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连霞
【内容摘要】核心素养可谓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内一个相当热门的课题,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又有着不同内涵。其中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传承和理解等方面,教师需以此为导向设计古诗词教学,改善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针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部分个人看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古代文人墨客思想、情感与品格的升华,不仅涵盖着不少语言知识,还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生哲理,各个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均选编有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促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具备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格修养及关键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
一、及时转变古诗词教学观念,做好核心素养培养准备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为赶超进度,不少教师都习惯于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古诗词内容,以至于他们对古诗词的内涵理解得不够深入与透彻,影响将来的考试及运用。要想在核心素养下开展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师首先需及时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制定教学规划、设计教学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理论讲授同人文教学的相统一,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做足准备。
例如,在《短歌行》教学实践中,教师先简单介绍作者曹操,学生也可分享对曹操的了解,并指出这是一首乐府诗,“短歌行”是一个曲调的名称,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然后要求他们自由朗读和思考:你认为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如果要用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诗人的情感,哪个词最恰当?使其带着问题朗读,发现本诗的诗眼是“忧”字,从“人才难求,人生短暂,功业未就”这几句可以看出。接着,教师带领学生探讨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播放该诗的美声朗读,使其认真倾听后谈论个人感受,讨论该如何朗读这首诗歌,提示朗读时要读出慷慨之情,让他们把那种苍劲雄健、慷慨悲凉的感情表现出来,节奏多二二式,语速适当放慢。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诗歌的结构层次,探讨作者的人生态度,使他们把握好诗歌的情感主线,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更多助力。
二、注重古诗词基础知识讲授,帮助学生建构语言体系
古诗词语言抑扬顿挫、含蓄隽永、简洁精炼,是文字的高度浓缩与精华,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基层构成部分,指的是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与整合,逐步掌握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他们能够在具体场景中准确用来进行口语教学与书面写作。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注重语言文字等基础知识的讲授,带领学生不断积累汉语知识,帮助他们慢慢构建完善的语言体系,且学会如何正确运用。
此时,在開展《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时,教师介绍完作者、写作背景以后,播放本词的朗读录音,提示学生注意读音与语气的缓急,并对词中部分字词正音,如:故垒、纶巾、樯橹、早生华发、还酹等,使其自由朗读,揣摩语速与语调,给予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让他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初步感受苏轼的豪放词风。接着,教师组织班内男生集体大声朗读本词,整体学生找出上片中作者提到的赤壁景观,即为:大江、故垒、赤壁、乱石、惊涛、千堆雪等,讨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中所起到的作用,使其体会景中之情,总结上片内容。随后由女生集体朗读下片,整体学生一起找出作者的回忆与感慨,着重分析对周瑜形象的描述,及作者寄寓的情感,由此传授他们学习古词的方法,使其慢慢形成完善的语言体系。
三、围绕古诗词巧妙设疑置问,发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发展和提升即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及思维品质的提升,从本质上来看,语言发展同思维发展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针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来说,教师可以围绕具体古诗词巧妙的设疑置问,通过一系列启发性、悬疑性、梯度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极力发挥出问题的导向功能,使其一边思考问题、一边理解古诗词的内涵,锻炼与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升语文思维的独创性、批判性、灵活性。
比如,在实施《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时,教师以完成基础知识的讲授为前提,要求学生进一步朗读,找出过渡性语句,理清写作思路,提出问题:从全诗看,哪些是写实,哪些是写虚(梦)?梦中仙境都写到哪些图景?使其整理出全诗的写作思路,即为:入梦缘由(现实)→梦境路线(梦中)→梦中仙境(梦中)→梦醒留别(现实),写到白昼——山中壮美;傍晚——洞外恐怖;夜晚——洞中仙乐等景色,让他们理清本诗的结构。接着,教师设问: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除瀛洲以外还提到哪些山?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研习本诗的第一节,使其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知道运用的是衬托手法,目的是衬托出天姥山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随后教师围绕接下来的几个小节继续设计问题,有效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深入分析感悟古诗词意象,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鉴赏和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欣赏、体验、评价、表现与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而语文活动也是他们参与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与形成审美观念的关键途径。古诗词中通常会出现不少意象,指的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为在核心素养下更好地进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师需带领学生深入分析与感悟古诗词中的意象,体会背后的深意,据此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
在这里,以《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为例,教师课前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MV,简单介绍作者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回顾南渡以前的词作,由生活变化引出其后期的创作《声声慢》,带领学生齐声朗读全词,思考:作者在这首词中写一种什么情感?情感基调是什么?学生分析后得出本词的情感集中在一个“愁”字,这也是这首词的词眼,情感基调是哀婉、凄凉、愁苦,让他们自由诵读加深体会,从语调与语速两个方面给予评价。接着,教师询问:词人通过哪些意象来写“愁”的?学生找出淡酒、急风这两个意象,写出词人因苦闷而借酒浇愁,却抵不住傍晚时分急速而至的寒风的侵袭,然后指导他们继续分析词中的其他意象,包括:大雁、黄花、窗户、梧桐、细雨等,使其解析这些意象背后的深意。以此让学生抓住意象和体验情感,有效增强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
五、着重挖掘古诗词思想情感,促进学生理解传承文化
古人创作诗词时通常会使用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创作手法,他们写出的古诗词并非简单的玩乐,而是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情感,还体现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着重挖掘古诗词中的思想情感,使其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并促进文化的传承。
例如,在进行《归园田居(其一)》教学时,教师先带领学生解题,谈话导入:这个标题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字?他们知道是“归”字,使其围绕“归”字初步解读诗歌,思考: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何处?在小组内讨论后一起归纳结果。接着,教师设疑:尘网、樊笼比喻什么?指引学生结合作者经历知道是官场生活,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让他们根据诗意发现是对官场生活的鄙弃与厌恶。之后,教师设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说明陶渊明的本性怎样?“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淵”一句运用的是什么修辞?写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学生讨论后明确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本性,后一句中运用比喻与拟人的修辞,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与向往,使其学习作者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促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六、认真赏析古诗词重点词句,发展学生语文探究能力
我国古诗词篇幅众多,流传下来的古诗词大多都十分精美,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和韵味均十足,还蕴含着一定的深意,尤其是一些名言名句更具代表性,无论是构词手法,还是情感表达,均有着研究价值。因此,对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而言,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真赏析文中的重点词句,从语言的工具性与思想的人文性两个方面切入,大力发展他们的语文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有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例如,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中,教师先在课件中出示作者生平经历与本词写作背景,带领学生诵读全词,初步感知与体悟词的风格,并倾听名家朗读,让学生谈论本词的感情基调,即为悲凉、悲壮、悲愤,然后要求学生再次朗读体味豪放风格,且发现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运用的典故较多。接着,教师布置探究性学习任务:词中一共出现几个典故?分别是哪一句话?分别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利用细化后的几个小问题由浅及深的引领学生思考,使其自主组织语言简练而完整的概况出这些典故。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认真赏析描写典故的词句,分析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这几个典故的作用及背后的深意,使学生得出作者的观点立场及文章主旨,一方面提高他们理解、鉴赏词和运用典故的能力,另一方面感知词中所流露出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结语
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滞后性及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制定教学计划,优化教学流程与形式,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古诗词中的语言知识与深刻内涵,使其形成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所需的语文能力与品质。
【参考文献】
[1]刘秋华.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3):98-99.
[2]李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21(5):60-61.
[3]王亚君.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好家长,2020(68):37-38.
[4]李克诚.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例谈[J].课程教育研究,2020(43):86-87.
[5]赵卫丽.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古诗词解读能力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0(34):79-80.
[6]许燕萍.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0(30):70-71.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