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典籍中淡水鱼的药用价值分析(上)

2021-09-24 10:26叶元土蔡春芳
科学养鱼 2021年7期
关键词:利水药食淡水鱼

马 杰,叶元土,蔡春芳,吴 萍

(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我国淡水鱼产量高、种类多,《渔业统计年鉴》中纳入淡水鱼养殖产量统计的有13目、23科、37属,种类超过1 400种。2019年,我国淡水鱼养殖产量为2 708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如何认识淡水鱼的食物营养和药用价值、促进淡水鱼的消费、提升淡水鱼市场价值是目前面临的重要产业难题。本文希望从我国传统医学典籍中获取一些经典素材,提升国民对淡水鱼药食同源的认识,引导对淡水鱼的合理消费。

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体现了我国古代“药食同源”的重要思想(王玲,2017)。淡水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重要的药食同源性食材。“药食同源”即药物和食物的来源相同、药物和食物没有明显的界线。唐代的《千金要方》和《食疗本草》、宋代官方修订的《太平圣惠方》等书籍都记载有“食治”“药膳”的内容(单峰等,2015),表明了自古就有“食为药用”的认识和食用方法。

一、淡水鱼在传统医学中的“疗效”应用

从营养学视角认识,淡水鱼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如DHA和EPA(胡芬,2011)。在人体中,EPA主要分布在外周心血管系统,DHA主要分布在神经系统(曹国锋等,1995),是大脑细胞及脑神经形成、发育及运作的物质基础(王彩霞等,2014)。EPA有降血脂、抗血栓的功效,DHA有健脑益智的效果,“吃鱼健脑”的认识也是源于此。

在传统医学中鱼的药用功效自古就被记录在册,其服用方法也沿用至今。本文整理古典文献中一些常见病症及淡水鱼对其相应疗法、疗效如下。

1.主治水肿、淋证,利水通淋

《中华本草》中收录记载了898味具有利水功效的药物,其中有32味为鱼利水药物(史雪,2013)。在《医林纂要》中记载有“(鲫鱼)和胃健脾,去湿杀疳,治疸消肿”。鲫鱼肉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效;鲫鱼油有利于心血管功能,还可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李建萍,2010)。据《本草纲目》记载,青鱼补气养胃、化湿利水,其所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有助于抗癌(李建萍,2010)。黄颡鱼有祛风利水之功效,《医林集要》记载有“(黄颡鱼)治水气浮肿”。

2.攻毒、杀虫、去腐、敛疮

鲤鱼有较好的解毒敛疮、去虫功效。《圣惠方》中记载有“治唇黑肿,疼痛不能忍,鲤鱼血墨涂之”。《千金方》中记载有“(鲤鱼肠)治耳聋有脓,不瘥,有虫”。黄颡鱼药性甘、平,可解毒敛疮,治疗瘰疬、恶疮。在《中国动物药》和《随息居饮食谱》中对其解毒敛疮的功效都有相应记载。

3.补虚扶弱

《本草纲目》和《药性切用》中记录了鲢鱼肉的调气、益气功效。《随息居饮食谱》:“(鲢鱼肉)暖胃,补气,泽肤”。《食疗本草》中记载有“(鲥鱼)补虚劳”。《中国动物药》中记载有“(鲥鱼)治阴虚体倦、四肢酸软无力”。《医林纂要》:“(草鱼)平肝祛风,治痹,截疟”“治虚劳及风虚头痛”。刀鱼性温,味甘;食用可补气虚,健脾胃(李建萍,2010)。《滇南本草》记载有“(鳢鱼肉)大补血气,治妇人干血痨症,煅为末服之。又煮茴香食,治下元虚损”(李建萍,2010)。

4.清热明目、止咳化痰

一些淡水鱼的胆囊具有清热明目、止咳化痰的功效。据《本经》记录:“(鲤鱼胆)主目热赤痛,青盲,明目。久服强悍益志气”。在《中国动物药》中记载有“(鲩鱼胆)治暴聋。降压,止咳祛痰。治疗痰多咳嗽”。《常见药用动物》中记载有“(鲩鱼胆)明目。治高血压,结膜炎”。鲫鱼头具有一定的止咳功效,在《本草拾遗》中记有“(鲫鱼头)主咳嗽,烧为末服之”。

虽然典籍中记载有淡水鱼胆汁有治病的疗效,但不可直接食用鱼胆。伍汉霖等(2001)研究发现12种淡水鱼的胆汁有毒,均为鲤科鱼(伍汉霖等,2001)。淡水鱼中有毒成分为高级胆汁醇,即“鲤醇”。

二、几种药用效果好、营养价值高的淡水鱼

许多典籍都记载了我国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的食用“疗效”。我国古代或现代早期养殖的鱼主要为鲤科鱼,如四大家鱼、鲤鱼、鲫鱼等,因此古典文献中记载的药食同源性鱼也主要是这些种类。

1.鲫鱼

鲫富含蛋白质、脂肪、脂肪酸、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具有和中缩尿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在国内深受消费者喜爱(李铁纯,2019)。

鲫鱼肉药性甘,平;归脾、胃、大肠经。《本经逢愿》记载有“鲫鱼益胃气”。《中药大辞典》:“鲫鱼,利水消肿,通血脉的功效。忌与砂糖、猪肝、鸡同食,热疾、泻痢、脚气者慎用”。“鲫鱼汤催奶”在民间广为应用。鲫鱼汤本身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历来被民间用作通乳的食物,配以通气上达、下乳汁的通草和补血通乳的猪蹄,具有补中益气、通乳的功效。

鲫鱼头药性甘,温;归肺、大肠经。《新修本草》记载有“(鲫鱼)头灰,主小儿头疮,口疮,重舌,目翳”。《本草纲目》记载有“烧研饮服,治下痢”。《中国动物药》中记有“治面疮出黄水:(鲫鱼)头烧存性研末,每次5克,每天3次”。

鲫鱼胆清肝明目,杀虫止痒;主治沙眼、目赤肿痛。《本事方》记载有“将鲫鱼胆与白浮石、蛤粉、蝉壳调用,可治渴疾饮水不止”;《串雅内编》记载有“鲫鱼胆与人乳调用可治泪眼”;《圣惠方》记载有“鲫鱼胆滴鼻可治小儿脑疳鼻痒,毛发作穗,面黄羸瘦”;《卫生简易方》记载有“鲫鱼胆攃涂可以治阴生疮”。鲫鱼胆有毒,不宜直接吞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服。

2.鲤鱼

鲤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其脂肪属于不饱和脂肪酸,服用一定量后可降低食用者胆固醇,有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作用(于生成,2020)。鲤鱼的肉、血、胆等都具有一定药效(冯大伟,2006)。

鲤鱼药性甘,平;归脾、肾、胃、胆经。《中药大辞典》中记载有“(鲤鱼)健脾和胃,下气利水,通乳,安胎。主治胃痛,泄泻,水湿肿满,小便不利,脚气,黄疸,咳嗽气逆,胎动不安,妊娠水肿,产后乳汁稀少。风热者慎服”。《医林纂要》记载有“和脾养肺,平肝补心”。《本草纲目》记载有“烧末,能发汗,定气喘咳嗽,下乳汁,消肿,止反胃及恶风入腹”。

鲤鱼皮中二烯酸和三烯酸含量丰富,其中亚油酸占绝大多数,为13.29%。鲤鱼皮磷脂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水平高,为38.86%(于生成,2020)。在《妇科玉齿》中记载,“主治胎动不安,胎漏,骨鲠。”

鲤鱼胆清热明目,退翳消肿,利咽。主治目赤肿痛,青盲障翳,咽痛喉痹,慢性中耳炎。《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慢性中耳炎时将耳内脓汁擦净,然后将鲜鲤鱼胆汁滴入耳中,用棉填塞耳孔,每天1次”。鲤鱼胆有毒,不宜吞服较大鱼胆,肝、肾功能不全者禁服。

鲤鱼鳞具有散血、止血的功效,主治血瘀吐血、衄血、崩漏、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痔瘘。《疑难急症简方》记载有“治产伤尿脬,茶水入口即尿:大鲤鱼1尾,只取鳞,用油炸,令酥脆,加盐、醋、姜、葱拌匀,蒸食之”;《圣济总录》中记载有“鲤鱼皮鳞不拘多少,烧灰研细。每服二钱匕,新汲水调下,未出更服。可治诸鱼骨鲠在喉中”。

(待 续)

猜你喜欢
利水药食淡水鱼
药食同源 药膳产品成就养生新风潮
山西恩予:打造药食同源新业态
淡水鱼类育种和人工繁殖技术关键点分析
携手院士剑指淡水鱼育种业!渔美康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达成合作意向
淡水鱼健康养殖及病害的防治技术
复方葶苈子汤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药食两相宜的桑科和锦葵科等药用植物
“药食两用”啥意思
浅谈茯苓在宠物临床上的运用
构建利水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