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雄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南张家界 427000
心内科在院内多种科室中的占比较重,面临的疾病种类亦比较繁多,医治方面具有一定难度,且病情具有多变性、复杂性特征,面对此类病症,需要给予患者实行合理医治,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以增益患者病情的好转程度[1]。所以,医学领域及患者对临床医疗人员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提高了标准,而临床带教是能够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员综合能力及素养稳步上升的直接教学手段[2]。常规带教模式一直以来是临床带教工作中较惯用的方法,此种教学模式是教师占据核心地位,学员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的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学员自主学习性受到限制,解析问题的能力未得到良好培养,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的教育形式[3]。然而随着人们对医疗能力及综合素养要求的提升,此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亦无法达到医学专业学员的学习期望[4]。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被提出,并应用于临床带教工作中[5]。此次研究即于实习期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的该院心内科临床医学专业学员中选出100名进行研究,探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应用于心内科临床带教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参加研究的对象为该院心内科临床医学专业学员100名,即常规组(n=50)、研究组(n=50);常规组学员内有15名男性和35名女性;平均年龄(22.51±0.45)周岁。研究组学员内有13名男性和37名女性;平均年龄(22.29±0.48)周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常规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即采取一对一制的授课方式,教学过程需依据教学纲领展开,且在此过程中,以教师为授课中心,主要教学方法即口述讲授,学员被动接受的过程,其教学内容包括心内科多种疾病相关知识,如病因、病机、诊治方案等。
研究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①学员到来的当天,带教教师、护士长等应友好接待学员,带领学员熟悉科室环境及规章条例,向学员介绍心内科疾病的特点,包括发病原因、药品种类、治疗方案等,并建立以学员为中心的联系群,如微信群等,以方便学员有疑惑时可及时提出,得到耐心解答。②于当前心内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中选择一种做为教学案例,并由带教教师、护士长协同合作,以此案例设定教学相关问题,并以此问题为核心编制教学教案,如疾病的病征体现,确诊疾病的方案,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时、手术前、中、后的医疗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③将编制好的教案发放到学员手中,并将学员分成10组,每组5人,令每组学员择出一名学习组长,带领学员依据教案问题进行自主学习,令学员通过翻阅资料等方法找出问题的答案。④带教教师带领学员进行实践,令学员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从实践过程中,寻找自身不足,加以改正。或学员在此时提出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正确解答。⑤制定讨论时间,课堂研讨时,由各组组长为代表,将所找出的问题解决方式进行汇报,其他学员可就此汇报开展讨论,带教教师从旁引导,若有错处,及时纠正,并告知缘由;研讨后,教师需进行归纳总结,即有关疾病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以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操作技巧等,帮助学员对医疗工作形成具体的概念,正确认识此工作的重要性。
①两组学员带教成绩对照,即带教前、后,由教师出题,考核学员的知识理论、临床操作,考核项目的分数皆是0~50分,总分百分制,分数与带教成绩呈正比。
②两组带教质量对照,即对学员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操作技术、学员综合素养的培养方面进行评估,评估方法问卷调查,评估人员临床实习学员,评估各项分数0~100分,分数与带教质量为正比。
③两组带教成效对照,即以学员的考核总成绩为评比标准,优异即总成绩为90~100分,良好即75~89分,较差即0~74分,总成效=(优异人数+良好人数)/总人数×100.00%。
④两组学员带教满意度对照,极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为其评比标准,通过问卷考核法于学员之中进行调查,分值0~10分;总分高于9分,低于10分为极为满意;总分高于7分,低于8.9分为一般满意;总分低于6.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极为满意人数+一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00%。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频数和百分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学员知识理论、临床操作及总成绩于带教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学员带教后的考核成绩相较于研究组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员带教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员带教成绩比较[(±s),分]
组别知识理论 临床操作 总成绩带教前带教后带教前带教后带教前 带教后常规组(n=50)研究组(n=50)t值P值28.41±4.56 27.65±4.23 0.864 0.389 39.52±5.61 48.26±4.23 8.796<0.001 24.15±4.22 24.08±4.23 0.082 0.934 38.74±5.63 47.63±4.12 9.010<0.001 75.48±4.66 74.85±4.53 0.685 0.494 88.92±3.14 95.57±2.64 11.462<0.001
研究组学员对带教模式的评价较高,即学习兴趣、教学水平、操作技术及综合素养总分值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员带教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学员带教质量比较[(±s),分]
组别学习兴趣综合素养常规组(n=50)研究组(n=50)t值P值79.13±3.14 91.54±2.01 23.537<0.001 77.63±3.15 92.59±2.08 28.023<0.001教学水平 操作技术86.82±4.17 96.68±1.03 16.231<0.001 89.47±5.19 95.36±5.21 5.663<0.001
常规组带教总成效为70.00%,比94.00%的研究组带教总成效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员带教成效比较[n(%)]
研究组、常规组学员带教总满意度分别为98.00%和72.00%,研究组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学员带教满意度比较[n(%)]
心内科类型的病症种类为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的重难点,其疾病种类具有多样化,治疗与护理期间涉及到的药品具备特殊性,是专业性较强的科室[6-7]。此科室类的病症一旦发作,病情通常进展快速,必须在较短的时期之内,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救治[8]。所以,心内科的医疗人员必需具备熟练、高超的医疗专业技术,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方能够胜任此科室的医疗工作[9]。临床医学专业含有较强的实际性,不仅需要深刻理解知识理论,还需要具备熟练的实际操作技术,唯有将知识理论与实际操作进行有效联合,才能使临床医疗人员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得到优异培育与升高[10]。临床带教即是可以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员将所学知识理论、实际操作实施有机结合的过程,而在此期间带教教学模式的选择尤为重要[11]。
常规教学的特征为单一性、枯燥性,在此教学阶段内,通常是带教教师讲授,学员被动学习,属于填鸭式教学,虽然也具备良好的教学成效,但是学员普遍存在知识点理解不深刻、实际操作不熟练的情况,且此种教学模式并不重视综合素养的培养,故而无法达到当前临床医师、患者、患者家人对医疗人员的高标准[12-13]。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是将问题设为教学、学习的向导,通过提出问题,指引学员确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并以此激励学员发挥自主学习,并于此学习时段内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加深,解析问题能力得到培养,有益于培养学员随机应变能力,这对于学员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方面有着良好激励作用[14]。另外,此种教学模式,为学员提供了直面患者的契机,通过与患者及其家人的直接接触,能够较好促进学员的人际沟通能力,有益于医患良好联系的树立[15]。带教教师在此教学期间,较好发挥了指导者作用,针对学员的错处进行纠正,学员的优点实施赞赏,较好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忱,师生间互动次数的增加,即促进了学员的学习热情,还提升了学员的带教满意度,有益于促进医院内整体临床带教有效率的升高[16]。
该院的研究数据说明,研究组学员的带教成绩十分优异,即知识理论、临床操作及总成绩相较于常规组学员的带教成绩偏高(P<0.05);研究组学员对学习兴趣、教学水平、操作技术、综合素养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带教总成效率为94.00%,相较于常规组70.00%的总成效较优(P<0.05);研究组带教总满意度为98.00%,相较于常规组72.00%的总满意度高(P<0.05)。由此能够明确,此带教模式可以较好增进学员的医学理论及操作成绩,有益于启发学员的学习动力,是带教总成效较为优秀的教学手段[17]。与此同时,此种教学方法,对于增进学员学习主动性、学习水平及医疗思维方面均有良好的推动作用[18]。
综上所述,心内科临床带教工作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是可以促进学员综合素养获得升高的教学方法,于临床带教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