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关键问题

2021-09-26 01:25褚宏启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育目标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摘 要:创新能力是一种高级行为能力。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在培养目标层面,重点解决“要不要”的问题,把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优先目标;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解决“会不会”与“愿不愿”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新型人格;在教育制度层面,解决“让不让”的问题,通过改革学生考试评价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良好制度条件。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育目标;课程;教学方法;教育制度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基础资源,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必须加强创新人才培养。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激发好奇心、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善于奇思妙想并努力实践,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以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

在培养目标层面,重点解决“要不要”的问题,把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优先目标

创新能力(Creativity)也称为创新性、创造力、创造性,创新能力是一种高级行为能力,是人类心理机能的高级表现。进入21世纪,国际创新能力的竞争更为激烈。在世纪之交兴起的高等教育改革运动中,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解决观念与认识问题,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一是对于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全球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以创新为动力与引擎,国家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创新能力为支撑。二是对于人的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人是理性的动物,能思维有思想,创新能力是人的最高级的认知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的必经之路。三是对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一些高校依然在致力于培养“会考试的人”而不是“会创造的人”,并没有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以培养应试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没有国际竞争力,也不利于大学生个体的发展。高等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真正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目标,而不只是放在口头上。当前需要痛下决心,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从“分数挂帅”转向“创新为王”,切实解决“唯分数”“唯升学”(如本科学习只是为了考研)的顽瘴痼疾。

创新能力是能够培养与提升的。研究表明:创新潜能并非某些学生所独有,在一定条件下,学生的创新潜能可以发展为创新能力,已有的创新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而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学生的创新潜能则会被压制,这说明“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1]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可随意而为,要根据创新能力的概念框架、围绕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有理有据有序展开。创新能力是多维度的,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与结果,是人创造出新颖且有用的理念、想法、程序或者事物的能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创新性思维,创新成果是思维的产物;二是创新型人格,如动机、兴趣等,为创新行为提供动力;三是创新型环境,外部环境对于人的创新型人格、创造性思维会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中,创新性思维涉及“会不会”创新;创新型人格涉及“愿不愿”创新;环境因素涉及“让不让”创新。

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除了在教育目标层面,解决“要不要”创新能力的问题外,还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层面,研究如何通过具体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新型人格,解决“会不会”与“愿不愿”的问题;在教育制度层面,改革评价、考试、管理制度,为学生创新性思维与创新型人格的培养提供激励,为学生创新性思维与创新型人格的施展、为学生创新性行为过程的生成提供激励,并对创新性成果予以激励,核心是解决“让不让”的问题。

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解决“会不会”与“愿不愿”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新型人格

創新性成果是创新性思维(Creative Thinking)的产物,创新能力的核心成分是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并非神秘莫测、无规律可循的思维类型,是可以通过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予以培养的。培养创新性思维,主要是培养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元认知能力等思维类型。

发散性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称辐散思维)的基本性质是形象思维,其思维基础是想象和联想能力。它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它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答案。聚合性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又称辐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它十分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有条理、有范围的收敛性思维。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一种理性的、反省的思维,它用于分析各种论争、识别各种谬误和偏见,根据证据得出结论,是人们应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错觉、欺骗、迷信的保证。

创新性思维是一个认知过程,既然如此,元认知能力(Metacognition)就将作为它的基础并对其产生影响,创新性思维过程中应当有一系列加工新信息和使用原有知识基础的元认知策略。元认知能力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对于思维的思维,即在认知活动过程中,及时评价、反思、监控思维活动的进展、策略、不足与效果。

创新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一是能使用多种“观念创新的技巧” (Idea Creation Techniques),如学会使用发散性思维方法之一的头脑风暴法。二是能提出新颖且有用的观念。三是能运用元认知技巧,详述、改进、分析与评价自己提出的观念,使创新性最大化。[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第一,通过开设“专门”的思维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在课程结构中,给予思维训练课程以一席之地。国家层面应该开发相关课程标准,并编写相关教材。通过专门课程,尽可能系统地介绍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元认知能力的相关技能技巧,提供具体的案例或范例,并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训练与应用这些技能。

第二,在各门学科的课程与教学中,“融入”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内容。这种方式更加易于操作,也更有实效性。将思维训练和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使思维的培养更加具体化和现实化。这就需要改造传统学科课程的内容结构与教材的呈现方式,在传统课程的建设中有意识地渗透和融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素材,使传统课程旧貌换新颜,真正转变为可以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的融合课程。[3]

在课程内容选择与实施教学时,不要把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对立起来;不要把记忆能力与创新能力对立起来。没有一定的被记住的知识为基础,创新性思维的灵活性和跳跃性、广度和深度都是很难实现的。结构化知识(知识网络)、通过问题情境获得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的知识,都是能够促进创新能力发展的知识。而碎片化的知识、通过死记硬背获取的知识、应付考试的知识,则无此功效。

第三,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品质。大量研究证明:“精心设计的训练项目,亦即那些聚焦于培养创新性思维技能的、基于真实情境的专题研究项目,最有可能提升创新能力”。[4]例如:“以问题为本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以及“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也简称PBL)与传统教学不同,强调问题情境创设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尤其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深度思维外,还要鼓励学生提问题,在培养思维能力方面,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创新型人格(Creative Personality)为创新活动提供内在动力,是创新行为的“发动机”,包括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浓厚的兴趣与动机等。在创新型人格特征中,动机尤为重要。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的主要特征为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外部动机的主要特征为关注外在的奖惩。动机是使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力,可以驱使个体专注于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促使个体在创造性过程中提高对特定事物之间联系的敏感程度,拓展自身可利用的资源范围,寻求各种潜在的帮助,愿意承担风险去尝试问题的不同解决方式。研究表明:如果被试喜欢所干的工作,会表现出较高的创造性;内部动机取向的被试会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5]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型人格,关键是改革教学方式,要点如下:一是保护并激发好奇心。鼓励学生提问题,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其好奇心得以释放与呵护。二是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课题研究、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三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个人看法与见解,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四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创造力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完成特定创造性任务所具备的能力与信心的自我评价。简而言之,就是个体在创新能力方面的自信心。要增强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自信心,可以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

在教育制度层面,解决“让不让”的问题,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良好制度条件

制度是社会的博弈规则,是人为设计的、塑造人们互动关系的行为规范。通俗讲,制度主要关注的是“让不让”问题,即制度安排“让不让”人去创新,能否为创新行为提供激励与约束、提供动力与压力。

当前,大学生评价考试制度和管理制度严重束缚创新性思维和人格的发展,他们被“考(烤)糊了”“管死了”,没有时间空间也没有内在动力去创新。因此,为解决“考(烤)糊了”和“管死了”两个突出问题,就要大力改革评价考试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一,改革评价和考试制度,用好评价考试这个“指挥棒”,不再只“以分数论英雄”,把学生创新性思维与创新型人格作为重要考评内容。不能過于重视书本知识的掌握、过于重视记忆能力的训练,要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尤其向考创新能力转变。要重点加强大学生创新性思维、创造型人格、创新性成果的评测。此处主要介绍发散性思维测验、远距离联想测验、创新型人格测量、创新性成果测评。

发散性思维测验要求被试对开放性问题进行回答,尽可能多地罗列答案,如“列出有轮子的物体”等。其假设是:个体创新能力越高,越能从多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发散性思维测验分为语言测验、图形测验以及动作测验。发散性思维测验适用于各个年龄段,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创新能力测验形式。远距离联想测验(Remote Associates Test,RAT)基于的假设是:创新性思维的本质是联想,个体有联想等级的差异,创新能力高的个体能够联接距离更遥远的要素。远距离联想测验一般由30个项目构成,每个项目包括三个词汇,要求被试根据所呈现的三个词汇进行联想,填入与之相关的新词。远距离联想测验更着重于聚合性的创造力品质。创新型人格方面的测量主要针对态度、兴趣等心理品质。例如:“探究兴趣问卷”测量独立性、冒险性、好奇心、幽默感、兴趣和爱好等。此类测量他评形式与自评形式都有。创新性成果测评是对成果的新颖性和有用性程度的评价,有专家评价法和自我评价法两种形式。其中,自我评价法对于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很有价值。自我评价法采用各种创造力成就问卷、创造力行为清单等。[6]

以上关于创新能力的评测,可以广泛应用于包括学生评价考试在内的教育情境之中,“广而言之,发散性思维与远距离联想测验经过改进,可以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去,也可以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创新性成果测评和发散性思维测评都可用于高利害情境中,如可以用于升级、入学测试,或者英才学生的安置。而自我评价对学生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导向特别有价值。”[7]大学生的评价与考试,需要积极吸收这些测评成果,增加对于学生创新性思维、人格、成果的考察内容。另外,还要加强对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评,提高其理性思维水平。

第二,改革针对学生群體的教学与管理制度,推进民主管理与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型师生关系,营造自由、宽松的校园和课堂氛围,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与文化环境。调研表明:学生认为在课堂中教师“耐心解答,共同探讨”“肯定学生的想法,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视时间是否够用而定,如时间不够,下课再讨论”属于民主型师生关系;而“认为这是捣乱,加以训斥”和“为保住‘面子,自圆其说,为自己辩解”属权威型师生关系;而“不予理睬,继续讲课”和“敷衍过去,说‘下课再研究”则属于放任型师生关系,其中,只有民主型师生关系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8]

改革学生管理制度。改变学生管理的目标,由“关注秩序”转向“追求卓越”,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学生管理的核心目标。改变“唯分”“唯书”“唯上”“老实听话”就是好学生的观念,热爱和鼓励那些善疑好问、爱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学生。对那些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偶尔表现出的某些不守规矩的个别言行要容忍,并加以正确引导。[9]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坚决反对以管卡压为特征的“虐辱管理”,这种管理会对个体的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10]

如果说,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是直接针对学生发展“结果”的;但是可以倒逼教育教学“过程”的变化。那么,针对学生的民主管理与教学民主则是直接作用于教育教学“过程”并使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评价考试制度给过程变革提供“拉力”,民主管理与教学民主带来“活力”。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在教育目标、教育教学过程、教育制度等方面同时发力,解决“要不要”“会不会”“愿不愿”“让不让”等问题,通过综合改革实现培养效能的最大化。

本文系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自主选题资助项目“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与教育管理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205

[2]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P21 Framework Definitions[EB/OL]. [2021-08-17].http://www.p21.org/ about-us /p21-framework.

[3]褚宏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整体设计与策略组合[J].教育研究,2017,38(10):21-28,58.

[4]ISAKSEN S G,TREFFINGER D J.Celebrating 50 years of reflective practice: Versions of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J].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2004,38(2):75-101.

[5]薛贵, 董奇, 周龙飞,等. 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1):6-11.

[6]CARSON S H,PETERSON J B,HIGGINS D M.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Creative Achievement Questionnaire[J].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2005,17(1): 37-50.

[7]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What We Know About Creativity: Part of the 4Cs Research Series[EB/OL]. [2021-08-17].http://www.p21.org/our-work/4cs-research-series/creativity.

[8]六城市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联合调研组,傅禄建,王维虹,等.六城市中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现状调查报告[J]. 上海教育科研, 2010(6):4-9.

[9]俞国良, 侯瑞鹤. 问题意识、人格特征与教育创新中的创造力培养[J]. 复旦教育论坛, 2003(4):11-15.

[10]贡喆, 刘昌, 沈汪兵. 有关创造力测量的一些思考[J].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24(1):31-45.

(作者系北京开放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教育目标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论教育目标如何契合社会需要
高职教育中课程设置若干问题的思考
教育目标多元化与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分析
中韩历史教育目标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