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面罩结合气管插管通气对急救心肺复苏结局及预后的影响

2021-09-26 05:48杨晓玲胡谊容江秀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1年17期
关键词:面罩血氧气囊

杨晓玲,胡谊容,江秀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 内镜中心,重庆401331;2.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庆401121)

需要进行急救心肺复苏的患者都是处于临床极度危险的阶段,如心搏骤停[1]。心搏骤停病死率极高,近2/3 的心搏骤停患者因为治疗不及时而死亡[2-3]。心肺复苏是治疗心搏骤停的主要手段,进行急救心肺复苏的关键在于帮助患者建立有效的通气,使其恢复人工气道[4]。目前建立通气的常见方法是气管插管,这种方法操作相对复杂,但治疗的效果较理想[5]。气管插管能够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缺血、缺氧的状态,最后恢复通气[6]。但在实践中,对医生的插管技术要求很高,插管不当容易给患者带来严重创伤,尤其对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而言,极大提高了其感染率,后期容易并发更严重的疾病,对治疗效果带来不利影响[7]。有报道指出[8],采用气囊面罩与气管插管通气进行急诊心肺复苏治疗效果好,不仅能快速帮助患者成功开放气道,还能一定程度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利于增加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及最终存活率,对患者早日恢复有着积极作用。本研究对需要进行急救心肺复苏的患者给予气囊面罩与气管插管通气,旨在探究其对患者复苏结局及预后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接受急救的心肺复苏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6例;年龄40~78 岁,平均(56.34±3.89)岁;高处坠落18例,溺水13例,心肌梗死15例,中毒3例,其他2例;心搏骤停时间7~17 min,平均(11.23±1.34)min。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41~77 岁,平均(55.98±3.91)岁;高处坠落17例,溺水14例,心肌梗死14例,中毒4例,其他2例;心搏骤停时间8~16 min,平均(11.32±1.41)min。纳入标准:①符合心肺复苏临床诊断标准[9];②均有呼吸停止或有叹息样呼吸情况。排除标准:①口咽部解剖结构发现异常;②有严重的肝、心脏等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批准,患者及家属完全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检查所有患者的意识、呼吸、心跳和脉搏的情况,确定需要心肺复苏的原因、严重程度及其发病机制,制定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给予胸外心脏按压,主要按压深度<5.2 cm,频率>98 次/min,帮助患者恢复心跳。

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治疗。患者进入急诊室后,对其进行气管插管治疗,帮助其恢复呼吸;在气管插管后,暂停操作观察气管是否插入,同时给予电除颤。观察组给予气囊面罩与气管插管通气联合治疗。首先用面罩进行辅助呼吸通气,频率19 次/min,进行气管插管以维持呼吸,同时实施胸外心脏按压,促使患者恢复心跳。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气道开放、呼吸恢复、心跳恢复及意识改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指标恢复情况、复苏成功率、最终存活率及满意度情况。复苏成功的标准[10]:患者的口唇及面色开始转为红色,意识有所恢复,能够不规律或者规律的自主呼吸,患者血氧饱和度>90%,心律得以恢复,血压也渐渐上升到正常范围(90/60 mmHg)。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H、PO2、PCO2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H、PO2、PCO2水平比较,采用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H、PO2、PCO2水平比较,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H、PCO2低于对照组,PO2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H、PO2、PCO2水平变化比较 (n=51,±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H、PO2、PCO2水平变化比较 (n=51,±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pH治疗前6.91±0.05 6.90±0.06 0.914 0.360治疗后7.29±0.12 7.53±0.22 6.839 0.000 PO2/(mmHg)治疗前53.29±5.87 53.31±5.89 0.017 0.986治疗后89.34±7.69 71.56±6.98 12.226 0.000 PCO2/mmHg治疗前48.23±6.54 48.97±6.43 0.571 0.567治疗后37.43±5.25 44.32±6.51 5.883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气道开放、呼吸恢复、心跳恢复及意识改善时间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气道开放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心跳恢复时间及意识改善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短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气道开放、呼吸恢复、心跳恢复及意识改善时间比较 (n=51,±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气道开放、呼吸恢复、心跳恢复及意识改善时间比较 (n=51,±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气道开放时间/s 10.87±2.33 68.23±7.98 49.792 0.000呼吸恢复时间/min 93.42±15.67 132.11±20.07 10.851 0.000心跳恢复时间/min 5.32±1.21 8.32±1.73 10.148 0.000意识改善时间/min 37.45±7.96 54.91±10.29 9.584 0.000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比较,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的比较(n=51,±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的比较(n=51,±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血氧饱和度/%85.32±11.76 43.54±9.12 20.049 0.000平均动脉压/mmHg 72.32±9.56 36.78±7.32 21.079 0.000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复苏成功率和最终存活率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最终存活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复苏成功率和最终存活率情况比较[n=51,例(%)]

2.5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满意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3,P=0.00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n=51,例(%)]

3 讨论

急救心肺复苏是当患者出现呼吸骤停时,采用胸外按压等进行抢救的一种急救技术[11]。当发生心肌梗死、车祸、中毒、异物堵塞的时候都有可能造成心搏骤停,此时均需要采用心肺复苏进行治疗。出现心搏骤停后,如果在短时间内得不到及时治疗,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进一步出现休克,甚至是死亡[12]。因此,在抢救过程中,必须争分夺秒。有研究表明[13-14],心肺复苏的抢救时间<4 min,患者复苏成功率可以达43%和54%,如果>10 min,则患者的复苏率较低。患者心跳呼吸骤停4~6 min,能够使患者脑组织、肺部等重要脏器供血、供氧严重不足,机体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因此,快速有效地实施心肺复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概率。

目前临床主要运用气管插管治疗,当气管插管气道建立,可以确保患者呼吸处于通畅的状态,患者吸入异物的风险相对较小,能保证稳定的潮气量维持肺通气,能提供较高浓度的氧气,治疗效果较理想[15-16]。但实践中对医生气管插管技术要求极高,特别是在急救的情况下,抢救场面错综复杂加上急救设备受限,致使插管的成功率下降,而且还会对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损伤,再次插管会延误救治时间,严重影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17-18]。

气囊面罩通气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临床抢救通气最简单的方式,能够很快地建立人工气道,为患者复苏赢得宝贵时间,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但有研究表明[19],气囊面罩通气操作不当会因为气流速度过快而导致气体进入胃部,从而出现呕吐而阻塞气道,最终影响通气效果。结合两者的优缺点,气囊面罩与气管插管通气联合治疗成为研究的重点。首先运用气囊面罩能快速给患者建立气道,促使患者呼吸,然后结合气管插管能够使患者获得稳定的肺通气和较高浓度的氧气,辅助患者尽快恢复呼吸,从而提高患者心跳恢复的成功率[20]。

PO2、PCO2是都是重要的血 气指标[21]。PO2是人体血浆中物理溶解O2的张力,正常值为80~100 mmHg;当PO2<50 mmHg 表明出现脑组织缺氧状况,则呼吸衰竭;当PO2<30 mmHg 表明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PCO2是物理溶解在人体血浆中的CO2的张力,正常值为35~45 mmHg。PCO2升高可刺激人体呼吸中枢,如果PCO2达55 mmHg 时,有呼吸衰竭的危险,一旦超过55 mmHg,人体则会出现CO2麻醉,使患者昏迷,直接危及生命。本研究结果表明,气囊面罩结合气管插管通气治疗及气管插管治疗均能有效增加PO2水平和降低PCO2水平,但是观察组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CO2水平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气囊面罩结合气管插管通气治疗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血气指标,促进患者呼吸。

血氧饱和度是衡量人体血液中血氧浓度的指标[22]。血氧浓度过低,则没有足够的氧气输送到人体的各个器官。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应为95%~100%,如果血氧饱和度下降则意味着人体呼吸不足,<90%为异常,<80%就是严重缺氧[23-24]。本研究结果表明,气囊面罩结合气管插管通气治疗的血氧饱和度高于气管插管治疗。

平均动脉压是一个期间内每一瞬间的动脉血压的均值,人体的正常值为75~100 mmHg[25]。本研究结果表明,气囊面罩结合气管插管通气治疗的平均动脉压高于气管插管治疗,且与正常值相近;气囊面罩结合气管插管通气治疗的气道开放、呼吸恢复、心跳恢复及意识改善时间均短于气管插管治疗,而复苏成功率、满意度、最终存活率均高于气管插管通气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气囊面罩结合气管插管通气进行急救心肺复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pH、PO2、PCO2,促进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的恢复,缩短患者气道开放、呼吸恢复、心跳恢复及意识改善时间,提高复苏成功率及最终存活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急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面罩血氧气囊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理想面罩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高田气囊案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迷你救生充气囊
自动变光焊接面罩的使用和保养
Observation on Activities of Air Sac in Opened Body Cavity of Chic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