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黄芳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311231)
互联网和信息爆炸的发展正在使信息寻求者远离图书馆。在网络发展和信息泛滥之前,图书馆是社会上所有人的主要信息来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网络信息过多,用户对图书馆的使用率有所下降。因此,用户对基于电子产品的信息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而获得可靠信息来源非常重要。有趣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书馆通过各种技术创新幸存下来。从石头书写、纸莎草纸、羊皮纸、缩微纸、纸张到电子媒体的时代,图书馆结合用户当前的需求和信息需求,设计了获取、搜索和管理当代媒体的手段。为了更好的发挥图书馆的重要性,并满足用户在每个节点的动态需求,图书馆探索并整合了各种创造性、创新和最佳服务传递技术。
很多学者都开始在这个领域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构思和策略。柳益君等人于2017年发表研究,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首先提出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型;其次提出基于Hadoop平台的图书馆大数据挖掘技术支撑体系;最后探讨大数据挖掘支持下的场景化知识推荐服务和微知识自动问答服务[1]。邹辰针对当前智慧图书馆中的智慧服务理念内容,对智慧图书馆的个性化推荐服务体系以及其运营模式进行探究分析[2]。戴莹分析了泛在信息社会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图书馆服务体系智慧化转型的内在要求与构建要点[3]。刘娟分析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及特征,探讨了实现图书馆智慧服务创新的相关策略,以期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些思路[4]。李新等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智慧图书馆微服务的相关研究资料,分析了智慧图书馆微服务的研究现状和研究难点,并对未来图书馆微服务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对提高智慧图书馆微服务有所借鉴[5]。李睿婧提出革新服务理念及服务意识,全面利用各类资源,结合现代化技术,提高用户与图书馆馆员的智慧服务意识与能力,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科学可持续发展[6]。张晋华在分析技术驱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筑牢智慧服务基础、提升智慧服务效能、扩大智慧服务规模、推动智慧服务创新等推进策略[7]。谢晓惠归纳国内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8]。为了使当下图书馆的服务体系适应时代要求,众多学者纷纷对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进行了研究,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的发展以及高校智慧图书馆需适应信息化时代不断提出的要求,仍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社交媒体和视频会议在图书馆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的帮助智慧图书馆提供其服务。在本文中,分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科学概述了智慧图书馆、社交媒体和视频会议。第二部分社交媒体与视频会议在智慧图书馆服务传递中的应用。第三部分分析了社交媒体与视频会议在智慧图书馆中应用的利弊。第四部分给出了建议和总结。
“智慧图书馆”一词是指未来图书馆的愿景,特别是基于“智慧城市”的概念,但图书馆“智慧”意味着什么?含义是什么?众多学者指出,“智慧”一词主要是指效率、灵活、适应性、可扩展、互动和自我驱动。由于“智慧”技术的使用和流程的自动化,根据虚拟或远程用户的查询和要求依托硬件和软件系统为这些用户提供必要的智慧化服务,可以促进日常工作和环境更加智慧化。智慧图书馆还可以提供以下服务:远程访问、交互性、创新性、信息化、实效性、变化性和国际化的服务。这些服务中,用户仍是主体,主要目的是利用智慧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智慧图书馆就像智能城市或智能房子通过智能系统来缓解家务的压力,在图书馆,书架机器人、智能系统用来处理要求较低的任务,如上书、用户注册和书出入库等。虽然许多图书馆员可以从这些不愉快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但对机器人接管他们的工作的恐惧也会随之上升。但在这个信息暴增的时代,图书馆需要保持与时俱进,才是图书馆得以生存的硬性要求。
根据国内外研究者对社交媒体的概述,社交媒体可以定义为一个术语,用来表示网站或在线平台,允许用户创建公共配置文件,发起对话,创建社交团体和分享信息以及建立社会关系。如今,Web2.0和社交媒体技术提供了物理图书馆之外的学习机会,为图书馆员和远程用户之间的开放交流提供了平台。这些技术为图书馆的服务发挥了巨大潜力,正在改变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方式,服务方式从物理正逐步形成网络的方式。在这个信息社会的时代,社交媒体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用户使用互联网,其使用主要包括:社交互动、信息来源、信息传播和资源共享等。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信息,包括教育、家庭、政治、健康、安全、体育、娱乐、商业机会等,社交媒体真正已经成为智慧图书馆发展的现代工具。
视频会议是一种允许通过网络传输和接收音频和视频数据的技术,以便于在不同远程位置的用户之间进行实时通信的技术。每个参与者的电脑上都安装有一个摄像机、麦克风和扬声器。当参与者彼此交谈时,他们的声音通过网络传送给其他的演讲者,通过网络传输的视频图像显示在另一个参与者软件界面的窗口中。多点视频会议允许三个或更多的参与者坐在一个虚拟会议室进行交流,就好像他们就坐在每个人的旁边。视频会议系统需要以下几个组件:视频输入设备、视频输出设备、音频输出设备、数据传输介质、视频会议软件、终端设备。
社交媒体为社区内的信息和信息专业人员提供了易于访问和互动的平台。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增长和影响力及其受欢迎程度是不可否认的。社交媒体可以作为图书馆中一个强大的信息传播工具,也为图书馆提供了一种推广其信息资源和服务的方式。图书馆员的核心工作是共享信息,所以这将表明图书馆员在实现和利用社交媒体来接触到他们的用户方面处于一个独特的位置。
社交媒体可以应用于各种沟通方法,广泛概括为传播信息、响应需求以及图书馆和用户之间的对话,基于这些特点,图书馆更应参与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可以在重大技术变革的时候提供竞争优势,以获得广泛可用的信息,以展示图书馆的价值命题。社交媒体为图书馆管理员提供了寻找潜在用户的方法。微博、微信、各种应用程序等都可以用于图书馆服务的应用。
视频会议也被视为网络摄像服务,适用于服务传递,作为对固有文本服务中的一种补充。这种服务包括视觉元素即用户和图书管理员可以面对面互动。视频会议可以提高沟通效率,增加机会和富有成效的协作。在智慧图书馆视频会议的应用中,视频会议用于智慧图书馆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基于软件的视频会议非常适合面试、一对一的对话和会议。这个视频会议的常用软件包括钉钉、腾讯和Zoom等。这些软件需要移动设备来连接。
(2)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通常应用于更大的群体和更复杂的设置。许多以房间为基础的硬件系统有多个摄像头,这些硬件需要使用电脑和投影仪。
社交媒体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有助于图书馆专业人员及其用户之间更好的连接,提供最新的相关研究领域的信息,并帮助升级图书馆服务以满足用户的期望,更加及时的更新图书馆的信息。此外,视频会议的应用也将大大帮助图书馆员能更及时的处理用户问题,将大大提高用户对图书馆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的竞争优势。
社交媒体已经改变了人们的交流、共享信息资源、信息传播等方式。尽管给图书馆带来了诸多的优势,但也有一些消极的一面,这完全取决于用户如何使用它,以及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与谁交谈。以下是社交媒体和视频会议在智慧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优缺点。
(1)可提供丰富的电子学习资源。社交媒体为电子资源提供了更丰富的体验,如视频、电子书、在线数据库和教程,通过点击按钮可以很容易地与其他人分享。
(2)轻松、即时的沟通。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人们不必依靠旧的缓慢的通讯媒介来与用户提供在线参考服务,比如固定电话或手动邮件。
(3)实时新闻和信息发现。社交媒体带来了即时的信息共享和传播。
(4)增加了用户的协作度和参与度。社交网站可以大大增加用户的协作度和参与度。图书馆用户在社交媒体上与图书馆管理员成为朋友,更有可能分享信息。
(5)能够与世界各地不同图书馆的用户进行连接。社交媒体最有趣的优势之一是能够立即与任何地方的人联系。
(6)当前和最新的信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的大多数信息都是社会中最新的和最新的事件。
(1)信息超载或信息肥胖。拥有过多关于工作量的信息会导致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对学生用户。
(2)分散注意力和拖延时间。学生用户可能会分心,并开始将社交媒体用于其他目的,而不关注教育内容。
(3)对不适当的内容缺乏控制。发布不合适的内容对学生和教师用户来说都是一个重大问题。
(4)隐私权问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这么多的信息,隐私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5)有节制的生活方式习惯和睡眠中断。社交网络是在某种电脑或移动设备上完成的,因此,它可以促使人们在一个地方坐上很长一段时间。
(6)依靠社交网站来进行所有的通信。过多地依赖社交网站来进行所有的交流,可能会扼杀用户与图书馆管理员面对面互动的能力。
(1)应该鼓励每个图书馆都有活跃的社交媒体账户,以帮助他们轻松舒适地与用户互动。
(2)每个图书馆都应该专门为视频会议创建一个房间。
(3)考虑到社交媒体和视频会议对提供有效服务的重要性,必须提供稳健的互联网环境。
(4)图书馆应该在图书馆网站上提供可以访问和下载的社交媒体工具。
(5)图书馆员应接受使用社交媒体和视频会议工具为用户提供服务。
(6)图书馆在嵌入式教学中应该推广社交媒体的使用。
本文探讨了智慧图书馆中社交媒体和视频会议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图书馆实现有效的服务传递。社交媒体和视频会议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开展了服务,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这个时代,信息的需求正在爆炸式增长,在图书馆引入社交媒体和视频会议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如果适当利用和投入使用将使图书馆创建一个全新的多媒体服务形象,促使图书馆管理员和用户产生友好粘性,为智慧化服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