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透视

2021-09-26 22:05赵慧
教育家 2021年3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办学院校

赵慧

党和国家赋予职业教育培育大国工匠的人才摇篮、助力高质量经济体系建设的新使命,强调职业技术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如此受重视的职业教育,并没有赢得同样的社会认同度,甚至社会认同状况堪忧。《教育家》杂志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人员中,68.62%的人认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社会认可度低。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偏低的原因透视

社会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学概念,从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利益关系群体来分析研判,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精英教育价值观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普及化阶段,但整个社会的精英教育价值观依然根深蒂固,导致职业教育长期处于不利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学校的“升格冲动”,中专院校要升为大专院校,大专院校要升为本科院校,每所大学都希望成为一所精英教育的大学。综合性大学高人一等,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地位低。从公众来看,高录取率的逐步提升,非但没有缓解 “高考焦虑”,在强劲的功利学历需求加持下,上大学的“独木桥”变成了上名校的“独木桥”,职业教育被贴上“差生教育”的标签。

现实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条件制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职业教育被定位为层次教育,是一种低于普通本科教育的层次教育,比如“高等职业教育……前提是找准正确的方向,科学准确定位,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应包括两个系列三个层次……每个系列中都有三个层次,即高等职业教育、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这一观点在当时颇有代表性。与之相关的政策环境下,职业教育在经费投入、师资、生源、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彰显等方面处于劣势,成为实际的“低层次”教育,再加上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幅扩招,直接导致职业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急剧萎缩,这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缩影。

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的改善仍有较大空间。比如,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普遍不足,虽然与普通高校数量相当,但是2020年全国13999亿的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中,高职高专院校只有2758亿元,仅占总额的15%;在评价体系中,教育行政部门不科学、不正确的教育发展观、教育政绩观仍然存在,以本科率、重本率评价高中的办学质量;在就业市场,用人单位普遍存在的“第一学历歧视”。这些都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原因。

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亟须提升。多项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政策环境的逐步优化,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越来越明显。但总体上看,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仍是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总体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很不适应,这是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偏低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对用人单位(企业)来说,一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课程、教学、师资、实训实践等方面过于稳定固化,对区域行业产业发展动态不敏感,对产业发展缺乏系统研究,习惯于遵循已有模式、方法按部就班办学,这直接造成了企业用工荒和人才求职难并存的境况。二是职业教育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不足。有学者研究指出,全国近5年高职院校专利成果转化数据中,高职院校的年平均专利成果转化率不足1%。全国近3/4的高职院校横向课题到款在100万元以下,半数院校在10万元以下,4成院校为0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表明,约3成以上的职业院校学生、家长和企业人员对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情况均表示“不清楚”。

对家长和学生来说,职业教育的就业质量偏低。一是毕业生薪酬待遇偏低。有数据显示,全国203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平均工资仅为3592元。二是毕业生个人发展空间受限。一方面,普职教育的立交桥以及中高职教育的衔接直通车不通畅,职业教育极易成为终结性教育,满足不了学生追求更高文凭获取更高收益的愿望。另一方面,歧视性的就业环境导致职业不平等,技能型人才难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

对学校和教师来说,职业院校办学受到诸多体制、政策限制,在资源保障、生源质量等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地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较大难度,容易陷入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认同度“双低”相互强化的恶性循环。

教育内卷化带来的学历贬值影响。“内卷化”是一个社会学术语,用来描述“投入越来越多、增加的收益越来越少”的僵持性状态。“家长群变作业群”“培训机构暴雷”“学区房”……近年来多个教育话题频频引发热议,教育内卷化成为全社会不能回避的话题,并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人。在成功赛道还没有被更多开辟出来、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的状况下,学历贬值正在呈指数级增长的“内卷”速度,高学历正在成为标配,这势必进一步挤压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加剧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低的问题。

主动作为,走出社会认同低的困境

职业教育陷入社会认同低的困境,其原因是多维复杂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走出困境,既包括类型体系的构建、环境的优化,更需要抓住机遇主动作为。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彰显类型教育的实质意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已经是社会共识,但其体系建设并没有与类型教育要求相匹配。凸显职业教育独立性类型特征的顶层设计要素主要包括:学制层面职业教育体系纵向贯通,横向与普通教育体系的互融互通,以及与职业资历框架的对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职称证书的互通互认等。

改善政策制度环境,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公平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将职业教育看作是一种类型教育,在涉及资源分配、经费投入、招生就业、教师管理、学校评价等方面消除歧视性的政策和制度安排。通过机制、政策、服务、财政补贴、专项培养等手段引导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推动产教融合方面要帮助职业院校出实招,从完善法规制度、减免税收、改进治理等方面形成有利于产教融合的沃土。

职业院校应该成为研究类型教育办学规律的主体。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大使命,要主动探索类型教育的办学规律。不仅要从课程与教材建设、学科专业设置、教师遴选与培养、教师管理与评价、实践实训等内涵建设方面下功夫,更要增强研究产业的意识和能力,在不断提升企业高素质人才供给和技术创新服务能力的过程中,锻造自身的核心竞爭力,用质量和贡献赢得社会认同,逐渐形成职业教育类型的鲜明特征,持续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正向引导社会评价体系,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加大并创新宣传方式和力度,推动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简单唯学历、唯文凭”的社会风尚;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和使用政策,包括完善职业资格证书,推动企业建立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完善公务员招考和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探索职业资格证书与积分落户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方面的待遇相挂钩等;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包括推动技能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定高技能人才激励办法等。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办学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