种群数量等,为珍稀动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关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