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廊坊民办高校党史主题教育创新性研究

2021-09-26 15:18佘微微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7期
关键词:创新性民办高校

摘  要:党史主题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对廊坊民办高校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职工和在校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不足之处,并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党史主题教育模块和拓展教育形式三方面提出了廊坊民办高校创新性开展党史主题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党史主题教育;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D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8-0057-03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汇聚成的历史教科书,从各个层面向人们展示着我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決心和行动。这部历史教科书涵盖了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的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等,记录了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全部史实记载。

一、民办高校开展党史主题教育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0年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就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党史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内容。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再次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1]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为基础,通过主题教育的方式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是对高校思政必修课教育内容的有力补充,是民办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更是培养三观健全且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可靠保障。

二、廊坊民办高校党史主题教育现状

(一)院系管理人员和思政课教师

各院系通常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前后开展活动,如在纪念日当天举办升旗仪式,清明节为革命烈士扫墓、参观历史博物馆等,这些形式与纪念日前后的社会氛围配合,能在较大范围内产生短暂感染力。此外,学校主要通过基层学生党组织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学生党支部每学期在固定时间段(点)组织面向本院系的党史宣传活动,单一支部难以形成合力扩大影响面,不易提升学生对党史教育的重视程度。在调研的三所高校中,只有一所高校的校党委副书记直接参与过学生课余时间的党史宣传活动。

思政课教师认为,部分学生对思政课中涉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内容很感兴趣,尤其是一些重大理论、现实问题及历史细节问题。但是仍存在部分学生不够重视或应付式学习,导致出现到课率低、上课不认真,应付作业等问题。此外,目前的思政课教学主要是课堂理论讲授,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二)在校生

在“入党最主要的目的”调查中,选择“提高个人政治素养”的学生占比最高,为45.2%,其次是选择“日后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学生,占41.1%,再次是选择“父母意愿”的学生,占12.3%,剩余1.4%的被调查者选择“暂不入党”。在“党史学习情况”调查中,70.9%的学生表示对党史内容了解程度一般,选择“不了解”的学生占24.6%,只有4.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党史内容很了解。

在具有里程碑性的党史知识问答中,50.4%的学生能正确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37.1%的学生能正确回答“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历程中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46.4%的学生能正确回答“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参观革命历史党史教育基地”调查中,84.1%的学生反映没有参观过红色景点、英雄纪念馆或革命遗址等场所;在“党史接触途径”调查中,最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是史实类小说和影视作品,其次是英雄人物传记;目前学生获取党史信息最重要的途径是教科书,排在其后的依次是党校培训、党团课程、名人演讲、网络媒体、图书杂志。72.9%的学生表示,在网上看到革命历史相关内容时,偶尔会点击浏览,20.4%的学生表示会经常点击查看,6.7%的学生表示基本不看。

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基层院系党组织和学生党团组织是廊坊民办高校开展课外学生党史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党委成员直接参与的次数很少;理论课教学主要使用现成教材,内容枯燥,实践性不强;学生对党史知识掌握程度不高,未形成系统化认知,信息碎片化明显;学生党史教育形式缺乏创新,无法与当代大学生形成共鸣。

三、创新性开展廊坊民办高校党史主题教育的思路

(一)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党组织基础相对薄弱的民办高校,应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建立专门的党史主题教育科室,制定阶段性目标计划,定期向校党委第一负责人汇报并接受党委宣传部的检查与监督[2]。

拥有一支热爱党史研究又有强大理论水平和宣讲教育能力的专业队伍是做好学生党史主题教育的可靠保障。民办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邀请学校党委书记及其他党委成员做兼职宣讲员。作为民办高校体系中党性最强的一批人,他们直接参与学生党组织开展的党史主题教育活动,既能提高广大师生的重视程度,又能提升本校党史主题教育的层次水平。第二,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作为专业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他们自身政治思想水平过硬,对党史有系统的学习研究,更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在编写新教材,整理史实资料,讲好党史故事等层面,他们能为党史主题教育的系统化研究提供最有力的理论支撑。选聘业务能力强的思政课教师承担培训校内党史主题教育宣讲员的任务,有利于快速提升队伍的理论水平。第三,鼓励各二级学院、系部的党支部书记创造性开展工作。各党支部书记要将校团委领导下的各基层团总支作为开展党史主题教育的坚强后盾,深入了解本院系学生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创新宣传途径和活动形式,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第四,培训现有人员,培养后备力量。民办高校应主动培训理论性强但理论课教学手法单调的思政课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通过内部选拔和外部招聘的方式,培养一批政治觉悟高、思想素质过硬的新人,充实现有队伍。第五,邀请廊坊市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团成员做校内兼职宣讲员。从全市范围内选拔出的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能够从更高站位和更深角度向大学生传递对党史主题的理解,帮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我党百年历史征程中的丰功伟绩和历史地位[3]。

(二)合理设置党史主题教育模块

第一,高校可以历史演进为主轴,按不同的历史阶段设立“发展历程”主题,如南湖红船主题、建国伟业主题、改革开放主题、伟大复兴主题等,每段历程再分别提炼重要历史事件和我党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第二,以某一类重要历史会议(决议)为核心,设立系列专题,如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题等,通过对不同时期会议内容的学习研究,使当代大学生对我党的发展历程形成连续性、整体性认知。第三,以我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理论成果为核心,设立“重大理论成果”主题,如毛泽东思想主题、邓小平理论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科学发展观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此类主题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理论成果的形成背景和在当时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从中体会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先进性和科学性[4]。第四,从英雄人物、时代先锋入手,设立“榜样人物故事”主题,如李大钊、董存瑞、王进喜、屠呦呦、钟南山等不同时代、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榜样形象,通过历史故事让学生领会他们对党、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用他们的思想和言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为党、为国发展做贡献的理想信念。第五,探究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民族精神,设立“伟大精神”主题,如延安精神、探月精神、抗疫精神等,通过讲故事,参观旧址、遗址等场所或模拟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体会我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三)创新思维,多角度拓展党史主题教育形式

第一,紧盯时间节点,巩固党史主题教育阵地。高校应继续在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日组织学生参加主题学习讨论会、撰写纪念文章、演讲比赛、观看影视资料等活动,进一步宣传党的光辉历史。第二,利用廊坊本地红色资源,扩大党史主题教育覆盖面。高校应与廊坊及其周边地区的党史教育基地建立长期联系与合作,分批次组织在校生参观学习;联合廊坊其他高校,组织高校党史主题教育联盟,定期开展活动。第三,依托移动互联网,开发本校党史主题教育新媒体平台。学校党委牵头,设置由各党支部共同组织参与、专人维护的党史宣传教育公众号、抖音等平台账号,用更符合时代特点的方式,实现民办高校党史主题教育中的互动。第四,体验科技创新的魅力,全国各省已陆续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红色记忆纪念馆通过VR技术搬上网,开展参观“网上红色展馆”活动。第五,开展党史主题教育实践教学,增强学生体验感。高校应将社会实践融入思政理论教学,针对某些重大历史决议,要求学生在廊坊当地进行社会调研,形成汇总材料或调查报告,引导学生“学”“做”结合,从不同维度理解我党在国家发展中的高瞻远瞩[5]。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5-2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 欧阳淞. 认真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论)[N]. 人民日报,2021-01-29(09).

[3] 谢军. 当代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03):102-104.

[4] 宋娜. 新时代高校党史教育的创新路径[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02):37-38.

[5] 宋鑫. 党史教育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J]. 党史博采(下),2020(10):61-62.

(荐稿人:赵玉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项目“新时代廊坊民办高校党史主题教育创新性研究”(项目编号:202106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佘微微(1981—),女,硕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学。

猜你喜欢
创新性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安吉拉·卡特的作品看文化重塑与女性文学的创新性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庐陵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创新性研究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