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高翔 邵妍丽 卢磊
【摘要】 通过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信息化手段对课程的教学效果的分析。可以看出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效果;解决考核内容单一性的问题,全面的反应出学生的学习效果;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进一步促进任课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信息化手段 学习积极性 教学模式 教学水平
引言:
从2013年开始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陆续参加全国信息化大赛(目前更名为执教能力大赛),先后获得过一、二、三名的好成绩。自2014年开始对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并举行信息化执教能力测评,先后一大批教师通过了该测。2019年开始在超星泛雅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目前该平台已经运行近3年,针对信息化教学手段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情况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园艺生产技术专业目前开设的《植物组织培养》为研究点,对比传统教学手段,试分析信息化教学对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是目前是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科学技术学院植物生产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专业整体课程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从事相关职业岗位群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植物生产类各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开设的植物组织培养课程虽有所不同,但其都是围绕植物快速繁育等技术流程所展开。目前,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知识更新速度的提高,学生生源和特点的多元化,如何适应新时期学生特点,加强授课效果是目前教学过程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学习通泛雅平台的利用,对教学效果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促进本学院专业课程的建设,为其他相关专业课程信息化建设提供提供心得思路,进而促进本专业的发展。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基础知识掌握差
在民族地区,汉语非母语的情况下,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特别是对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中有一些专业名词,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对后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极大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明显。
1.2技能掌握不牢固
由于目前的教学模式,还是重理论轻技能,未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技能掌握上也大打折扣。不能很好的凸显职业院校的特色,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虽然针对组培课程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训,但这些实训在设计上是孤立开来的,学生不能很好的系统掌握该技能。
1.3对学生创业引导不够
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由以前的公招渐渐转变为接受进入企业,但专业对口率很低,不少学生不愿意从事本专业,或在本专业干上一段时间由于没有一个较好的职业前景,纷纷进行了转行。使得出现了本专业虽然培养了学生,但企业留不住,用不了的尴尬局面。而組培课程其实是学生创业的非常好的一个切入点,在前几年也有学生尝试着利用组培技术进行种苗的繁育,由于对市场把握不准,后期缺乏技术的支持等原因,未能完成创业。但也可以看出来,该专业还是有非常好的创业前景的。
二、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本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2.1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利用,比如:学习任务的发布、作业的推送、在线考试的应用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极大的提高。
通过平台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学习的学习情况。
2.2客观、全面的反应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课程设置,比如课堂抢答、讨论、随堂练习的布置。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摆脱了传统课程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情况。
2.3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教师在改变单调的教学模式的同时,通过任务点的发布,学生了解到课程掌握内容,在完成完成任务点、作业的同时,也及时反馈了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模式。
三、结束语
通过信息手段的应用,使得《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在教学手段上更加多元化,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在教学效果上更加直观化,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直接在客户端进行统计,教师能够直观的看到学生的成绩,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可以进一步改进授课模式。
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主观能动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解决考核内容单一性的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更加客观、全面的反应出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进一步促进任课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水平的提升。
同样在该门课程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教师们注意,比如,如何进一步管控好学生在课堂上对手机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通过手机进行参与学习,正确的引导学生对手机的合理使用就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规范化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对手机的使用,是目前信息化手段教学中的难点。这也是在信息化手段教学过程中需要师生共同参与、解决的突出难题。虽然信息化手段比传统手段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但离真正融入课堂教学还是有一点的距离,这一点,作为教师不应该忽视。
参 考 文 献
[1] 刘影,吕永康.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研究———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为例[J].无线互联科技,2019,(14) : 64-65.
[2]王波,赵利民,张崎静,冯辰.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实践研究———以“Solid Works 三维建模设计”课程为例[J].职业技术,2020,(4) : 50-55.
[3]史国庆.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课堂构建———以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24) : 55- 58.
[4] 张琳.“以学生为中心”有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2) : 37-40.
[5]刘艳艳,李彦美.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路径[J]. 教学研究,2018,(4) : 70-73.
[6] 叶广仔,江务学,彭勇,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培养课程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9(9):16-20.
[7]李晓红,杨贤均,王业社,等.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280-282.
[8]刘丽云,朱涵珍.高职植物保护课程“五段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河南农业,2016,(1):23-25.
[9]王红军,催保伟.高职涉农专业植物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5):97-99.
[10]王晓娥,吴旭锦,鱼彩彦.项目教学法在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7):244-246.
[11]王勇,高艳清,韩立荣,等.虚拟仿真在“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20(4):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