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景
基多位于厄瓜多尔的北部,坐落在安第斯山峡谷的一座平原之上,平均海拔2852米,仅次于玻利维亚的首都拉巴斯,是世界上海拔高度第二的首都。16世纪以前,这里是印加帝国北部疆域的都城,“基多”这个名字由集聚于此的“基图”部落演变而来。
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与绝妙的自然风光在这里完美融合。登山远眺,整座城市的建筑如同点点繁星,静静地洒落在植被覆盖的安第斯山谷里。赤道从北穿城而过,袅袅的白云在火山口停驻,阳光下,山顶上终年不化的积雪闪耀着炫目的光芒;神秘的亚马逊热带雨林,还有古老的印加遗迹,众多的地球奇迹都汇集于此。
“基多”(Quito) 在印第安语中的意思是“有人居住的地方”,这块土地也恰如其名,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有人居住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片土地曾经几易其主——最早由印第安人聚居于此,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15世纪末成为印加帝国的都城,为印加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534年,西班牙殖民者攻占了基多,使基多沦为殖民地。1822年5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袖苏克雷将军率兵解放基多,8年后,厄瓜多尔共和国成立。此后,基多虽然多次经历地震的破坏和重建,却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是拉丁美洲保存最好、变化最小的古城。
1978年9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为一座城市冠以“人类文化遗产”的称号,这样的荣誉,属于基多。该组织给予了这座古城极高的评价:“基多古城是人类活动与大自然的和谐独一无二的结合,融合了西班牙、意大利、阿拉伯和印第安美学精华,是一件出类拔萃的孤品。”
整座城市分南北两城。旧城位于西南部,完好地保留着印第安和西班牙文化的建筑风格:低低矮矮的房子,圆而尖的屋顶,狭窄陡斜的街道和弯弯曲曲的小巷,透着浓浓历史气息的阳台上,盛开的花朵从各式铁铸栏杆后探出头来。而北边的新城拥有形形色色的大型现代化酒店,以及酒吧、银行、中高档住宅和各国使馆等,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热闹的商场和高端的别墅式住宅错落有致,充满着繁华的现代气息。
作为首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区,基多保留了大量西班牙殖民风格的建筑群,从而被誉为“安第斯大博物馆”。独具特色并保存完好的教堂,是基多古城入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有利条件。现在这里保留着的大小教堂和修道院共87座,它们多变的风格、华丽的外观、高耸的尖顶,成为了基多最令人瞩目的景观。
巴洛克风格是传统的欧洲建筑风格,基多在这一基础上融合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教堂及修道院。这些建筑秉承着豪华的风格,华丽异常,流光溢彩,是西班牙殖民风格融合传统欧洲风情的完美协作曲。其中,始建于1550年的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就是典范之一,被视为巴洛克式建筑艺术的杰作。
教堂由一座大教堂、几座小教堂和众多的回廊组成,拥有世界上第四大穹顶,完美地融合了波斯、阿拉伯和摩尔的建筑风格。整体的装修设计十分富丽堂皇:高圆顶阁以绿瓦铺蓋,室内的装饰物全用金箔镶嵌,外墙也用金箔镶嵌着城市创建者的姓名。教堂里珍藏着印第安人、西班牙人的绘画和雕塑名作,同时还摆放着一些印第安人和欧洲人的雕塑,堪称美洲“基多艺术学派”的宝库。
此外,圣弗朗西斯修道院、圣多明各修道院、拉孔帕尼亚教堂和耶酥会学院,连同其华丽的内部装饰,都成为“基多巴洛克风格”的纯正典范,完美地融合了西班牙、意大利、摩尔人式、佛兰德和当地艺术,堪称“美洲艺术圣殿”。
漫步大街小巷,数百年前的南美场景仿佛重现,古老的建筑和淳朴的印第安人,无不洋溢着基多特有的韵味和色彩。西方文化与印加文化的融合,是历史赋予基多的“味道”,也是基多的魅力所在。
世界上虽有印度尼西亚、刚果等十多个国家被赤道穿过,但唯独厄瓜多尔被人称为“赤道之国”,基多更是世界上唯一被赤道穿过市区的首都,因此有“世界中心”之称。
著名的赤道纪念碑就建立在城北24公里处,这是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测量协会多次勘测,最终确定下的赤道线位置。纪念碑有新旧两个,旧纪念碑碑高10米,同时它也是一个博物馆,展览着当地的印第安文化与原住民历史。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博物馆中大部分文化要素都与重力相关:你能看到鸡蛋竟然可以立在钉子上;一般影子跟人之间总有一个角度,而在这里,影子向下垂直。
新纪念碑建成于1982年,外形和旧碑相似,但高了3倍,整体用棕色花岗岩制成,碑身刻着“这里是地球的中心”。碑的四面象征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碑顶拱托着一个直径4.5米,用青铜铸成的地球模型,正中一道代表赤道的白线环绕地球,把地球分成南北两部分。站在赤道纪念碑下,每个人都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瘦一公斤;在这里只要跨越黄线两边,便可感受身处地球南北两端的神奇。左脚南半球,右脚北半球,横跨赤道线,瞬间拥有整个世界。
除了“赤道之都”的美称,基多还可谓是建在火山上的城市。厄瓜多尔是全球火山最多的国家,共有265座,其中海拔最高的10座活火山,有9座坐落于基多附近。
从基多出发往南不久,就进入了火山大道,一个个火山锥在道路两旁陆续出现,顶部笼罩着云雾。外形挺拔的是新火山,有着锐利的锥形;圆滑低伏的是老火山,已被岁月侵蚀得圆滑融通。还有一些高高的,直直插入云霄,像一个个烽火台般绵延排列,火山口袅袅的白云与山顶上闪闪的积雪,美丽非常。
被称作“月球的喉结”的科托帕西火山海拔5897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山顶的冰川常年不化,冰雪抚摸着诡异的火山地貌,用白色勾出一个冷酷仙境。尽管不知道火山下次会在什么时候喷发,但可以想象,当红色的岩浆喷薄流淌,火山孔道里的熊熊烈火影射在烟云上,与眼前的冰天雪地是迥然不同的奇妙世界。沿途焦黑的枯木,如骨架般耸立,那是原来的树木在突然的高热烘烤下形成的。然而,就在一片死寂中,顽强的灌木已经扎根肥沃的火山灰,甘菊和青苔郁郁葱葱长了一地。踩着暗红色的火山砂,风挟带着冰川的冷冽气息扑面而来,真不敢相信这居然是在赤道附近。
是的,这的确不可思议。有人把基多称为“上帝的脸”,传说在这儿“你可以用手摸到星星”。当地一首古老民谣这样唱道:“地上有基多,天上有扇窗,为的看基多。”这都说明了基多地势高峻,靠近天空。而且,因地处安第斯山脉,城市西部原野上森林高大茂密,郁郁葱葱;东部群峰绵延,终年积雪不化,阳光照射,银光闪闪。所以,尽管临近赤道,但基多并没有想象中的炎热,反而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气温常年保持在20℃左右,年均温差不过1℃,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避暑胜地。
在基多城内,吹拂着赤道上空凉爽的风,眼前是一条条窄窄的街道,两边布满幢幢小屋,像叉开的手指那样,曲曲弯弯伸展开去,直达云端高处。南面的小面包山上,一座宏伟的基多女神雕像屹立山间,她是基多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象征,沉默地守护着身下的子民,让自由之光照耀大地。
从基多向北,行车7小时,就是“地球之肺”——亚马逊热带雨林。这是一个让人惊叹的神奇世界:各式各样的鸟类栖息于浓荫蔽日的树木,上百种鱼类畅游于纯净的河流。同时,这里也是当地土著部落的大本营,游客可以前往村庄,了解他们的原始生活与信仰。
搭乘机动独木舟稳稳地顺流而下、慢慢深入,是欣赏雨林风光的绝佳方式。在亚马逊纵横交错的河道里根本不需要GPS这样的现代技术,当地向导驾船技术大多十分高超,每一棵树木都是他们的参照物,完整的地图早已刻在心里。即使是夜间行船,眼睛也自带夜视镜功能。四周漆黑一片,向导拿出电筒四处一扫,就可以在弯曲的河道中全速前进,而且他们还知道哪里有树枝挡了河道,抬起船尾的发动机后便能顺利通过。坐在船上,需当心头顶上的树枝,因为树上常常挂着7、8厘米长和树叶颜色混为一谈的蛇;脚下也需警惕,沼泽地里暗藏着形如枯木的鳄鱼,真是想想都惊险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