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霞
[摘 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语文教育总是用看待成人的眼光关注儿童此时此刻的表现,很少考虑儿童将来会有什么可能。儿童与成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的可塑性。只要巧妙链接,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也能变得“深邃”。低年级可以从课外阅读的必读书目入手,将《亲近母语》中的文章与教科书中的课文进行对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形成网状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串联。
[关键词]语文阅读 现实性 可塑性 可能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40
教了近十年的低年级语文,我常常想,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应当把课堂教学的方向引向哪里呢?很多教师都认为低年级的课文简单、浅显,通俗易懂,好像没什么内容可讲。但是,学生是不是把该掌握的知识全都掌握了呢?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乐观。很多学生无法用所学词语说一段完整的话;写话的时候更是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文章常常词不达意,错别字连篇。语文这门课程作为母语学习内容,看似容易学起来难,学生容易感到厌倦,对其丧失兴趣。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原因分析
怎样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我最困惑的问题。教师们教语文的目的是什么?说得通俗一些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喜欢语文,爱上语文,觉得学好语文是件很简单、快乐的事情。但让学生学起来简单并不意味着就是让教师教得简单。以前我总认为跟七八岁的小孩子分析课文,说些大道理,他们根本就听不懂。当他们用一脸茫然回应我的讲解时,我所有的教学热情都在瞬间烟消云散了。于是,在课文教学时,我总是想着孩子们这又不懂,那又不会,瞻前顾后,最后觉得能向对学生讲的只剩下生字词了。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只向学生们讲这些字词的知识,怎么可能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呢?结果可以预见:他们感到语文知识索然无味,学习起来毫无意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语文教育总是用看待成人的眼光关注儿童此时此刻的表现,很少考虑儿童将来会有什么可能。
二、提高学生兴趣的思考
(一)理论探索
儿童与成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们的可塑性。当我们面对每一个儿童时,不仅要关注他的现实性,更要放眼于他的可能性。因为,儿童的“可能性高于现实性”(海德格尔)。最近,我一直在看苏静老师写的《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这本书。她说:“老师要让深邃变成一种习惯,不要以为学生听不懂,第一次他们能听懂百分之二十,第四次就能听懂百分之百,第八次就能听懂百分之二百了。”这句话对我启发很大:没有一个学生不喜欢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有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当然,随着现在信息量的增大,一桶水也远远不够。有的学者提出教师的信息储备量应该像一股“活水”那样源源不断,因为学生们对教师的崇拜将激励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量,形成巨大的成就感,从而产生“不教而教”的惊人效果。由此可见,教师的知识含量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虽然,书中所列举的例子多半是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但表达的主要观点其实就是要让每一个语文教师产生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意识,并且坚信一切皆有可能。当孩子们的阅读积沙成塔、积少成多时,头脑中就会迸出无数的思维火花。这些火花相互碰撞,能激起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强烈欲望,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样。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刚刚学会汉语拼音,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障碍,所以他们的阅读量很少。特别是农村的孩子,除了所学课本,他们几乎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怎样培养农村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兴趣呢?怎样让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形成有效的链接呢?我决定首先从低年级课外阅读必读书目入手,将《亲近母语》中的文章与教科书中的课文进行对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触类旁通,形成网状的知识结构。
(二) 教学实践
1.教学过程。
[教学片段]
《世界多美呀》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第一自然段是这样的: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像往常那样一边表演一边背诵吧!
(全体学生表演得兴趣盎然,进入了课文角色状态)
师:同学们刚才都能把自己想象成小鸡,表演得真好。老师每次读到这一自然段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曾经给你们讲过的一个故事。
(出示《开天辟地》中的片段)
师:故事中的盘古和小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他们都生活在一个蛋里。
师:他们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吗?
生:不能。
师:他们都处于封闭的状态,对外面的一切都是一无所知的。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样呢?他们一点儿也不知道。想象一下生活在蛋里的他们舒服不舒服呀?
生1:肯定不舒服,因为不透气。
生2:他们会闷得慌。
生3:小鸡看到的世界都是黄色的,黄颜色太刺眼了,它会觉得不舒服。
师:既然这么不舒服,那就要打破这种状态。盘古是怎么做的?
生:他站起来伸伸手脚,一下子就把“蛋”捅破了。
师:课文中的小鸡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啄出了一个小小的洞眼。
……
师:外面的世界真美呀!怎样才能让这个世界更美呢?联系我们前面所学的课文说说看。
生:《这儿真好》里的小熊告诉我们要多种树。
生:《放小鸟》那篇课文告诉我们要保护好小动物。
……
课后作业:
(1)读一读《亲近母语》这本书里的《初春》《云和帆》《蜗牛的森林》这三篇文章,把描写美丽的词语抄写在自己心爱的本子上。
(2)老师前几天看了一本书,书中有一句话,我把它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读:“一颗美丽的心会看到一个美丽的世界。”)
希望你们也能把找到的词语带来让老师分享。
2.教学思考。
上课时,我引出《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相比较,并不是要让学生理解这两个故事在叙事方式和结构上的相似性,毕竟这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太大了。我只是想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两个故事在内容上的相似性:盘古和小鸡都生活在一个蛋里,都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都想打破这种状态,最终他们都把蛋捅破了。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旧知(《开天辟地》)来学习新知(《世界多美呀》),利用两篇故事内容上的相关性,激起学生观察和思维的火花,提高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
课文分析结束后,我让学生联系所学课文谈谈怎样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更美,学生能列举出《这儿真好》《三个小伙伴》《放小鸟》等课文来说出改造环境的办法,利用已学的课文来总结学习了新课文的思想意义,实现了课文和课文思想内容之间的对接。
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我又将学生的阅读视线吸引到课外,推荐三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给学生阅读。这三篇文章中都描写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其中《蜗牛的森林》与所学课文《世界多美呀》还有思想内容和叙事方法上的相似性,文中的主人公都经历了从“坐井观天”到“豁然开朗”的心态转变。
在这一堂课上,我在不同的阶段分别实现了《亲近母语》到课文、课文到课文、课文到《亲近母语》的串联,实现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效链接,颠覆了课外阅读只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的传统理念,跨越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分水岭,巧妙地利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扩展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使它们之间互相促进、互相融合。课外阅读的引进使课内阅读更有趣味,课内阅读的成功体验又推动了学生将阅读行为伸向课外。这样,课内外阅读就形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当然,仅仅实现课文和《亲近母语》之间的串联是远远不够的。在孩子们的阅读量增加以后,《亲近母语》这本书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即使我不推荐课外书给他们阅读,强烈的求知欲望也会促使他们去寻找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这样他们在串联阅读的基础上更大范围地辐射了阅读的内涵和外延。结构主义教学认为,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的中心内容。“一门学科的课程应该决定于对能达到的给那门学科的根本原理的最基本的理解”(布鲁纳《教育结构》)。典型的叙事结构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虽然对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并不理解这一基本结构的功能,但是引导学生发现这一基本的结构,能够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体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同时,让他们觉得学有所用。这种体验会他们让产生巨大的成就感,由此形成的知识链条又会带给他们强烈的愉悦感。
经验主义教学认为,人的观念与认识“是从经验中来的”“凡是理性中的,都已先存在于感觉中”(洛克)。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以“串联”这一体验方式连接知识与经验,让课堂不是围绕着一篇课文而教,而是扩充课文的外延,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向纵深处发展。这样,无形地扩大了课堂的知识容量,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而“串联”教学的魅力就在于引出许多相似或相关的文本,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意义。这样的过程,把似乎零乱的无关的学习内容变成了一个整体,这使儿童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