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婧婷 严军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河道作为乡村的典型性景观,是地域文化、生态环境的载体,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连云港市东海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设以羽泉景区为主的美丽乡村示范带,然而其乡村旅游发展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以东海县龙梁河河道为例,融入共生理论,从文化共生、环境共生、时间共生三个层面探究乡村河道的共生机制,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为乡村河道景观规划提供新的思路,继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河道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乡村旅游;河道景观;景观规划;共生理论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5-0-03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主导,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其驱动下,乡村旅游迅速发展。河道是维系乡村发展的生命线[1],乡村河道建设作为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发展乡村旅游的有效手段,得到了多方的高度重视,将共生理论引入乡村河道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东海县龙梁河河道为例,以乡村旅游发展为背景,基于以共生理论为核心的河道景观规划方法,对龙梁河河道进行实践规划研究,旨在激发河道活力,延续历史文脉,打造高品质环境空间,以线扩面,促进区域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
1 理论研究
1.1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指依托自然环境和人文客体,在传统农村旅游基础上拓展新兴休闲娱乐项目的旅游方式,其发展对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统筹城乡收入差距等具有重大意义,现已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内容。
1.2 共生理论
共生理论[2]起源于生物学,意指不同种类生物群体因互惠互利而联系在一起,共同生活、休戚与共的现象。日本黑川纪章[3]将共生理论引入城乡规划领域,提出“人与技术、自然的共生,历史与未来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异质文化的共生”四大共生哲学。
本文通过分析黑川纪章提出的共生哲学理念,演化构建文化共生、环境共生、时间共生三大景观设计手法,并以此为基础探讨龙梁河河道景观优化策略。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东海县乡村旅游现状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近年来以“世界水晶之都”“中国温泉之乡”为城市定位,发展形成了“一轴三核两带四区”的旅游格局。其以温泉—安峰为旅游发展轴,以李埝农场生态旅游区、温泉—羽山休闲养生旅游区、西双湖—水晶文化旅游区为三大核心,依托310省道和连霍高速形成旅游发展带,带动全县旅游联动发展。羽泉景区作为三大核心之一,位于温泉—安峰旅游发展轴线上,是东海县旅游发展格局的关键一环。
笔者通过整理2017—2019年东海县乡村A级景区旅游人数和经济收入(见下表)得知,虽然羽泉景区近年来发展缓慢,但仍占据重要地位,游客数占东海A级景区乡村旅游总人数的68.7%,旅游收入占比达91.5%。东海御园景区的年游客量平均增长率最高,达15.8%,并有持续上涨趋势;其次是青松岭森林公园,达10.65%;而羽泉景区的年游客量平均增长率仅为2.3%,发展较为缓慢。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羽泉景区的建设对东海县乡村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其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如何振兴羽泉景区,促进区域发展,塑造东海县乡村旅游建设示范点,成为亟待攻克的重点课题。
2.2 羽泉景区现状
羽泉景区位于东海县西北处,包含温泉旅游区和羽山景区两大片区,以李安线道路与龙梁河河道相串联。羽泉景区总体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其以温泉资源为主,资源存在局限性,业态单一;二是景区两大片区直线距离为5.6km,其间用地基本为农田和村落,两大片区相对孤立,无法融汇发展形成联动效应。
为解决羽泉景区发展问题,应考虑增强片区联系,实现羽泉景区整体效益。由上文可知,羽泉景区由李安线道路与龙梁河河道相串联,李安线为县道,改造难度较大,且笔直的道路形式使其景观表达能力较弱;龙梁河作为乡村河道,本身具有生态枢纽和景观基底功能,其串联碱厂、羽阳等多个村庄,发展良好。因此,龙梁河河道的建设是实现羽泉景区联动发展的关键,其整治和规划一方面能够增强片区连接性,拓展景区范围;另一方面能够强化生态功能,挖掘地域文化,展现具有生态特色的河道景观。
2.3 龙梁河概况
龙梁河位于东海县西部,源于大石埠水库,全長65km,是人工开挖的等高截水河道。本次规划范围为羽泉景区范围内的龙梁河河道,总长10.8km,平均宽度20.5m,总设计面积约40.5公顷,沿岸用地以基本农田为主,分布有碱场村等7个村庄。龙梁河河道对外交通发达,二级公路李安线穿河而过,南北向串通羽泉景区,310国道在临近羽山景区侧与龙梁河互通,东起连云港,西达徐州、开封。
对河道进行现场踏勘后,对景观环境和空间布局等进行分析,总结出两大问题:一是河道岸坡裸露,植被杂乱,呈现出荒芜破败的景象;二是其未利用现有良好资源,配套设施缺失。建议在后续景观设计中对上述问题进行统筹考虑,提出优化对策。
3 共生理论在河道设计中的应用
3.1 文化共生
文化共生强调区域人文历史的传承与延续,指通过整体环境的营造,将区域历史文化与场地、后代居民相联系,使人能够在现有文明中,身临其境地体验与感受历史情境[4]。
河道景观设计主要通过文化元素的提取进行文化表达,根据不同表现形态,可分为实体文化元素和非实体文化元素[5]。实体文化元素以实物为载体,包括水体、植物、建筑等;非实体文化元素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存在,包括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在设计中,需挖掘区域的地域特色,融入时代特征以及现代化设计手法,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东海县文化资源丰富,有水晶文化、温泉文化等实体文化元素,也有朱自清文化、民俗文化等非实体文化元素。在规划设计中,建议保护与传承并重,以延续东海县的历史脉络。
3.2 环境共生
人与自然的环境共生是河道景观设计的基础。环境共生指从整体角度看待人、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强调多要素的融合与统一。
在基于环境共生理念对河道景观进行规划时,应尽可能保持河道原有形态,注重河道与周边环境的过渡性景观,避免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植物的合理运用是营造生态河道景观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在品种选择上建议选用抗性强、适于粗放管理的乡土树种。龙梁河河道规划设计应在保证原有肌理的基础上进行景观与功能设计,建议利用景观步道、亲水平台等设施增强景观互动性,并利用植物软化铺装边界,使硬质景观融入周围环境。
3.3 时间共生
时间共生[6]指从时间的视角辩证看待过去、现在与未来三者的关系,归纳梳理人们的历史行为、现代活动和未来发展的模式,并运用到场地功能改造中。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在文化方面强调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发展方面理解为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预判,最大限度地延长场地使用期限。上文所提到的文化共生基本包含了其文化方面的含义,因此本文的时间共生理念取其发展方面的含义,研究场地的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方面,时间共生理念要求场地拥有可持续的生命力。近年来,休闲旅游大力发展,游客呈现出参与层次更深、体验更多元的旅游需求特征,对个性化、地域性特色强的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大。多元产业以及新兴业态的融入能够提升区域生态、品牌、价值效应,带动人气聚集,激发旅游活力,延续区域生命力。
东海县羽泉景区产品体系以温泉资源为主,属秋冬季主导项目,在河道规划上建议完善秋冬配套产业,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并增补春夏产品,使四季旅游趋于均衡发展,保证区域业态的多元性,弥补资源型景区的季节短板。
4 基于共生理论的龙梁河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根据上文的研究与分析,可从文化共生、环境共生、时间共生这三个层面对龙梁河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以生态安全为前提,充分结合龙梁河现有景观资源与文化资源,塑造集景区连接、文旅休闲、环境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龙梁河特色景观带,实现龙梁河区域公共空间品质的更新与升级。
4.1 延续地域文化,丰富场地内涵
地域文化是实现文化共生的基石,可对当地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并在沿岸依序设置各个打卡点,以点串线,塑造龙梁河文化脉络体系。
朱自清出生于东海县,是中国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著作等身,然而其与妻子陈竹隐浪漫真挚的爱情故事却鲜为人知。场地内规划朱自清文化区,设置“一见钟情”“情书定情”“相濡以沫”三处打卡点,分别体现朱自清与其夫人相识、相爱、相知的三个人生阶段。以“情书定情”(见图1)为例,朱自清为追求陈竹隐曾写下71封情书,陈竹隐在寄给他的第一封回信中没有言语,仅有一片红叶寄托相思之情。文化区以书信与红叶相结合的形式,演绎两人这段浪漫趣事,植物设计上通过片植红枫点明主题,纪念这段美好的爱情,赋予区域新的内涵,使这份真挚的感情得以延续,和后人产生共鸣。
在河道转弯处,结合一望无际的麦田景观规划晶秋栈桥(见图2),采用彩色玻璃体现东海水晶特性,增强景观的趣味性,凸显景观特色,彰显场地文化底蕴,形成场地特色地标。
4.2 保护生态环境,优化植物景观
环境共生要求河道景观规划以生态安全为前提,因此植物规划是景观营建的核心,是塑造龙梁河景观带的基础与载体。在植物配置上,考虑到河道安全的特殊性与景观视线的差异性,从对岸、迎水面、堤顶、背水面四个层面分别进行规划。在河道对岸景观不佳处,补植色叶树种林,为龙梁河的绿色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迎水面处,考虑到河道生态安全问题,仅局部补植水生植物,如鸢尾、千屈菜等,形成开敞的滨水空间;在堤顶处,通过石竹等特色地被的大规模种植,营建壮观的花带景观,背水侧堤顶通过连续性种植樱花打造“十里樱花”景观意境,增强场地吸引力,塑造层次丰富的河道植物体系。
滨水公共空间的营造不仅能延续场所记忆,还能提高场地亲和力,为人们的交流与互动提供场所。设计充分利用现有景观资源,结合出水口设置亲水挑台,形成视野开阔的交流空间,增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在材料上选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营造生态景观,并结合船只雕塑等构筑物营造水乡意境,增强居民的亲切感与归属感。
4.3 增加产业机制,发展多元业态
特色是吸引游客的第一要素[7],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体系能够激发产业活力,提升游客參与度,充分发挥龙梁河河道对乡村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规划范围内,分别依托现有农田和黄洼水库规划儿童乐园区和高端康养区(见图3)。儿童乐园区临近温泉镇,受众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园内规划为入口广场区、冰雪世界区等五大片区(见图4),拓展亲子消费市场,促进业态多元发展,带动温泉旅游片区人气聚集。高端康养区受众以中老年为主,依托温泉资源和现有水库景观打造高品质温泉康养福地,完善温泉旅游区业态,带动一体化发展,形成片区规模效应。
通过河道景观更新以及河道周边多元业态规划,最终打造全年龄一站式旅游体验地,解决原市场业态单一且受众人群受限的问题。同时,以点串线加强羽泉景区两大片区间的联系,提升片区活力,实现龙梁河河道规划在乡村旅游视角下的价值提升。
5 结语
县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是振兴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乡村旅游视角出发,将共生理论应用于乡村河道景观规划设计,基于共生理论所涵盖的文化共生、环境共生、时间共生三个层面,对东海县龙梁河河道进行实践规划研究,强化其景观连接功能,增强羽泉景区两大片区间的联系,通过文化表达、环境更新、产业升级等措施重振羽泉景区,使其成为助推东海县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片区。
将共生理论运用到河道景观规划中的新型方式,是对共生理论与乡村河道规划理论的补充和完善,能为后期乡村河道规划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仅提取共生理论下的部分概念应用于乡村河道景观设计,在规划思路和设计方法上还需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马圣.地域文化符号在乡村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24):103-104.
[2] 郑惠丹.共生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的模式构建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9(01):49-53,109.
[3] 沈源,王永强.浅析黑川纪章的“共生”思想[J].中国科技信息,2013(08):194-195.
[4] 曹加杰,王星皓.城市河道景观中文化共生的营造方法[J].艺术研究,2019(01):13-15.
[5] 王标,王志富,白红艳.浅析园林景观中文化元素的提炼转化过程——以2019北京世园会宁夏展园设计为例[J].园林,2019(11):50-54.
[6] 程茹婷,李晓颖.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1(01):131-135.
[7] 赵珈瑶,王晓峰,钟宝,等.“精准扶贫”背景下吉林市特色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当代农机,2020(11):74-76.
作者简介:申婧婷(1997—),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严军(1969—),男,江苏南京人,博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