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晴 李晶
(郑州西亚斯学院,河南 新郑475000)
社会实践活动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项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实践活动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以及项目管理模式的提出,二者进行了完美碰撞,不仅符合当下高校教育需求,同时也能够满足当代学生发展需求,为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夯实基础[1]。
项目管理在高校学生实践活动能力提升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所开展的实践活动更加规范、标准、有效,同时也能够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团队精神,以及使得团队成员明确实践活动项目的开展目标,使其在活动中找到自身定位和价值,促使其综合能力及素养得到有效提升[2]。
依据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在提升高校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过程中,可细化为五个提升阶段,并且每一阶段的提升侧重点不同,具体如下:
在采取项目管理方式对高校学生实践活动能力进行提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筹备阶段的相关工作,即合理选择项目。
首先,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并且要打破自上而下的目标制定程序,要能够做到上下结合、内外结合,以此确保所收集的信息更加全面,所制定的目标更加细致,为后续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3]。
其次,要做好内部分析工作,项目正式实施之前,一定要对内部各要素对项目的不同需求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控。而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项目成本、时间及人员的配备。
最后,做好可行性分析工作,也就是在对自身进行全面且准确地评估后,还需要依据项目的期望、目标等内容,对项目中所涉及的措施、投资资源等进行可行性分析,以此确保所开展的实践活动贴合实际。
当上述筹备工作准备完成后,将正式进入启动阶段,需要结合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筹建起不同的项目团队,但是需要各团队一同参与到操作计划设定中,包括首要计划和辅助计划两部分,每一个计划都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4]。
在制订首要计划时,主要采用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层层分解,包含各团队中成员的分工和职责、此次项目的目标,以及此次项目的预算费用等。针对辅助计划,它的制定并不是要在首要计划完成之时就给出,而是可在活动前、中期完成,包含项目的进度、所涉及到的风险等。
除此以外,不管是首要计划还是辅助计划,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在各团队协商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整,以此确保项目能够有效完成。
当正式进入项目实施阶段时,需要相关人员做好各方协调、沟通等工作,并且需要定期检查工作进度,针对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
除此以外,还需要采用甘特图对已经落后于原计划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找到影响进度的原因,并给予纠正和改进。同时,项目的负责人还需要做好上报工作,要定期向学校及相关部门汇报项目完成进步、内容,以及在此期间出现的问题、解决与否、需要协调的资源等。
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控制工作,要能够对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风险有一个了解和掌握,在此期间制订好管理和控制方案,并且要确保其贯穿于实践活动开展的全过程。
除此以外,在实施项目时,还需要对项目的每一环节进行监督、调整和限制,要能够和时发现项目实施时与原计划之间的拍偏差,并且要能够找到其原因,对其进行纠正和完善,以此确保最终目标得以实现。
最后,针对一些不确定因素,各团队需要进行协商,要对该因素所带来的消极效应及积极效应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并从项目进度、风险、成本等方面着手管理和控制,确保在不影响整体进度,以及不大幅度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将其所带来的风险降至最低。
在项目正式实施之后,还需要对项目计划目标与项目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及要做好团队内部的评估和绩效考核工作,为下一次实践活动的开展收集经验和资料。针对收尾阶段的工作,可划分为三部分:
2.5.1 项目评估
在收尾之时,需要从项目实施之后的各角度进行全方位分析和评定,以此不断总结此次实践活动的开展经验。
2.5.2 项目验收
针对此次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最终完成情况,学校相关负责人及相关企业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严格审查。
2.5.3 项目跟踪
项目收尾并不代表结束,还需要建立事后跟踪机制,以此实时跟踪项目成果的使用情况,以此确保最终目标达到预期[5]。
为确保项目管理能够在高校学生实践活动能力提升中得到有效应用,除了要采取上述措施,做好不同阶段的工作以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主要对象为高校学生,而学生干部则是实践活动项目的关键负责人,也就表明学生干部需要在组织形式上发生身份转变。
通常情况下,学生干部在日常中进行的工作多代表学生组织,这与项目管理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其在项目管理中处于两种地位,项目实施时是项目负责人,项目结束后则回到学生组织结构中。基于此,也就需要学生干部能够正确对待这两个角色,要能够切换自如,为项目管理在高校学生实践活动能力提升中的应用提供保障。
为确保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完成,过程监督至关重要,要注意每一个环节、任务的完成情况,一旦出现问题要能够及时解决[8]。
在对实践活动项目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管是依据还是标准,都应该依据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罚,要能够合理设计评价体系,要确保所设计的评价体系与高校学生实践活动能力提升需求相一致。
综上可知,项目管理在高校学生实践活动能力提升中的应用,不但能够大大提升所开展实践活动的整体效果和质量,使其与实际工作内容相接轨,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工作效率、质量,培养其团队意识等,为其日后更好地融入工作岗位奠定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