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 Ma 马子谦
月亮罐是一种传统的朝鲜纯白瓷器(baekja daeho),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于朝鲜王朝晚期被用作皇室器皿。朝鲜王朝采用儒家哲学作为其官方意识形态,生活上向往简朴和纯洁,理想中寻求谦虚和诚实,也就是如今所谓的“文人精神”(SunbiSpirit)。月亮罐的名字来自其让人联想到的满月形状,和其乳白色的釉色。巨大的体量和简洁的形态不仅体现了文化方面的元素,强调了生命的完整循环和不加修饰的谦卑,更揭示了材料的细微缺陷所蕴含的美。创作过程中,权大燮会将不满意的作品全部打碎销毁,只保留那些感动他灵魂的作品,因此每年只会有四至六件作品被最终创作完成。
权大燮的窑炉和工作室位于韩国广州市,朝鲜王朝的第一批官窑就是在这里建立的。权大燮制作月亮罐的材料全部是来自韩国本地的泥土,很难说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也曾听闻世界各地的土壤会有不同的特征,但却未曾用过。制作月亮罐的过程十分艰苦,艺术家通过清洗、拉伸、踩踏和滚动来准备黏土,然后将它们置于转盘后,用脚开始转动转盘,同时塑泥。由于韩国土壤可塑性有限、天气条件、燃料质量、窑内气压的变化、月亮罐器型的大小和重量等因素,将其整体放入砖窑后会出现崩塌,这决定了月亮罐的制造工艺,从而衍生出许多韩国特有的审美特征——比如由于可塑性的问题,想要创作出体态丰盈的月亮罐,权大燮就必须分别制作器型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然后再将它们黏合在一起,这中间的工艺,以及月亮罐中间位置肉眼可见的黏合处也成为了韩式审美的标志之一。
“我尽量遵守自己的规则。我对我的作品没有任何的情感寄托。它融入我的日常生活,是我辛苦勞作的结果。”权大燮说道,“西方文化形成了天才艺术家的理想,人们觉得他们会以某种主题来表达思想。但我只是喜欢‘白瓷大壶,所以我就照原样接受它们。”权大燮想做最好的“白瓷大壶”。但什么是最好的呢?他坦言自己并不知道,却仍在努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权大燮一直在学习和工作。他收集古董月亮罐并研究它们,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想复制古董月亮罐,他想做一件超越过去与现有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