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萌
小说作为一种“集大成”的文体,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植树的牧羊人》是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作者是法国作家让·乔诺,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之舟”。文章通过大量的篇幅描述了一位牧羊人凭借自己的双手在一片荒瘠的原野上坚持不懈地种树,最终将荒原变为绿洲的故事。故事虽简单,却充分表现出牧羊人顽强的毅力和无私的大爱。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对于小说家而言,讲一个好故事远不如讲好一个故事更能够凸显小说家的水平;而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比了解小说写了什么更加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文本,不仅要明确“教什么”,也要知道“怎么教”;不仅要教给学生小说的知识,更要教给学生读小说的方法。在统编版教材双线组元的新型设计背景下,教师要兼顾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与人文主题的挖掘,在教授小说三要素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一、抓住文本特征,向文本深处漫溯
任何一篇好的小说,都有独特的文本特征和文本个性,要抓住这些东西来教,才能扣住文本的特质。而所谓“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则更强调课堂的落脚点应该是学生。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文本语言、思想和教学活动的表层进行教学,而是应立足文本,深入研究学情,进行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引导学生抓住某一篇小说的特点,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走向文本深处,获得真切的体验。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却太过看重教学的形式,在处理部分教学内容时,有一些重形式轻内容之感。例如,有的教师让学生扮演牧羊人来表演牧羊人种树这一片段,我相信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细致地感受牧羊人这一人物形象,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基础。事实证明,这样的课堂设计的确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的积极性也看似高涨,但我们应该反思的是:这堂课结束之后,学生真正收获了什么?在这里,角色扮演本没有错,但角色扮演的目的则需要更加明确,应当指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正如潘庆玉老师所说,有时候,看似热闹非凡的课堂,其实并不能真正落实到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升上,甚至会偏离文本,使语文课变得不像语文课,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了课堂的“花架子”。学生一旦对小说文体特点的挖掘不够清晰,缺少对“这一篇”小说的深入把握,那么对文章的理解及剖析也容易浮在表层,更不必说让学生学会“一批批”读小说了。
因此,课堂中的任务情境要基于文本,抓住文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向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小说教学落到实处。
二、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
在教学中巧设情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态度,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现课堂高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对于《植树的牧羊人》一文来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工具,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引爆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使得课堂在教师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中绽放思想的光芒;其次,可以巧设角色情境,引导学生化身“牧羊人”,抑或是文章中的“我”,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体验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培养自主探索精神;最后,精心创设课文情境,在想象中获得真切体验。这篇课文最大的特色就是用环境串联起整篇文章,每一个情节的递进、人物的对话都脱离不了具体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文章环境描写的特色,运用多媒体等形式精心创设课文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牧羊人所生活的环境,走进那个从荒漠到绿洲的高原世界,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三、切换视角阅读小说
小说是一种“集大成”的文体,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不仅要关注小说的环境、人物、情节三要素,更应该抓住每一篇小说的特色,通过切换不同的视角来看小说,从中获得别样的体验。而这里的不同视角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多样的,既可以变换不同的叙事者视角进行分析,也可以从一个叙事者的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植树的牧羊人》一文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开故事叙述,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讲述牧羊人的一生。这一叙述视角的妙处在于,首先,更能凸显牧羊人的人物形象特点,通过“我”对牧羊人事迹的描述,使得牧羊人的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丰满;其次,“我”作为一个見证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生阶段来到高原,目睹了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变化,这样的叙述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情节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再次,以见证人的视角进行叙述能够增强故事的可信度,使文章具有极强的纪实性;最后,这样的叙述视角更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产生情感共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将这一独特的叙述视角作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抓住文中的“我”和牧羊人三次相见的场景,体会这一叙述视角的妙处。此外,可以引导学生转换视角,打破惯性思维,以“牧羊人”的视角或者以“本地居民”的视角等来重新解读这部小说,在视角的变换中获得小说阅读的“真味”。
四、由标题入手探究多元化主题
新课标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文章进行多元解读。本篇文章的标题原是“植树的男人”,后改为“植树的牧羊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改动?有何用意?在教学过程中便可以此为契机,将对文章标题的推敲作为主题探究的切入点,同时引入相关课堂资源,以开放性题目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理解编者这样改的意图,从而为探究主题提供支架。
对于这篇文章的标题来说,首先,将“男人”换成“牧羊人”,更加强调了主人公的身份,牧羊人本该好好放羊,却为了植树事业放弃了原来牧羊的工作,文中写道:“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这种角色的转换,不仅给人一种错位感,也为作品带来了巨大的张力。其次,从“男人”到“牧羊人”再到“植树人”,多重角色的转变使这个人物立刻丰满了起来,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有关生命传承的感动,谁又能知道那荒原上一棵棵生命的崛起不是牧羊人去世的亲人,乃至牧羊人自己生命的延续呢?在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可人类的力量却又是无穷尽的,无穷尽到可以创造世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对于本文主题的探究,笔者认为,不必非让学生概括出来一两句话不可。特级教师邓彤说:“教小说最好的境界是让学生若有所思、若有所悟、怦然心动、潸然泪下,而又说不出来。”或许,对于小说的主题,我们可以浅浅地教,而把小说的意蕴深深地留在学生心底,静静等待它开出最美的花。
五、从小说“虚构性”的特点入手,引领学生走向生活
虚构性是散文最重要的特性之一,读者可以通过小说家虚构的世界去感受一种别样的人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从虚构的角度去解读小说,由此建立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牧羊人”在现实生活中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在教学中可以引入课文背景等来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由此建立文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而当我们把眼光放在当今现实生活中时,文中的“牧羊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可以是种树的人,也可以是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小说的核心主要是传递人生经验、人生体验,当学生能够在文本中读出自我、读出真味,小说对于他们而言才不是一个客观的外物,而是能够走进心灵的、带着生命温度的文字。
总之,小说阅读教学策略,尽管不能脱离小说的三要素,但我们也可以基于三要素做更多的突破与拓展。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韦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