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概论”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2021-09-26 15:45樊庆丰黄慕霞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7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樊庆丰 黄慕霞

摘  要:本文以贵州民族大学非通用语种——老挝语专业课程“老挝概论”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对象,探索非通用语种专业课程如何进行思政改革。这既是新文科背景下,非通用语种思政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该专业建设的创新举措。

关键词:课程思政;老挝概论;思政教改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8-0143-03

一、课程背景

2019年,贵州省教育厅出台了《贵州省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是推进贵州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贵州对外开放水平的人才保障,是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外语类人才培养质量、深化贵州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1]。鉴于此,贵州省近年来开始重视同东盟的关系,加强对东盟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2019年,贵州省教育厅将非通用语人才的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纳入《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18—2027)》和全省教育“八大重点工程之一”。贵州民族大学于2019年开设老挝语专业,并通过开设各类课程着力培养老挝语专业人才。

二、课程概况

“老挝概论”是贵州民族大学老挝语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课程旨在通过讲授老挝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简况”“民族与习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和文化事业”“政治制度”“国民经济”“军事与国防”“对外关系”“中老友好关系”共十一章节的授课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了解老挝概况。

三、课程思政改革任务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鼓励教师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本课程思政改革根据指导纲要精神,拟通过对该课程思政建设的导入,使学生对中国当下政治制度的优势有充分了解,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或在横向比较研究时,能深刻体会中国的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

四、“老挝概论”课程思政改革,教师思政能力不容忽视

如何在“老挝概论”课程的具体上课环节和课余自主学习时,让思政内容真正走入思政课堂,做到从外在到内化,从显性教育到隐性教育,让思政教育引领学生实践活动,促进隐性教育成果获得显性体现。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具备渊博的思政知识;还需要有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把思政内容同课内与课外活动、思政课程与大思政格局相结合;需要储备丰富的课外知识,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五、“四史”融入“老挝概论”课程,具体教学的“四结合”探索

(一)中國共产党党史同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党史结合

显性知识层面:教师可结合课本中的各时间节点穿插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各个历史大事件和历史事实,先进行显性导入。这样既可以带领学生重温建党时间,也有助于丰富课堂内容。此外,了解两党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和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党史,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两党带领两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做出的积极贡献。

隐性激励层面:熟悉两党党史不仅有助于理解目前中老两党关系,也将有助于了解两党提出的重大方针政策,例如,2019年中老两党签订的《中国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3]。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大学生要拥护和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出谋划策,贡献自身力量。

(二)新中国史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建国史相结合

近现代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一直支持老挝政府和人民进行反殖民反侵略斗争,支持老挝的独立和中立以及协助老挝建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例如,1954年,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积极推动《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支持老挝的独立,并从各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4]。

(三)改革开放史和老挝革新开放相结合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改革浪潮迅速席卷中国,并迅速取得明显成效。老挝关注到新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后,开始反思老挝的相关政策措施。1982年,老挝开始革新探索,1986年正式提出革新开放。中国经验、中国改革开放史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老挝提供了诸多理论和实践借鉴。将中国改革开放史和老挝革新开放史相结合,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四)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和老挝社会主义发展史相结合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在中老两国经历了生根发芽、发展壮大的过程,两国社会主义理论守望相助。中国从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到经过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再到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同时,老挝通过借鉴苏联的苏维埃制、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越南的人民议会制原则,创立了人民议会制。老挝党加强在理论体系方面的学习和创新,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完善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交流。

六、融入“四个自信”思政内容的具体探索

(一)“制度自信”方面

“老挝概论”的第七章内容为老挝的政治制度,主要章节有老挝政治制度综合论述、老挝政治发展进程、宪法、老挝国体和政体、国家机构、政党和团体。在本堂课可适当引入中国的社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道路,中国人民当下安居乐业的生活状况。具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如何在讲授老挝政治制度时,恰如其分地引入中国制度,并与思政内容完美契合,做到立意创新、思维开阔。

课上采用PPT演示,导入式、讲解式、案例式、启发式、穿插图片和适当的音像材料进行授课,辅以精品案例。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可采用组织讨论式的实践教学方法,让学生概括“我所了解的老挝”以及讨论老挝和我国在该领域哪些方面有类似之处,为语言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也做到了思政知识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文化自信”方面

教材的第六章为老挝文化事业相关章节,主要内容有老挝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现状。在教学该部分时,教师可引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和当代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向“文化自信”方面引导。

(三)“道路自信”方面

教材第十章的基本内容为老挝对外关系中的外交政策、与中国的关系、与东盟其他国家的关系、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教师可引入中国的睦邻友好方针政策和当代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等内容,向“道路自信”方面引导。

(四)“理论自信”方面

教材的第十一章为中老友好关系,可引入中老世代和平友好,两党两国在治国理政、党的理论方面的交流交往,中国的治国理政经验在老挝的传播,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理论方面的交流等内容。

七、“老挝概论”课程思政探索的重要意义

作为大学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非通用语种专业学生是未来世界友好关系的使者,是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老挝语专业课程“老挝概论”中,坚持思政教育的引导作用意义重大,将“四史”知识融入专业课程非常有必要。“四史”融入非通用语种专业课程需要牢牢把握时代背景,紧跟时代理论权威,找到正确的理论指导。推动老挝语专业课程“四史”进课堂应在坚持适度原则的前提下,做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5]。

八、结语

加强老挝概论课程思政内容的导入,适度引入“四史”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也可以拓宽学生视野,还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此举措在能力目标培养方面意义重大。该课程中的引言、第二章历史简况、第七章政治制度、第十章对外关系、第十一章中老友好关系等章节介绍都同中国有非常多的交集,适合思政内容的导入,不仅同我国“四史”契合度高,也可以在“四个自信”内容中适时引入,能够做到思政内容真正“走”进课程,起到以文化人之功效。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教育厅. 贵州省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EB/OL].(2019-03-06). http://jyt.guizhou.gov.cn/xwzx/tzgg/201903/t20190306_16607070.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5-28). http://m.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 新华网. 中国老挝签署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 开启双边关系新时代[EB/OL]. (2019-05-01). http://www.xinhuanet.com/2019-05/01/c_1124440741.htm.

[4] 郝勇,黄勇,覃海伦. 老挝概论[M]. 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2(12):344-347.

[5] 求是网. 李鹏:坚持“八个相统一”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EB/OL]. (2019-04-08). http://www.qstheory.cn/zhuanqu/b kjx/2019-04/08/c_1124340093.htm.

(責任编辑:陈华康)

作者简介:樊庆丰(1988—),男,硕士,贵州民族大学东盟人文学院老挝语教研室主任,助理研究员,贵州民族大学东盟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苏州大学老挝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老挝语教学和老挝国别研究;黄慕霞(1979—),女,壮族,博士,云南民族大学老挝语专业负责人,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老挝语教学。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