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九报
[关键词]华语;祖语;语言传承;家庭
[摘要]本文围绕日本一所华校,通过问卷调查、教育观察和相关访谈,对比研究了家长、学校和学生三方对华语作为祖语传承的态度和行为。发现了四个现象:(1)家长对华语课程的期望较高,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校方教学设计滞后;家长希望提高教学难度和文化内涵,按水平教学,但学校供给不足;华语作为其他科目的教学媒介语也引起了争议。(2)家长希望校内多使用华语,学生对此虽然态度积极,但行为滞后,校方对华语语言管理力度不足,华语使用有仪式化倾向。(3)家长对于子女的学业成绩及升学高度焦虑,动摇了其继续接受华校教育的决心。(4)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家长和学生对华语教学的关注在降低。据此提出,在思考祖语传承问题时应综合考虑五组外部关系:文化情感与现实理性、阶段需求与长期规划、个人意志与社会压力、群体需求与整体设计、语言规划与语言生活。
[中图分类号]G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4-8174(2021)04-0086-10
1.引言
纵观有关华语教学特殊性的论述(郭熙,2007;范开泰,2008;李宇明,2009)可以发现,教学对象、任务、内容、方法和目标等方面特点(吴英成、邵洪亮,2014;丘进,2010;郭熙,2004a、2006、2008)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环境的特殊。“环境”是华语及教学研究的三大内容之一(吴勇毅,2017),相关研究的视域也应扩大到社会语言学乃至教育社会学的层面。
“祖语”理论为我们研究此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角。“祖语”译自英语Heritage language,在字面上有“祖传语言”之义,主要指社会主体语言之外作为语言文化传承的祖辈语言(郭熙,2017)。20世纪90年代以来,祖语研究已经成为“继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之后的一个独立的新兴研究领域”(Kagan & Dillon,2008)。“华语”②是相对于“英语”等而言的一个语种,而“祖语”是相对于“母语”“外语”等而言的对语言属性的判断。在海外对华裔子弟进行本族语教学的属性,有母语教学、外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等不同观点。但是,将之看作是“祖语教学”更符合华语教学的本质(曹贤文,2014、2017)。
与祖语传承直接相关的环境是家庭和学校。“家庭”在祖语保持中的重要性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Luo & Wiseman,2000;King etal,2008)。他们认为,家庭是“实现语言自然代际传承最佳的地方”(Fishman,1991:94),父母在儿童的祖语保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Tannenbaum,2003;Tannenbaum & Howie,2002),
②华语是以普通话/国语为基础的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李宁明,2017)。与“华语”相关的概念还有“汉语”“中文”“普通话”等(郭熙,2007),在此暂不赘述。
是儿童双语语言培养的标杆(Collier and Auerback,2011)。可以说对“家庭”的关注成为祖语教学有别于二语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如果说家庭是“华人坚守华文阵地的最后一个角落”(郭熙,2007b:39),那么华校就是“主阵地”。在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入华校接受华语文教育往往是海外华裔实现祖语传承的关键一步。实现祖语传承是家庭、华校、学生本人等各方的共同追求,但各方对目标如何达成看法不一。以往关于家庭因素的研究多集中在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领域(Spolsky B.,2008:429- 449),关于华校的研究则集中在具体的语言教学和教育上,少有对二者同时进行对比的研究。本研究在前贤对家庭、学校、学生分别研究的基础上,将三者置于同一环境下进行对比研究,力求展现海外华语作为祖语传承的环境,明确家长祖语需求与华校教育供给之间的关系,探寻华语作为祖语传承的规律。
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海外华裔家庭的祖语教育需求如何?这些需求受到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如何影响的?会对祖语传承带来怎样的影响?华校的教育教学供给如何?在此过程中学习者是什么样的表现?如何看待影响祖语传承的环境因素?
2.研究设计
采用问卷调查、教育观察、归纳统计的方法,从家长、华校和学生三个角度透视了祖语传承的问题。第一,家长的祖语教育需求来自某华校对学生家长所做的调查,只设了“关于学校最想了解的事情”“建议和意见”两个开放式的问题,为的是全面了解家长的教育诉求,以勾勒出华语作为祖语传承的“大环境”。调查无记名,共回收问卷220份。第二,华校的教育供给来自于笔者长达2年的教育观察以及网站、校史等公开文献资料。第三,学生华语学习行为和态度来自于一份调查问卷①,由学生自我报告对“我在华语课上总说华语”和“我在校内总说华语”的赞同程度,为了抵消自我报告的主观偏差,还设置了对他人即“大家做到了进校说华语”的判断,这三题考察的是语言使用的行为,第四题“我认为应该进校说华语”考察的是语言使用的态度。最后,总结海外华裔家庭祖语教育需求特点,分析其对海外华语作为祖语传承的启示。
3.调查结果与分析
共发放问卷234份,回收234份。信度检验显示,其Cronbach α系数为0.765,大于0.7,说明数据信度质量良好。女生占44.9%(105名),男生占55.1%(129名);五年级者占28.2%(66名),六年级者占21.8%(51名),七年级者占21.4%(50名),八年级者占18.8%(44名),九年级者占9.8%(23名);他们出生在日本者占到了82.9%,第二代移民子弟者占到了89.5%,是比较典型的华语作为祖语学习者。
将家长调查的反馈逐一登记,条分缕析,除去字迹不清等回答后,得到368条反馈,其中明确标注了学生年级的回答338条,未明确年级回答30条。按照所表达的中心观点分为16小类。按照主题相关原则归并为“教育教学方针”“语言教育相关”“成绩与择校”“其他方面”及“无意见”5个方面(表1)。首先,家长对华校的教育需求全面而综合。既有对“教育宗旨”“办学方针”等宏观办学指导思想的关注,也有对诸如“在校用餐”“携带手机”等具体管理问题的关注。在家长思想中,华校是对其子女实施整体成长教育的地方,不仅仅是学习祖语、传承中华文化的场所。其次,家长的教育需求特点突出。最受關注的是学校管理(13.6%)、教学理念(13.3%)和升学(13%),对于华语课堂(4.3%)和华语生活(3.5%)的关注并不突出,与日文课(3.5%)和数学课(3.5%)相当,甚至还低于对英文课的关注(4.9%)。这表明,在日华裔家长对子女升学和发展的关注要高于对祖语学习的关注。需要注意的是,有13.6%的回答明确表示“无意见”,但是“无意见”也是一种“意见”,大致可以将之视为对华校各个方面教
①考虑到受试年纪较小,不能如对待成人那样进行大题量测试,故只设置四题。经授课老师集体讨论,认为基本可以反映实际情况。
育工作的基本肯定。调查结果整体反映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也反映出在日华裔家庭教育需求的特点。下面我们重点分析与祖语传承有关的四个方面:祖语教育教学、祖语语言生活、家长择校需求、家长祖语教育关注度变化。
3.1华裔家庭对祖语教育教学的需求分析
3.1.1对华语课程的期待
课堂教学是祖语传承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全部16条反馈中,家长对华语课教学效果的关注占到了31%。家长的要求很“实际”(学习完之后能达到怎样的实际水平;学校是否对学生考取中文水平等级证书有相应的指导)。更“实际”的是,一些家长并不关注考试成绩,而是直接关注子女的华语交际能力。其实,每年进行的模考成绩表明,到了初三毕业时学生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了新HSK五级的水平,达到了教学设计的目标。但是,与家长的殷殷期望相反,学生的表现(表2)并不乐观。约40%的学生(比较)不同意“我在华语课上总是说华语”,38%的学生认为自己表现“一般般”,仅22%的学生比较同意或非常同意。
三方对此的认识出现了分歧——校方教学设计的目标已经达到、家长对此目标水平并不满意、学生自我评价整体消极。根据校方《中文教学大纲》,学校的教学对象有三类:第一语言为日语的华侨华人子弟;第一语言为中文的新华侨子弟;非华裔子弟。但是教学目标却只有一个:经过九年的学习,达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规定的中级C等①。这种不同群体语言差异与整体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在教学设计之初,学生主体为在日华侨华人子弟,但近年新华侨子弟增多凸显了这种矛盾。按照2017年数据,中国国籍者(绝大多数为新华侨子弟)已经达到了231名作,占全体学生38%。中国籍家长自然对学校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也会对现有教学活动不甚积极。
3.1.2对祖语教育内容的要求
有關华语课堂的16条反馈中,50%是希望提高语言难度、增加文化内涵的。他们希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而不仅仅是获得一种语言技能(孩子只会说华语而不了解古文经典,不能算掌握了中国文化),甚至有“使用人教版教科书”的意见。这与该校的教学设计有关。该校于1993年实施教学改革后,“国语”课改为“中文”课,教育定位从语文教育转为带有文化属性的语言教育,教学内容语言难度降低。这是因为当时教学对象多为在日出生长大的华裔学生,第一语言为日语。但是目前中国籍学生已经占到四成,因此,对于祖语教育内容出现了“回归”的呼声。
家长对祖语教育也提出了分水平教学的需求(想按照学生不同的水平进行分班),这是因为单一的教育供给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而不同群体的人数都不少。据笔者调查,学生中完全没有在中国生活经历者占20%,有在中国短期③生活经历者占40%,有在中国长期生活经历者占20%,在中国受过学校教育者占20%。“根据近年小学一年级招生面试情况,完全不会华语的孩子极少了,入学前就会基本华语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是以前没有过的情况。”④这导致教师们出现了“备课难”“顾此失彼”的困难。以往教师们对此的策略是“抓大多数,兼顾少数”,但是目前看,没有任何一个群体占到绝对优势。只提供统一的教育供给显然有碍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3.1.3对教学媒介语的争论
关于数学课的11条反馈中,73%的意见表达了对数学课使用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疑虑。目前,该华校使用华语为媒介语的课程有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数学,其中数学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一部分家长支持采用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数学教材,聘请有中国数学教学经验的教师教课(对贵校的数学教学非常满意,教科书选用适当),但也引起了部分家长的疑惑(如果学校能够用日本的数学教材,那么在中考的时候也就相对容易考上高中了吧)。使用华语作为教学媒介语当然有助于华语传承,但是如果考虑到与当地主流教育的对接,就可能会得出相反的价值判断。这实际上是“华语传承”取向和“升学”取向二者矛盾的反映。
3.2华裔家庭对校内语言生活的需求分析
关于华语生活的13条反馈中,85%都表达了对校园内充斥着日语的现象的不满和忧虑(我校是中华学校,日常学校上上下下都讲日语,是否着力让孩子们多说华语/既然选择让孩子来中华学校读书,就想让孩子从小能多听、多说纯正的华语,希望学校增加孩子用华语的机会/夹杂着华语和日语的日常会话是好还是坏?感觉华语日语都是半吊子。)
该校对华语有较高的地位规划。教育方针载明了“教授中日双语”,小学部的教育重点是“以中文系(中文、数学、中国社会)教学为主”。可以说,华语是学校的“官方语言”“法定语言”之一。该校还通过教学活动和语言倡议来保证华语在校内的声望价值。如规定“小学部校园语言为中文……中学部校园语言以中文为主”,到处张贴华语海报、标语,设立华语广播,开展华语课外活动小组、举办华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倡议学生“进校一步说中文”等。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①新HSK启用后,经教研组讨论,对应为新HSK5级。
②资料来源于学校官方网站:www.yysc.jp。
③3岁以前居住过或3岁后连续居住不满3个月为“短期”,3岁后连续居住过3个月以上为“长期”,“受过学校教育”的标准是,在中国接受过一学期以上的教育。
④教务主任语。
表3所不。第一,学生说华语的活跃程度不够。仅有13.3%的学生比较或非常同意“我在校园内总说华语”的表述,20.5%的学生报告自己表现“一般般”,更多(66.3%)的学生对此(比较)不同意。这与学生对他人“做到了进校说华语”的判断(65%)基本一致,证实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第二,学生整体上“说华语”的行为消极,但是认知积极。有32.5%的学生对“应该进校说华语”表示了同意,高于“大家做到了”的现实水平(12%);对此持中立态度的人(41.4%)也更多,远高于现实水平(7.7%),表示不赞同的人较少(26.1%),低于现实水平(65%)。可见,积极的语言使用意识并不必然促成积极的语言使用行为。经过观察与对教师的访谈得知,学生较高的华语使用意识源自校方、教师一贯的提倡,但是受限于华语水平不足和部分日文科目授课教师使用日语的影响,学生使用日语更为方便。而校方的态度仅仅是提倡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使用华语,但并无严格的保障措施。但就个体而言,积极的态度会促成积极的语言行为。利用SPSS 23进行的相关性计算显示,对“应该进校说华语”的态度与“我在校内总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earson 相关系数r=0.44,p<0.01;与“大家做到了”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t=0.45,p<0.01。效应量均较大。目前,对“应该进校说华语”态度中立的学生群体庞大(41.4%的学生),争取这一部分人的态度转变,将成为学生态度整体转向积极的关键。
第三,华语使用有着仪式化倾向。根据笔者两年的教育观察,按照正式、公开两个维度,将华语使用分为四种情形(表4)。在公开正式的场合,华语是地位崇高,声望较盛,而在其他场合,特别是非正式非公开场合下日语则展现了强大活力。华语更像是工作用语、汇报用语、主持用语,有着仪式化的倾向,缺少活力。语言的活力来自于交际应用,在当地语言的包围下,根据语言使用的便利性原则,学生必然“自然地”使用当地语言进行交际,这不利于华语的传承。
3.3华裔家庭对择校的需求分析
华校历来是华语传承的重要场所。然而并不是每个华裔家庭都选择将子女送入华校。除了语言教学因素外,家长的选择也会受到社会影响。在本调查中,最为明显的影响因素是学生成绩和升学所带来的压力。
家长对学生成绩相当关心,占到有关学习反馈的70%。(与普通日本学校相比,学生的成绩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希望学校能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到了初中以后学习能力会有很大的差别,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其实,对成绩的关注根本还在于升学(学校的教育是否使学生不用去补习班也能考进升学率很高的高中呢),因为成绩是升学的关键因素。在有关升学的48条反馈(表1)中,最多的是关于华校对学生的升学指导(47%)(关于初三升学,学校有什么具体对策,家长有什么需要协助;希望能开设面向全体初中生及家长的升学指导讲座),其次是升学去向(23%)(希望了解前往中国留学和考取神奈川县之外高中的情况),第三是生源保持问题(17%)(今后学校计划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吸引更多的本校生能够在本校一直读完小学和初中)。根据日本全国教育能力测试的结果,该校学生平均分比历年全国平均分高20~30分左右。然而家长的期待显然更高,这是由学校的私立性质决定的(既然缴纳了学费,就希望能获得比一般公立校更为优质的教育)。可以说华校比普通学校承受了更多、更特殊的升学压力。
3.4不同年级学生及家长祖语教育行为的变化
根据统计我们还发现,学生使用華语的积极性随着年级升高而显著降低(表5)。用SPSS23对调查结果进行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不,不同年级学生对“我在华语课上总说”的报告具有显著差异,F(4,228)=10.25,p<0.01,η2=0.15,效应量大;不同年级学生对“我在校内总说”的报告具有显著差异,F(4,228)=8.80,p<0.01。η2=0.13,效应量中;不同年级学生对“大家做到了进校说华语”的报告具有显著差异,F(4,228)=6.53,p<0.01。η2=0.10,效应量中。在态度方面。不同年级学生对“应该进校说华语”的报告也具有显著差异,F(4,228)=10.08,p<0.01。η2=0.15,效应量大。观察表5可知,学生使用华语的积极性随着年级升高而降低。但是Tukey事后检验表明,相邻的两个年级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与此相似的是,家长对华语教学的关注也随着子女年级的升高而逐年下降(表1),在1~3年级关注度比较高,到了4~6年级关注度持续下降,到初中阶段已经没有任何反馈。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对升学的关注度却在持续上升,特别是当子女处在小学入学、小学毕业、初中二年级这三个时间点的时候(表1)。这表明,家长对“升学”的关注贯穿子女华校教育的始终,并且在面临择校的小升初和初升高两个节点表现突出。
3.5其他内容分析
“教师”“文体课”“中华文化”“家校交流”“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方针”等方面(表1)看似与祖语教育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却能影响家长择校,而接受华校教育是海外华语传承的重要途径。(1)教师方面的反馈意见主要是希望提高教师素质。目前的“教师水平偏差很大”“能在升学及学习方法上给予孩子们优秀的指导,但有时不能胜任”。对此现象的担忧已经动摇了家长让孩子接受华校教育的信念(在缴纳学费之余还要让孩子上补习班并交纳补习班的费用,这样算来,还不如让孩子去公立学校)。教师素质一直是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解决之道需要整体提高教师素质,也可参考以市场经济的方式实施差异化的教学(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吸取知识的话,多交一些学费,我们都会觉得很值得)。(2)文化体育课方面的反馈主要关注的是,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是否系统化?是否有一套中小学低年级建立上去的,以健康为目的的教学课程”,目前对学生在校际体育活动中成绩偏下的,“希望学校能够充分意识到本校的体育成绩需要改善这一点”。这反映了家长对华校教育系统、全面的要求。(3)中华文化课方面的反馈(1.2%)主要是希望“周六增加传统文化课学习”,并“在小学阶段加强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树立正确观念。”这反映了家长对华校教育在中华文化素质培养和中华文化传承方面的期待。(4)家校交流方面的反馈主要是希望能及时、充分地沟通。“在这一年中,仅仅15分钟的面谈无法充分了解孩子在校的状况”“应该利用网络,及时得到学校的信息”。在日本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与家长一般不建立个人联系,学校教育一般也没有过多涉及家长。但是对于华侨华人来说,传统思维仍然存在,华校应予以平衡。(5)教学理念方面的反馈(13.3%),主要是关于课程设置、教学活动、课时安排、班级设置和班主任工作等方面。学校管理方面的反馈(12.7%),涉及用餐、校服、携带手机、卫生等方面。这二者与祖语传承关系不大。
4.启示:华语作为祖语传承应考虑的五组外部关系
从以上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海外华语作为祖语的传承至少受到华裔家庭、华校、学生本人三方的共同影响。各方的力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动态发展中的。这种动态发展又受到了学生成长、华校教育供给、语言环境、社会压力、家长个人意志等多个因素的叠加影响。第一,家长因为对祖语及文化的朴素认同而将子女送入华校接受祖语教育,又因为社会压力而逐渐降低了对祖语学习的关注,其中华校教育不能满足各种群体的需求也是助推因素;第二,华校秉持祖语传承的目标,但是受限于办学现实,教学设计与实施较难紧随时代变化。他们有祖语的地位规划,但是相关语言管理力度不够,华语在校内呈现仪式化的倾向;第三,学生最初因父母的决定而被动地进入华校学习华语,继而在集体力量的感染下对华语学习产生积极态度,之后华语使用逐年减少,态度发生动摇。原因是受到了社会日语大环境、校内日语小环境的影响,也与家长对华语学习的重视程度降低有关。由此,我们认为,各方对于祖语传承均有积极贡献,也蕴藏着消极因素。为了充分发挥积极因素,抵消消极因素,各方在思考祖语传承问题,做出决策时,应该考虑以下五组外部关系①一文化情感与现实理性、阶段需求与长期规划、个人意志与社会压力、群体需求与整体设计、语言规划与语言生活。
4.1文化情感与现实理性
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日本华侨华人也对祖语传承抱有积极态度。在一场子女教育交流会上,当被问到子女学习华语的必要性时,家长一致认为是“必须的”。从表5看,学生对“应该”在校说华语的认同(3.01分)也强于实际表现(2.01分)。华语作为祖语传承的情感基础是有的,但是这还不够。家长的教育需求是多方面的。对华语课的反馈并未明显多于其他方面,从表1看,有关华语课堂和华语生活的反馈占总数的7.8%,甚至还不如英文课收到的反馈多。而且,随着子女年级的升高,加强与当地主流社会的交流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对祖语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对使用华语作为数学教学媒介语的疑虑反映出了家长的“现实理性”。
这种矛盾很好理解。一种语言背后语主的经济、文化或政治实力会影响到该语言或方言的“市场价值”(郭熙,2004b:10)。正如一份英国国会报告估计,即使到了2050年“学习英语的目的仍将是经济方面的”(Meierkord,C.2004)。较好的方法是将对华语的情感与个体的现实发展结合起来。目前,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启示我们,可以将华语与毕业考核挂钩,增加其近景价值;也可以像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一样,开展面向职业教育的华语教育,增加其远景价值。
4.2阶段需求与长期规划
家长对华语学习关注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这表明维持祖语传承的家庭力量并非一成不变,总体上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作者在与家长的接触中发现,“小学阶段好华语,中学阶段
①这里的“外部”是指相对于教育教学实施而言教育活动的环境。
主攻升学”的思想相当普遍。他们认为,低年龄是学习语言的关键阶段,但最终还是要在日本社会工作生活。这种思想,对于生源保持是不利的,因为目前“日本社会倾向选择初中、高中一贯制的中学,而我校只有初中。”①
这启示我们,第一,家长对华语教育关注的“黄金阶段”大致在学生五年级以前,要抓住并利用这一时机,联合家庭力量,打好祖语传承的基础;第二,如果想延长“黄金阶段”,需要我们在影响因素上进行研究和努力,特别要注意各阶段影响因素的特点;第三,要主动将华语学习与学生发展以及家长的教育需求结合起来,不能一味地只强调华语学习和教学,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整体发展,让华语学习伴随学生成长的全阶段,实现华语学习的终身化。
4.3个人意志与社会压力
虽然华侨华人情感上多愿意传承祖语,但是华语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保持程度并不平衡,其中的社会因素不得不考虑。
第一,华校的法律地位。该校是“由华侨创办、华侨自主经营”的独立学校法人,但是根据日本的学校教育法,作为外国人学校却属于第八十三条“各种学校”的范畴(日本横滨山手中华学校百年校志编辑委员会,2005:241),类似于职业培训学校,而非普通学校。严格从法律上来讲,该校的学历是不被官方认可的,只是由于学校多年的争取和努力,使得教学质量得到了当地高中的认可,但仍然不能自由报考外县的公立高校,这让不少家住外地的家长感到了压力(希望学生能够获得考取东京都立高中的资格)。
第二,华校的“私立”性质与“公益”属性之间的矛盾。该校虽然是法律上的私立学校,实际上却是华侨华人社会的公益学校,学费不能过高,更难以将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拒之门外,因此在学校经营和办学质量提升方面比一般私立学校困难,这让部分家长感到焦虑。
第三,社会上重视学业能力的教育思潮。上世纪90年代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个性不给学生过多的压力的“宽松教育”(“ゆとり教育”)正式作为日本政府倡导的教育理念写入文部省的文件中(日本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1996)。然而宽松教育实施十多年以来,大多数国民认为其“带来了教育上的自由放任,导致学力下降。”根据《读卖新闻》的调查,80%的日本人对学生的学业能カ下降表示担忧(文部科学省初等中等教育局教育课程课,2003)。加之90年代以来持续低迷的经济压カ,让日本社会再度重视培养学生“扎实的学力”。如今的“日本很重视学历,其高中升学率已经超过98%”(横滨市中区区役所,2016),华校自然也承受着同样的甚至更大的压力。
当然,个人意志也并非完全被动,老一代华侨华人尚且能在极端恶劣的社会环境下实现祖语的传承,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今天,华语传承应该更有空间。
4.4群体需求与整体规划
因材施教是教學的一般规律,但是在实施中面临着诸多困难。目前该校的学生中新华侨的比例已经高至4成,学生背景差异大。随着中国语言文化的全球走热,有越来越多的非华裔子弟进入华校。不同家长群体提出了不同的、差异化的教育需求。然而,华校的教育教学又必须面向全部学生整体规划,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这种矛盾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教育管理、语言生活等方方面面。在坚守整体规划与满足不同群体需求之间,华校需要平衡。首先,华校可以在审视自身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教学,例如在课时总数、师生总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将按照年级上课的方式改为按照水平上课;其次,借助社区和家长的力量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教学。募集家长或者社区志愿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校方提供场地和一般教学指导。有家长在反馈中提及愿意“周末为学生开设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课程”;再次,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放”“共享”“即时”的特点,创新家校沟通的方式和渠道。对家长宣讲学校教育理念、现实困难,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最后,借助市场化手段,开展付费教学。有家长提及愿意提高学费,在校接受差异化的
①所调查学校校长语。
教育。总之,在华校教育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能满足群体需求、提高教学针对性的方式方法都值得考虑。
4.5语言规划与语言生活
一般认为语言规划的主体是政府(罗纳德·沃华德,2009:421)或者社会团体,但是祖语传承又需要“直接深入到细微的、面对面的日常生活交流中去”(Fishman,1991:414)。祖语传承需要顶层的规划,更需要从底层的语言生活抓起。该校给华语规划了较高的地位,也实施了相关的语言管理,但是从实际语言生活来看,校园中华语的活跃程度仍然有限。影响语言规划实现的因素有很多(郭熙,2006),但华校仍可以有所作为。首先,学校可对华语校内语言生活进行调查,从中找出学生使用语言的规律,为语言政策的制定和语言规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徐大明,2010);第二,人为营造华语环境,强力保障华语的使用空间。语言规划本来就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对语言的形式和功能进行调整的有益活动”(陈章太,2015:3),而且根据“暴露效应”(exposure effect)理论(Zajonc,1968),在社会交往、态度形成中,喜欢程度会随着接触机会的增多而提升。华校有责任人为地营造华语环境,适当地将学生置于华语环境中,语言盟约的做法可资借鉴。
5.结语
在海外实现华语代际传承一直是各方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是目标一致的背后也隐藏着各方对达成路径的认识差异。以往少有就华语传承问题对各方进行对比研究。本研究对比了日本一所华校的家长、华校和学生三方对此问题的看法和行为。研究在三个方面有所发现。第一,祖语教育方面。家长对华语课程期望值较高,学生在华语课上的表现整体偏消极,校方的教学设计应对不足;家长希望提高教学语言难度、增加文化课程、按水平教学,这对学校教学针对性、文化性提出了新要求;在数学课上使用华语作为媒介语引起了家长的争议,这反映了“华语传承”“有利升学”在家长心中的矛盾。第二,语言生活方面,家长希望校内多使用华语,学生对此也持有积极态度,但是行为滞后;校内对华语规划了较高的地位,但是华语使用有着“仪式化”的倾向,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下主要是使用日语。第三,择校需求方面。家长虽然让子女接受了华校教育,但是对子女的学习成绩以及升学路径表示了高度的焦虑。这种焦虑来自于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压力。非华语教学等问题也影响了家长对华校的满意度。
由此提出,各方在思考华语传承、制定行动方案的时候应该考虑五组外部关系——文化情感与现实理性、阶段需求与长期规划、个人意志与社会压力、群体需求与整体设计、语言规划与语言生活。这五组关系是矛盾的,但又必须协调起来。华语能保持到什么程度,基本取决于各方在这五组关系上的角力。华语教师可以用这五组关系审视自己的日常教学,华校可以审视自身的教育教学政策和语言规划,家长可以审视自身需求,作出符合长远利益需要的决策,华侨华人社会乃至祖籍国相关文教机构可以在适合的环节着力,共同推动华语传承走下去。
[参考文献]
曹贤文2014“继承语”理论视角下的海外华文教学再考察[J].华文教学与研究(4).
——2017海外传承语教育研究综述[J].语言战略研究(3).
陈章太2015语言规划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范开泰2008关于华文教学学科建设的若干理论思考[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华文教学与研究)(3).
郭熙2004a论“华语”[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华文教学与研究)(2).
——2004b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论华语视角下的中国语言规划[J].语文研究(1).
——2007a华文教育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b现代华人社会中称说“汉语”方式多样性的再考察[J].南开语言学刊(1).
——2008多元语言文化背景下母语维持的若干问题:新加坡个案[J].语言文字应用(4).
——2017论祖语与祖语传承[J].语言战略研究(3).
李宁明2009海外华语教学漫议[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华文教学与研究)(4).
——2017大华语:全球华人的共同语[J].语言文字应用(1).
丘进2010对外汉语教学与海外华文教育之异同[J].教育研究(6).
吴英成,邵洪亮2014华裔汉语学习者解读:新加坡视角[J].世界汉语教学(2).
吴勇毅2017语言传承研究的三个视角:主体、客体与环境[J].语言战略研究(3).
徐大明2010社会语言学实验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7.
罗纳德·沃华德(著),雷红波(译)2009社会语言学引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日本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1996展望21世纪我国教育的应有状态(第一次咨询报告)[R].月刊高中教育(7).
日本横滨山手中华学校百年校志编辑委员会2005横滨山手中华学校百年校志(1898—2004)[Z].横滨:横滨山手中华学园.
日本横滨市中区区役所2016接受教育对在日本找エ作很重要[N].中區城市报:10-1(4).
日本文部科学省初等中等教育局教育课程课2003学力に係る各種調査結果について[J].文部科学时报(7)48.
Shartriya,C. & S. Auerbach 2011 “It's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 language”:A case study of the families promoting success program in the LosAngeles unified school district [J].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18(2).
Fishman,J. A. 1991 Reversing Language Shift: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Foundations Languages of Assistance to Threatened Languages [M]. 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Kagan,O. & K. Dillon 2001 A new perspective on teaching Russian:Focus on the heritage learner [J]. Slavic and East European Journal 45(3).
King,K. A.,L. Fogle & A. Logan- terry 2008 Family language policy [J].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ompass 2(5).
Luo,S.H. & R.L. Wiseman 2000 Ethnic language maintenance among Chinese immigrant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4.
Meierkord,C. 2004 Synatactic variation in interactions across international Englishes [J]. English Word Wide 25(1).
Spolsky,B. 2008 Family Language Management:Some Preliminaries [M]. Jerusalem:Magnes Press.
Tannenbaum,M. & P. Howie 2002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family relations:Chinese immigrant children in Australia [J].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23(5).
Tannenbaum,M. 2003 The multifaceted aspects of language maintenance:A new measure for its assessment in immigrant famili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6(5).
Zajonc,R. B. 1968 Attitudinal effects of mere exposure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Pt.2).
A Case Study of Ancestral Language Inheritanceof Chinese-Japanese Family
Wei Jiubao
(Training Department,Beij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College,Beijing 102206 ,China)
Key words:Chinese;ancestral language;language inheritance;Chinese-Japanese family
Abstract:Based on a Chinese school in Japan,this paper comparatively studies the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of parents,schools and students towards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as a heritage language. Through questionnaires survey,educational observation and related interviews,four phenomena are found. Firstly,parents have high expectations for the Chinese curriculum,but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class is not active enough,and the school's teaching design lags behind. Parent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current teaching difficulty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which are expected to be increased and taught according to students' real level. The use of Chinese as the intermediate language in other subjects has caused controversy. Secondly,parents expect their children to use Chinese as frequently as possible in school. These children hav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is,but their behavior lags behind. The school's managemen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ing in school is considered to be inadequate,and the use of Chinese tends to be ritualized. Thirdly,parents are highly anxious about their children'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entrance examination,which has shaken their determination to continue to receive Chinese school education. Fourthly,as students step into higher grades,parents and students' attention to Chinese teaching is decreasing. Therefore,five groups of external relation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thinking about issues on ancestral language inheritance:cultural emotion and realistic rationality,stage needs and long-term planning,personal will and social pressure,group needs and overall design,language planning and language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