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两帝师”

2021-09-24 10:53陈诠
闽南风 2021年9期
关键词:四库全书皇子尚书

陈诠

蔡世远侍郎

蔡世远和侄儿蔡新曾担任清朝乾隆和嘉庆两位皇帝的老师,因此被称为漳浦“两帝师”。

蔡世远(1681-1734),字闻之,号梁村,清康熙二十年生于漳浦大南板下布一个书香世家。他从小就立下大志,学问要似南宋的真希文(德秀),事业要似北宋的范希文(仲淹),并作“二希堂”为自己的堂号,勉励自己奋发进取。他28岁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几年后因生母病重回乡奉侍。而后受聘主持省城鳌峰书院。雍正元年,奉召入京,授翰林编修,在上书房侍四阿哥弘历等皇子读书。雍正四年迁少詹事,之后再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位列九卿。雍正十二年病逝,逝后赠礼部尚书、太傅。蔡世远是清代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他著述甚丰,有《二希堂文集》15卷收入《四库全书》,还有《朱子家礼辑要》《性理精要》《鳌丰讲义》《历代名臣言行录》《评选古文雅正》等。而影响最大、流传最远的美誉是他担任诸皇子的老师。

师德高尚,一心一意育人才。蔡世远高风亮节,育人树德堪称典范。无论是主持鳌峰书院,还是担任诸皇子的老师,他都兢兢业业、全力而为。比如,他在上书房任教十几年如一日。当时兼任皇子老师的都是在任的大臣,他们由于政务方殷,不能朝夕在侧。只有蔡世远每日卯时入宫酉时出宫,十余年风雨无阻,深得雍正皇帝的赞许和大臣好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蔡世远始终坚守的师德师风。他“夙尚风节,敦行孝悌,好语经济,而一本于诚信”,以自己的志向和言行,滋养启迪学生的美好心灵;从一点一滴打牢学生的道德基础,从而培养了一批为国为民的俊杰,如他在福建所教的学生,雷鋐、蔡新两人都是进士,都是朝廷重臣。当然最显赫的是他成为皇帝的老师。

师道卓越,传道授業开心智。蔡世远学识渊博,尤精于理学,具有为师的优秀才智。他治学有道,以立志树德为育人之本。要求学生从小“立大志向,定大规模,开其学识,使益宏裕,养其德器,使益坚定。”将立志育德贯穿教学的始终。他坚持开智复性、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以循序体察为致知之方,以敦本立诚为力行之要”,让学生“复其性之本然”,即恢复自己的天赋本性,以达到启迪心智,穷理致知,立志奉国,竭诚而致行。这样卓越的师道,自然有卓越的教学收获。因此,蔡世远当诸皇子的老师时间长而且评价好,最显耀的当属几位皇帝的肯定。康熙皇帝对蔡世远的教学和传承理学的建树表示赞赏,从而为蔡世远入京任教打下基础。雍正皇帝称赞蔡世远为诸皇子的讲学用心得体,六年之内给以四次升迁。“秉姿直谅,制行端方”,“研究于天人性命,砥砺乎理学文章”,这是乾隆皇帝为表彰蔡世远的品、学、教、勤、文所作《制词》中的赞誉;乾隆还为蔡世远的著作《二希堂文集》作序。这些荣耀在清代教育界可谓独一无二。

师恩不居,默默奉献廉在心。蔡世远教学育人,培养出众多俊杰,但他从来没有以师恩谋私,没有以皇帝老师的身份为荣,而是低调做人,认真做事。他生性廉介,生活简朴,一生清贫,所得禄赐多半赞助族姻和知旧。因病逝世时,身边除了几袭旧衣外,几乎一无所有,家人无力发丧。为此,雍正皇帝特赐给白银五百两,诸皇子也赠送白银三百两,其灵柩令由驿站车马送回漳浦祖茔安葬。大学士方苞为他撰写墓志铭,乾隆登基后追赠他为礼部尚书,并写《怀旧》诗,诏令入祀贤良祠。其人生事迹入传《清史稿》。

蔡世远是皇帝的老师、位列九卿的官员,一生能如此廉洁,不愧是做人为官的楷模,令人敬佩。因此,他的事迹宣展于蔡新纪念馆里,宣讲于广播电视和百姓之中,流传久远。

帝师蔡新大学士

蔡新(1707—1799),字次明,号葛山,清康熙四十六年生于漳浦大南坂下布。蔡新3岁丧父,家贫失读,少从叔父蔡世远延师以教。乾隆元年蔡新中进士,选庶吉士入词馆,从此入朝为官为师,是嘉庆皇帝的老师,累迁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子太师。漳浦人敬称他“蔡相爷”或“蔡宰相”。纪晓岚评价蔡新创下了大清六大奇迹:为帝师时间最长,思想深刻影响帝王;为官时间最长,达五十年;历任五部尚书;文官二度为兵部尚书;主持修完《四库全书》的总裁;为大学士而又长寿。乾隆皇帝亲书“武库耆英”“黄扉宿彦”匾额赐予蔡新;嘉庆皇帝亦题赐“绿野恒春”匾额。蔡新获得这些赞誉可谓至矣。

在朝为官五十年,始终如一固邦本。蔡新从官莅政,不管是一般职务,还是担任侍郎、尚书、国子监、文华殿大学士等要职,都谨诚尽责,奉国为民,深受乾隆皇帝赏识。他主张“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藏富于民,轻徭役,薄赋敛”,“兵于务农,且耕且守”,大力发展经济;同时注重对外经贸,如他入仕不久时,对荷兰殖民者在印尼杀害华商事件,就建议不宜一律禁止与南洋通商,得到朝廷釆纳。他两次担任兵部尚书,都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乾隆三十四年,南缅土司叛清,云南清兵平缅失利。乾隆调时任刑部尚书的蔡新任兵部尚书。蔡新知人善任,又以分兵夹击之策,一举平定叛乱。乾隆四十一年,大小金川叛乱,朝廷平叛不顺,花费大量钱财。乾隆再迁已67岁的蔡新为兵部尚书。蔡新出奇招:战抚兼用,以德感化。让前方将官学习诸葛亮七擒孟获,以德降服土司、头人,遂平定叛乱;又以“迁民屯田”之策安定了大小金川。乾隆皇帝大喜,手书“武库耆英”赠予蔡新,并赐其“紫禁城骑马”。蔡新深知吏治对治国的重要性,提出了清明吏治的多条策要,包括政令、人才、表率、奖罚等方面。他还真诚地对乾隆说:“天下之乱也,不于其乱而生于极治之时。”要居安思危,严以治吏,为乾隆皇帝治政起到了重要作用。

入直上书房四十载,侍读讲学教皇子。蔡新为官亦为师,从政育人相辉映。他为庶吉士入词馆后,所呈文章都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乾隆九年,蔡新主持江西乡试后入直上书房,辅导皇子读书。从此进入为官与为师的任职经历。就为师而言,从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直至总师傅,在上书房任教达四十年。多么不容易啊,四十年为皇子皇孙侍读讲学。这是蔡新的学问、教学、品德等综合素质在为师方面的结晶。蔡新继承了叔父蔡世远的儒家理念,坚持育人树德这个教学原则,以“求仁”为宗旨,以“不动心”为指归,即不被财、色、官、名等所诱惑而动了邪念,从心灵心智上培育人的道德情操。乾隆皇帝称他是“究心根底,守世远家法”。乾隆五十年二月,乾隆皇帝按例亲临辟雍讲学,蔡新以大学士统领囯子监身份,坐讲《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三百多人参加。多么令人崇敬啊,这是极高规格的讲学,是极高水准的展现。有蔡新这样的能臣智者为师,当然教出了一批批人才,尤其是非凡的人杰。蔡新去世时,嘉庆皇帝下谕“原任大学士蔡新,人品端正,学问深醇,任久纶扉,兼辖部务,俱能格恭奉职,而在尚书房行走最久,朕及诸昆弟俱经授读,懋著慎勤,着加恩晋赐太傅,并着巡抚汪志伊代朕奠酒,以示眷念旧臣祭意。摺内称新有子四人,孙行达,并令择其有出息者二人,送部引见。并赐祭葬,赐号文恭。”

任《四库全书》总裁十一年,自始至终修完巨书。《四库全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其编纂时间长、投入大。四库全书馆一成立,蔡新即从兵部尚书调任礼部尚书,为十六个正总裁之一。他既主持编纂、收藏等工作,还为保存《四库全书》手抄稿文渊、文源、文津、文溯四阁作跋。《四库全书》后来还卷抄三份,分藏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蔡新仍负督办之责,他是全面完成《四库全书》任务的主要功臣。《四库全书》成书后,乾隆皇帝很满意,特批准蔡新休假一年,并于次年晋升为文华殿大学士。

修身修心直到老,为忠为孝称楷模。蔡新对儒家的“修身为本”理念领悟深刻,尤其注重治心这个关键。他深感治心之难,因而辑录先儒有关操心、养心、存心、放心等方面的论述,汇为一册,取名《事心录》。以圣贤之言,“正吾心,修吾身”,并以此激励大家。这是建立在“格物至知”基础上的认识与行为。因此“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的道德规范,蔡新坚守一生,成为奉国忠君为民的典范。有这样的修养,自然有清正廉洁的风范。蔡新与和珅同朝为官,和珅贪银数亿两,而蔡新两袖清风,对比之鲜明,如天壤之别。蔡新尽孝同样感人至深。他幼年丧父,从小就懂得分担母亲的艰辛,几十年孝母尽心尽力,始终如一。总之,蔡新学富五车而虚怀若谷,位居高官而低调做人,功显名扬而潜光隐耀。其人生事迹入传《清史稿》。

蔡新事业的成功、奇迹的造就,归根结底是修身修心的成功。如今,蔡新在县城的府第已修葺成为一处廉政教育基地。

猜你喜欢
四库全书皇子尚书
经史子集——《四库全书》
谦虚
自大的马谡
我的悲哀,如御膳房的菜
《尚书》
康熙:幼年读书曾累到咳血
藏书楼
蒲松龄戏尚书
读过《四库全书》?
读者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