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乡村民居多元化诱因探析
——以皖中地区为例

2021-09-24 01:41成辉张正伟李欣CHENGHuiZHANGZhengweiLIXin
世界建筑 2021年9期
关键词:民居因素建筑

成辉,张正伟,李欣/CHENG Hui,ZHANG Zhengwei,LI Xin

0 引言

近40 年来,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强烈冲击着我国乡村地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与模仿、审美情趣的追求、技术材料的更新等,人们对建筑的追求摆脱了地域的禁锢,人们建造房屋注重短期效益,使得民居环境品质低下,民居形态缺乏地区特质,因此传统乡村面貌逐渐消失,新建乡村面貌杂乱无章。

目前学界对乡村建筑地域性理论与多元化现象已有部分研究,吴彤在对“自组织”理论的内涵与关联做出讨论分析后[1],卢健松将该理论引入到对乡土建筑的研究当中,对建筑地域性的内涵与生成机制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2],张群在乡村建筑更新的理论与实践中剖析了乡村建设发展认识的缺陷以及理论方法的局限性[3],段威在卢健松自发性建造原则上对科尔沁右翼前旗地区当代乡土住宅进行研究[4]。尽管多位学者对乡村建筑地域性有着深刻认识,对多元化发展均有涉猎,但仍难深刻剖析引发多元发展的深层诱因。

本文拟从乡村面貌出发,探究当代乡村民居发展多元化背后的原因,并以皖中地区为例进行佐证。文章以乡村建筑地域共性为基础,即理性原则,将自发建造并自由发展的动因归结为非理性因素。探究当代乡村建筑动态演化,多元发展的深层原因和动力机制,补充乡村地域建筑理论,启发当代乡土与地域建筑创作。

1 理性原则——地域共性的约束

自然、人文、经济因素及其子因素,相互影响,关联错综复杂,是造就建筑地域形式各异,变化丰富的本质原因。理性宏观因素,共同作用对乡村民居地域性产生影响,给地区面貌定下了基调。

1.1 地理气候

现代建筑出现之前,地理气候的不同对各个地域的民居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而使得建筑从形态与空间上形成地域特征。皖中地区地处淮河以南长江下游以北一带,地理特征主要是平坦的丘陵、平原地带,地势低洼,湖泊较多。气候特点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冷,降水量充沛,夏季期间降水较大,容易引起旱涝灾害。

皖中传统大屋民居1)(图1)屋面大多采用双坡硬山顶,坡度较陡,以此来应对充沛的降水。较高的层高以及大屋面能有效缓解夏热冬冷气候区间热、潮湿的气候,皖中乡村民居基本保留了这种方式。调查走访中可以发现诸多细节处理来应对当地气候,亦有为缓解建造之初对气候考虑不足而做出的弥补措施(图2)。

1 合肥李鸿章故居外观

2 细部的处理反映对气候的应对

1.2 社会文化

文化特征包含文化信仰、民风民俗、宗教礼仪等因素,独特的文化特征会直接影响地方的民居建筑。各地区通过各自的文化信仰形成了不同特色的聚落和建筑形态;不同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决定各地域民风民俗的差异,这种差异会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建筑上;而礼仪宗法制度对于中国传统民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首要的因素,随时代发展礼仪宗法影响程度有所降低。

皖中地区以本地皖江文化圈为主要文化来源,自古受周边皖南徽州文化圈、皖北淮河文化圈等多重文化影响。皖江文化圈包含古楚文化、桐城文化,受明朝科举文风有强烈的纲常道德、氏族宗亲观念,该文化特征在当代皖中地区乡村民居有相应的体现。以堂屋为例,皖中传统大屋民居(图1)会在其正房明间位置开设专门的堂屋以供祭拜,为民居的核心精神空间。随着时代变迁演化,乡村民居中堂屋除了祭拜祖先以外,依据使用者还承担着居民会客、吃饭、起居等需求,堂屋从一开始的单一精神空间愈趋生活化。堂屋一般位于以开间组织的主房居中位置(图3),堂屋开间尽端不设窗,端部墙体居中一般挂有字画的“中堂”2),贴近墙体会设有“案桌”,其上布置香烛、族谱等祭祀用具,在堂屋中间一般布置八仙桌兼祭拜和生活之用。

3 皖中乡村民居堂屋的典型特征(1-3绘制:张正伟)

1.3 经济技术

建筑因其客观物质性受到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选材、施工、构造的制约,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形态和特征。以家庭为单位的独栋住宅同样受家庭经济直接影响,研究中的某住宅(图4)早期因为经济限制建造了A 部分,根据当地施工方式选择了预制板进行建造,因施工工艺较差出现屋面漏水现象,随之通过系列屋面的补救措施进行缓解;在经济允许情况下,居者建造二层的B 部分,且B 屋面选择现浇楼板方式建造,从而解决屋面漏水困扰;随着家庭人口结构增加,建筑功能的需求,C、D 部分随之被建造。

4 经济要素影响住宅外观

皖中乡村地区建设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高峰,乡村建筑不断更新发展。卢健松在研究湖南民居变化中将我国农村住宅分为3 个阶段:生存型—生活型—生态型,本文结合卢健松研究划分的时间节点以及调研皖中乡村现行使用的民居现状,大致可以分为3 个阶段:1980 年前后建造的、2000 年前后建造的单层或二层平房、2010 年后建造的“别墅”(图5)。此3 个时期因其相应的经济技术,产生了各自相应的民居特征(图6)。另外,具体某栋民居在建造完成后,随着技术材料的不断更新变化其建筑外观面貌通过加建、改建、翻新等措施相应的变化,例如轻钢结构、彩钢瓦的经济性和施工便捷性,在主体建筑上加建的现象较为常见(图7);皖中乡村红瓦的出现逐渐取代灰瓦的使用,在住宅屋顶翻新中,外墙不变屋顶灰瓦被红瓦取代(图8)等。

5 皖中现行使用3个阶段建造的民宅

6 3个时期材料技术对与民居外观的影响

7 使用彩钢瓦材料加建

8 红瓦对老旧灰瓦的取代

2 非理性原则——多元个性的开放

地区乡村面貌除了地域共性特征的制约外,还会受到反理性因素、随机因素、心理因素、偶发因素等其他诸多因素的作用,它们在更为微观的层面上影响着乡村建筑的丰富性,本文将上述因素归结为非理性原则[2]。

2.1 反理性因素

反理性要素,是指局部地域,在某些特定环境之下对某些违背建造规律的因素的推崇。反理性要素的产生,可能是对某个因素的过分推崇,比如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逐;也有可能是某个阶段,对建造过程中某些制约因素认识不够、尊重不足。在一定时间段特定地段这些反理性因素会被传播开,并在该地域民居直接反映,但这种引发的一致性都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反理性要素所带来的结果会被逐渐修正,区域内建筑获得新的地域性。

改革开放时期,皖中乡村结合地缘气候及其他相关因素形成了以单层坡屋顶为主、层高较高为特征的住宅(图9a),坡屋顶排水很好的应对降水量大的自然气候,层高较高有利于夏季高温时期室内通过温度分层效应达到使用区域温度适宜;在随后的建房热潮中,地缘气候特征被忽视,单层或双层的空间成了居民的首选项(图9b),乡村区域的面貌也随之产生较大改变,但在施工技术欠缺情况下出现平屋顶防水效果差漏水的现象以及夏季室内过热等的缺陷;随之而来的解决措施是加建防水质量较好的二层(图9c),在选材上较多地选用了新型防水质量好的彩钢瓦材料,色彩上对于地域特征产生较大的改变;在随后的建房中气候因素成为造型的决定因素,形成整体坡顶形式(图9d)。

9 反理性因素作用下皖中地区建筑屋顶形式演化过程(4-9绘制:张正伟)

2.2 随机因素

传统民居的研究中,较多研究者会将独特的民居形式归结于地缘文化层面上,独特的形式已经成为该类型民居特有符号。随机性要素质疑了气候、地理、人文因素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必然关联,但其对聚落内建筑形式作用时受宏观因素会达到某种趋同,凸显出一定地段内较为具体的建筑地域性。随机性表现在形式与目的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体现为“同等可取”3):形式与地域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在同一问题存在多种解决方式时,建造者会随机选择具体做法,而最终在相同目的形成不同形式的情况下因气候、地缘、文化、经济等理性因素影响而存在趋同。同等可取另一层含义:同一区域的某种形式在不影响使用下被建造者运用在建筑不同的功能部位,及不同目的相同的形式(图10)。

10 不同目的相同形式

乡村坡屋顶民居山墙通气口(图11a)做法简易而富有变化,最简单的方式是开一个或两个很小的矩形窗洞不做任何修饰。在同等情况下有的建造者会将洞口扩大,加上百叶,为了凸显不同,矩形洞口边缘修饰了不同样式颜色的线条,百叶同样也可以变换成图案、文字进行装饰,居者在表达欲下,以矩形窗洞为基础会出现圆形、半圆形等形状洞口。另一个例子是带院落民居院门的遮雨棚(图11b),遮雨棚是进入院落的入口,有遮蔽风雨的功能,其最简单的构成为棚顶、门、其他构件,各个部分在选择及组合时会结合建造者各自的现实情况完成,这个过程中会受到模仿、竞争因素影响,从而在一小片区域形成相似相近却不同的样式。例如,在图中上一排为某一区域院门形式,下一排为另外一区域,对比可以看出:两者在各部分处理都不同,但同一区域呈现相似的面貌。

11 相同目的不同形式

2.3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乡村民居建造过程中体现为“短程通讯”4)原则,该原则表述为:每个单元在决定自己的对策和行为时,除了根据它自身的状态以外,往往还要了解与它临近的单元的状态。各个居住单元建造前在短程通讯原则下,居民会产生模仿从众、竞争的心理,这种主观因素会在更微观的层面上确保了群落单体的多样性。

民居建造之前在确定布局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左邻右舍的影响,走访中会发现邻里间采用非常相似的原型和样式,例如在调研中发现某住户一和住户二主楼采用了相同的样式(图12),住户一主房建造时间更早,住户二在建造时居住者为了方便及避免试错完全采用了住户一主房的布局,因地势不同在辅房、晒场、种植区组织上以及后期装饰上存在差异。邻里之间的这种相互参照的模仿心理又会衍生出攀比的心理,从而导致在原先相同的单元中因竞争出现不同。竞争会诱发新的表达方式,在相同情况下,每户自建房都想表达自己而避免雷同。在求新过程中,个体因竞争产生的样式不同于周边,但整体风格基本在该区域风貌之下。在竞争的过程中,某些新特征被多数人接受并沿用最终会稳定下来,将成为该区域新的样式存在。

12 邻里间采用相同的原型和样式

住宅选址沿街时,沿街的立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居住者着重表达的地方。研究中的沙溪乡某沿街三开间住宅(图13a),为了避免与其毗邻的住宅雷同:立面材质选用了红蓝色瓷砖区别周边白色瓷砖贴面;中间的开间自二层挑出半圆弧形阳台,二层部分保留室外阳台;门窗方面也不同于普通的矩形洞口,采用了拱形门窗竭力变化。位于胜岗村的某选址自由的农宅(图13b),主体为两开间的二层建筑,住户在入口开间选择了弧形挑檐,二层挑出的弧形阳台运用的是欧式栏杆,而在一层堂屋选用的是中式大门。因经济等相关因素局部采用了水磨石贴面装饰,从而区别于周边主要以白色石灰、水泥砂浆、裸露砖块为主要立面材质的住户。类似这种求新求异的表达方式很多,但每户最终刻意的结果仍然符合当地整体的变化当中。

13 模仿竞争因素下的求新表达

2.4 偶发因素

聚落中单体一般并不需要关乎整个系统的宏观决策,各单元具有独立决策的能力,即“微观决策”4):每个单元所作出的决策只关乎它自己的行为,而与系统中其他单元的行为无关;所有单元各自行为的总和,决定整个系统的宏观行为。宏观形态和表征都是由大量的独立样本的微观决策共同决定的,这些单元在“信息共享”5)原则下,整体呈现区域一致性。当个体的微观决策带有较大的偶发性,随时间推移通过短程通讯步骤,其反映在建筑上的样式或形成固定做法被保留或消失。

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使用自来水洗衣洗菜,为了避免受到室外自然环境对行为的干扰,根据行为需求居民在毗邻主体建筑搭建带有坡度的棚子(图14a),提高空间利用率,搭建手法和材料是居民能够容易独立完成的;临路的独栋单层便民商店因为使用空间过小,在经济性和便捷性情况下选用轻钢、彩钢板紧邻主体建筑进行搭建增加了室内使用空间,同时在其屋前搭建遮雨棚(图14b)方便日常商品的堆放以及顾客的驻足;使用单层平房的住户为了使用屋顶空间(如晾晒、种植),通常会在室外增加外挂楼梯(图14c),屋顶增设防护措施,这种方式会得到一定的区域认可,形成该片区域的特有形式。类似上述这种自发的搭建活动只关乎住户的使用行为,呈现较为明显的偶发性,这种偶发性会使得细部形式不断丰富,增加群落的复杂多元性。

14a 为日常生活搭建的棚子14b 根据堆放商品需求搭建的遮雨棚14c 为上单层平房屋顶增加的外挂楼梯

3 时代变迁强势冲击乡村民居

3.1 现代生活意愿的追求

当代乡村民居演进更新的过程中除了受到传统建造观念影响外,新的文化、审美情趣不断冲击乡村居民,并在住宅建造中体现。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经济以及乡村居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使得传统乡村民居无法承载。前文反理性要素中从传统单层坡屋顶发展向单层或多层平屋顶建房热潮里,乡村居民追求现代生活意愿是至关重要的推手。

3.2 城市生活模式的引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农民进城务工或迁居城市,对于城市生活方式的习惯及审美品味的改变,当其回到乡村生活会将这种改变影响到住宅中。在乡村新建的房屋中可以很轻易的看到都市化的元素:传统的堂屋空间无法承载居民对于更高生活起居追求时,以电视为核心的家具布置方式及装修的城市起居被居民采纳(图15a);种植区内以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方式向非经济作物观赏性强的花卉种植方式转变(图15b),展现出居民对城市休憩观赏情趣更高水平的追求;使用铁艺符号、观赏性强的灯具作为装饰(图15c),露台的功能更倾向于娱乐休闲(图15d),展现村民对于美好都市的崇尚向往从而进行模仿……

15 乡村民居对更高生活品质追求的表达

3.3 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经济的提升,交通工具的更新,基础设施的完善,居民开始沿着道路的界面展开进行建设住宅(图16a),从而使得房屋的形式不同于自由选址的农宅,舍弃了三开间为基础的布局模式,单开间、双开间房屋成为了主要的住宅模式,受限于道路的横向布局,居民往往会通过院落组织向后发展,院落后部根据用户需求,产生极为灵活多样的形式(图16b)。传统的堂屋祭祀空间被保留,根据住户安排在适当的位置。

16a 沿道路建设整齐的立面16b 远离道路,住宅背面院落灵活多样

4 结语

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当代乡村表现形式多样,呈现出多元差异的面貌。民居发展不再是简单的理性的产物,其多元演化的背后有着复杂的诱因(图17)。自发建造的房屋除了受气候、地形、经济、文化等外部理性因素的制约;大量单体民居在诸多非理性因素下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单体的形成;长期的发展中,地域的若干理性因素会逐渐形成该区域的建筑模式6),模式会潜移默化在住宅建造和使用当中得以体现。

17 乡村民居多元演化的作用机制(10-17绘制:张正伟)

理性原则阐释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对聚落中各个建筑产生更多相似的作用,在相同的信息条件下造就了乡村群落的统一性;非理性原则关注了更微观层面各个单体建筑之间的差异性,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将微观尺度的影响因子融入到单体设计中,阐释了模式之下的变化,展现了相似性下的差异化,确保了群落单体的多元性。正是在地域共性约束与多元个性开放两者套叠作用机制下,乡村民居才呈现出“远看千篇一律,近看百花齐放”的面貌,民居形态展现的更加多元与丰富(表1)。

表1 乡村民居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形成(绘制:张正伟)

由于缺乏专业人士的介入与指导,当下乡村建设以自发建造为主,传统面貌逐渐衰退和消失,乡村面貌杂乱无章。在地域共性约束下形成适宜于地方气候、文化、经济条件的建造模式语言,发挥理性原则约束前提下的作用;在随机因素、心理因素以及偶发因素上述一者或多者因素综合作用,在微观建造层面,形成多元开放的非理性原则,制定适当的奖惩制度进行引导,从而保证地方民居形态在地域共性上呈现微观建造层面的多元个性。为乡村民居自发建设和村镇治理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理论启示。□

注释

1)皖中大屋民居建筑规模较大,相对独立且内部功能齐全;与皖南、皖北营造方式及风格形式交融,防潮防热;重视伦理道德,民居形制有序;数量少,散步广,不成组群。

2)这里的“中堂”是指堂屋正中央显眼位置,悬挂字画的形式。皖中皖北乡村住宅中一般悬挂带有吉祥寓意的画,再在左右配上对联,也有悬挂祖训,格言,名句书法题字等。

3)“同等可取”概念由卢健松在其博士论文《自发性建造视野下建筑地域性研究》中引用,表述的原则为:同一类形式背后,又可能隐含不同原因。

4)“短程通讯”“微观决策”概念由师汉民在《从“他组织”走向自组织——关于制造哲理的沉思》中“自组织的特征”的部分定义。

5)“信息共享”由师汉民在《从“他组织”走向自组织——关于制造哲理的沉思》提出,表述为:系统中每一个单元都掌握全套的“游戏规则”和行为准则,这一部分信息相当于生物 DNA中的遗传信息,为所有的细胞所共享。

6)模式是指从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中抽象、升华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体系,是可以进行参照的标准样式。

猜你喜欢
民居因素建筑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解石三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