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 成都 610017)
2.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四川 成都 610017)
唐 勇1,* 王远军2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我国老年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其中最常见的为急性脑梗死,当脑部存在血液供应障碍,出现缺血、缺氧,会导致脑组织局部缺血性华子或脑软化的现象[2]。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抑郁、焦虑、心理压力及认知障碍,但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轻微,容易被忽略[3]。早期的正确诊断是临床早期治疗的重要依据。CT灌注成像对血管内结构和一些血液流动能清晰地显示,在早期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优势存在。因此本文对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治疗中CT脑灌注成像定量分析的作用,以及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女患者分别为各53、47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3.45±7.11)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15例,头痛、头晕21例,偏瘫36例,视物模糊13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会积极配合本研究;都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指南2010”诊断标准[4];均在症状出现后24h内进行脑灌注成像检查。排除标准:临床资料或影像学资料不完整者;有其他恶性肿瘤者;近期有重大手术史;有碘试剂过敏史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有脑出血和小脑梗死者。
1.2 CT检查方法仪器:西门子量子双源CT进行扫描,扫描前叮嘱患者头部不能随意晃动。患者平躺于扫描床,选取仰卧位。扫描参数:管电压150kV,管电流200mA,扫描层厚为0.5cm,间距为0.4cm。扫描部位:选取相应的头部序列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为整个头部。扫描完成后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碘注射,实行脑灌注成像扫描。在脑血管内对比剂到峰值后连续动态扫描。灌注成像参数:管电压150kV,管电流200mAs,层厚5mm,间距5mm。数据分析处理:使用专门软件进行对患者CT图像进行分析,包括CT平扫、增强、灌注后图像分析。观察梗死部位及大小情况,并比较缺血半暗带区、梗死区以及健侧区CT检查的值。梗死大小情况判定指标:1)腔隙性梗死,梗死面积(≤1.5cm);2)小梗死,梗死面积(≥1.5cm,≤3.0cm);3)中度梗死,梗死面积小于一个脑叶(>5cm)。CT值:工作站所处理的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缺血半暗带区及健侧区、脑梗死区血容量(CBV)。
1.3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描述,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梗死病灶部位及大小情况90例患者CT检查中发现,病灶部位分别为顶叶9例,枕叶12例,颞叶17例,额叶 23例,基地核29例。病灶大小:腔隙性梗死25例,小梗死29例,中度梗死36例。
2.2 CT检查不同部位指标比较缺血半暗带区、健侧区、梗死区三者之间CB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区、脑梗区两者CBV比较无差异(P>0.05)。缺血半暗带区、健侧区、梗死区三者之间CB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区明显高于缺血区和脑梗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半暗带区、健侧区、梗死区三者之间M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区低于缺血半暗带区和脑梗死区,脑梗死区高于缺血半暗带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检查不同部位指标比较()
表1 CT检查不同部位指标比较()
注:a表示与健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与缺血半暗带区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CT图像表现在CT图像上,急性脑梗死可表现为低密度灶(图1)。患者较大面积梗死,则会一侧脑组织向同侧或对侧偏移。脑梗死后的渗血、血肿在梗塞的基础上表现混杂,呈较大的团块样的高密度病灶(图2)。超急性期可见白色较亮线样变化,提示大脑中动脉出现严重血栓。其他变化包括一侧脑组织较饱满,脑沟、脑回变浅,病变区颜色变浅(图3),可见皮质和髓质交界不清楚。增强后扫描表现:脑回状强化。灌注成像表现:CBF下降,局部星形细胞足板肿胀出现是由于局部缺血造成,局部微血管被压迫状况也会随之出现。TTP、MTT延长,rCBF下降,rCBV正常或有轻度下降。
图1 CT图像可见大片状稍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图2 CT图像可见高密度病灶。图3 CT图像显示患者外侧裂池变浅。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是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5]。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前多伴有头痛、头晕、四肢麻木等,有一部分患者出现急性脑梗死前有TIA史,患者意识为清醒,无明显生命体征改变,所出现病情严重程度影响患者神经系统体征表现,如偏瘫、失语、头晕、头痛等为常见表现[6]。脑组织对于缺血、缺氧极为敏感,一旦出现梗死状况,就要进行及时治疗,缺血半暗带区是可以进行救治的,及时发现治疗可挽救脑组织不可逆的损伤。影像学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常用的诊断方法,其对于脑梗死的部位、大小及病灶区血管的分布情况都能直观地显示出来,对于早期治疗方法选择、手术病人的术中指导及预后都有着重大意义[7-8]。
常规进行颅脑CT检查,主要用于早期的脑出血排查,但对多数在24h内CT不显示密度变化,对有些病灶容易漏诊[9]。MRI检查中急性脑梗死的成像准确度、清晰度比较高,但是早期诊断中,细胞毒性水肿对于MRI诊断早期急性脑梗死影响较大,会出现假阴性的情况,且成检查限制较多、成本较高,不及CT灌注检查有临床优势。现在CT灌注成像可使用续动态扫描对病灶部位进行检测,能获得病灶部位的层面像素时间密度曲线,再将通过数字模型处理得到患者的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血容量(CBV)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灌注图像表现观察患者缺血程度、位置及范围等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缺血半暗带的存在也能及时显示,对早期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10-12]。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供血动脉有闭塞或狭窄出现后,会出现周围侧支循环进行代偿,以此来使脑组织保持在低代谢水平,而由侧支循环代偿时,血流回程路线会变长,血流缓慢,在CT灌注中发现MTT出现时间延长特点[13]。而缺血半暗带在临床为可挽救组织,及时地发现进行治疗,能避免患者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损伤。在本研究中脑梗死区和缺血半暗带区MTT高于健侧区,脑梗死区高于缺血半暗带区。而缺血半暗带区CBV值是高于健侧区和脑梗死区的;缺血半暗带区和脑梗死区CBF值较健侧区低。三组间CT值比较有明显差异存在(P<0.05),提示为三区的区分提高了诊断依据。此外对进行了溶栓治疗后的患者做CT灌注成像,对其血流数据进行测量,对梗死区和缺血半暗带区定量分析,可反映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提供参考[14]。如果只进行单独的CT检查可能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在MRI中的CBV和ADC能对患者梗死部位、梗死程度以及其病理性改变清楚地显示,再结合CT灌注应用所提供信息更能反映患者病灶情况。
综上所述,CT灌注成像能直观显示梗死部位病灶大小、位置及缺血半暗带,并能通过区分患者脑组织灌注健侧区、缺血半暗带区、脑梗死区,为早期临床对患者是否进行溶栓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