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兵, 高志宏, 郭贵敏, 田 飞, 李 荣
(1.贵州油菜研究所, 贵阳 550008; 2.六盘水市水城区农业农村局, 贵州 水城 553000)
贵州高山生态区包括毕节市和六盘水市海拔1 400~2 200 m之间的广大地区,玉米常年种植面积为24万hm2左右,是贵州省重要的玉米主产区之一,同时玉米作为该生态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产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1]。因此,选择综合抗性好,适应高海拔区域种植,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强、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玉米品种,可以满足该区域农民的用种需求,保证农业生产用种。
贵州省杂交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主要是Suwan、PB、地方种质和Reid种质,Suwan(PB种质)×改良Reid种质是贵州省的玉米杂优模式之一,也是贵州省抗逆性和丰产性玉米育种的代表模式[2]。因此,在选育云白3号时,利用地方种质改良选育,注重组合的抗逆性和丰产性,以选育适合贵州高山区域种植的组合为主要目标。
母本2162于2011年冬季用杂交种毕单13母本216与毕玉6号父本106为父本配制单交种为基础材料,通过系谱法,经六代连续自交稳定后定名为2162。
图1 母本2162选育过程
于2007年冬,季用地方种质(大白包谷)作为母本与兰卡种质(330)为父本配制单交种为基础材料,通过系谱法,经六代连续自交稳定后定名为SC 234。
白云3号用自育自交系SC 234作父本,自育自交系2162作母本,于2015冬在海南组配而成。2016—2017年两年品比试验表现突出,2018年参加贵州省高山组绿色通道玉米区域试验;2020年通过审定。
生育期152 d,比对照西抗18早2 d。株型平展,株高273 cm,穗位高119 cm,穗长21.2 cm,穗行数14.5行,秃尖1.1 cm,百粒重37.4 g;粒型半马齿型,穗轴白色,籽粒白色,果穗筒型。雄穗一次分支9~11个,雄穗最低侧枝位以上主轴长41 cm,最高侧枝位以上主轴长31 cm,雄花护颖紫色,颖基紫色,花药紫色;雌穗花丝红色。
参加贵州省绿色通道高山组区域试验,2018年平均产量738.0 kg·(667 m2)-1,比对照西抗18增产5.6%。2019年平均产量743.0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7.85%。两年14点次平均产量740.5 kg·(667 m2)-1, 比对照增产6.72%。2018年和2019年平均有85.7%的试点产量比对照增产。2019年参加水城、盘州、大方、赫章、威宁和纳雍6个试点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64.77 kg·(667 m2)-1,比对照西抗18增产12.24%,增产点率83.3%。
图2 父本SC 234的选育过程
适宜贵州省毕节市和六盘水市海拔1 400~2 200 m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
云白3号属中晚熟玉米品种,在海拔2 000 m以上的冷凉山区应早播覆膜种植,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为佳;在海拔2 000 m以下区域可根据前后茬作物的茬口选择播种期,但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为佳,最迟不要超过5月下旬播种。播种时土壤水分不足时,要采取抗旱浇水播种,以保证苗全、苗齐。
云白3号种植方式可因地制宜采用等行距单行规范化净种、宽窄行复合带净种或宽窄行复合带间套种等;净种一般规格是:大行距80~90 cm,小行距40~50 cm,株距随种植密度而定,种植密度一般在2 800~3 500株·(667 m2)-1为宜;采取间种或套种,种植密度一般在2 000~2 800株·(667 m2)-1为宜。
云白3号在中下等肥力地块种植,一般播种时施农家肥800~1 000 kg·(667 m2)-1,加复合肥15~20 kg·(667 m2)-1作底肥。追肥宜早,一般用40~50 kg·(667 m2)-1尿素作追肥,分两次追肥:第一次苗有5~6片叶时,结合间苗、锄草,施拔节肥(施尿素10~20 kg·(667 m2)-1);第二次苗有展开叶9~10片叶时(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重施攻穗肥(施尿素30 kg·(667 m2)-1),以保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养分的需求,促进稳产丰产。
云白3号属中晚熟玉米品种,苞叶枯黄即果穗即将成熟,但株叶仍然青绿,要等到籽粒根部糊粉层变为黑色时及时收获,防止雨水多的年份造成烂穗影响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