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的作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培养起良好的语言功底和文学修养,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并且针对教学活动内容做好充分的编排。但是就目前而言,有許多高中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并没有更多的写作训练机会,在写作中经常会感到无从下手,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有的放矢,就需要针对学生的写作和技巧做好充分的培训。教师应当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教材当中的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从根源上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
一、打好学生语言文字功底
学生对于语言文字基础的掌握,对其写作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词语积累过少,学生就很难全面地表达出自己内心所想要表达的内容,更难以体会文字表达当中的侧重点。谈到语言,其本身就是一直在运动、变化、发展的,汉语的历史悠久,从古代的文言文到现代的白话文,变迁是巨大的,虽然说短时间内我们难以觉察其中的变化,但是经过历史的淘洗与演变,语言的转化使得人们的思维在各个层面展现出了丰富的变化。在现代社会,我们显然无法真切知晓古代人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自身的感受,而留存下来的文言文就成为了我们能够探寻其足迹的唯一途径。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吸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量”的积累,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训练。在课本上,随处可见的优秀描写此时就可以利用起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语言的细致表达,例如,在《我与地坛》当中,有一段对于“世界上的小昆虫”的描写: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多么形象而又生动的描绘手法,仿佛这些虫儿此刻就停落在你眼前,那些富有生命力的一举一动,无不令人惊奇造物主的神奇。就算是露水,游离在草叶上的模样,常人甚至都未曾想过要将其记录下来,在作者的笔下用“滚”“聚集”“压”“坠”“摔”将露水的情态和风韵都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1]。这些词,确实都是我们所常见的动词,但若不是作者,又有谁能够如此水到渠成地将其与“露水”联系到一起呢?对语言功底的锤炼正是这样一件事物,令你无时无刻不在打磨与创造的路上,若你只是“见过”,而不曾深刻体味过,那么也就做不到自如应用[2]。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段末的这样一句话,语言平实却颇富生机,将作者的心绪与情感的表达做了小环节上的总结与处理,使人能够与作者的内心实现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向学生强调语言文字基础积累的重要性,更要让学生能够懂得在文字当中赋予情感的深刻要求,通过针对优美词语和句子的积累来进行名家作品的仿写,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文学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二、指导学生做好写作素材的积累
在写作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难于去寻找素材和内容,因为部分学生在生活体验上的匮乏以及在知识积累上也无法与当前的写作要求相匹配。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能够挖掘教材当中的内容,并将其作为写作材料,要求学生能够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对于自己所接触的文字内容做好理解掌握[3]。
在苏轼的《赤壁赋》当中,蕴含着许多流传甚广的名句,在品味的过程中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逝者如斯夫,而未尝往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这些语句,既有押韵的美感,又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交汇,无不令人惊叹汉语的博大精深,引用古人的词句,有时会为文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学生能够长期坚持,就能够避免下笔无物的困境,在素材当中遨游,尽情地“烹饪”属于自己的文字盛宴。文章既要充满美感,又要具备丰富的主题思想,同时也要在内容结构上有所耕耘,只有具备这样的意识,才能够进一步提升作文的质量水平[4]。
三、通过强化阅读审美提升写作能力
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要注重学生阅读审美水平的提升,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欣赏,并将其作为重点,让学生注重其中的思辨性,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智慧,展现各种各样的风貌,并开拓学生的视野。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与人生观,教师要注重向学生展现文化与文学的精华,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在有限的文本中,提升阅读素养,以此达成写作水平的提升。在学习古代诗词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让学生进行自由反复的吟咏与诵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语言技巧、文意以及主旨的理解。高中阶段,在针对一些抒情散文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学欣赏品味,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更加关注有关作品当中的自然景物描写,以及对人生思考的思想升华。能够做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可以将自己的情绪融入到文字当中,让文字跟随着我们情感的变化有更为丰富的发展,像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家国情怀,又或者是在《故都的秋》当中“槐树的落蕊、秋蝉衰弱的残声”等等,都无不展现着作者内心的苦闷之情,如何让文字自由表达内心感受,将自己的情感赋予到景物当中,实现“物皆着我之色彩”是老师要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实现的目标,而且一定要从根源上来寻找突破的途径。
四、开展多样化训练提升学生写作技能
在课堂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结合教学的实践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融入以往所学的知识并进行适当的创造与想象,通过改写、扩写和缩写、补写等多种单项段落训练方式或者综合训练形式来为整体的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针对《荷塘月色》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体味自然,可以让学生针对下列语句: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等等。
老师根据以上一些语句进行仿写,优美的语句能够启迪人的心智,让学生在发挥想象的过程中,愈发的懂得如何对自己的写作训练内容进行更为细致的强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片段仿写训练,也就是说在学习整篇文章之前,先针对人、事、物、景的某个局部做好单项训练。使得学生能够在具体生动的描写各个部分的内容之后,再将其组合成一篇文章,像这种片段式的写作训练,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训练上的多样化融入,也可以使得学生在写作方面有更为全面的感知。
写作能力的发展并不是一天就可以练成的,而是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通过过程的引导,在评改、检查作文的过程中与学生实现有效的交流。同时也要注重对知识的积累,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词汇的积累是写作的砖石,说话和写文章都离不开词语的堆积。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要想让自己的表达更加的丰富和具有逻辑性,就需要更多的收集生活当中的素材和内容,尝试让学生应用文字的方式来进行转述,从而强化学生的作文技巧,并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朱倩倩.新课标下高中作文辩证思维训练策略[J].学语文,2020(06):65-66.
[2]沈建芳.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0(85):43-44.
[3]苟伟.论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28):137-139.
[4]刘云义.浅谈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与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20(28):13-14.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课题“普通高中基于学科建设的校本研修创新策略”研究成果,批准立项文号:(2018)485号】
李现文,四川省广元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