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2021-09-23 13:15薛正平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1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薛正平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师要及时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准确应用现存的有利条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进而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知识内容,提升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充当活跃课堂氛围的引导者和先行者,以建立起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稳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有效开展策略

一、新高考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当中,主要是以应试为目的,以教师为主导开展教学,历史教学的模式往往是教师将每节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总结给学生,而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则需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记忆。这种机械化的学习方式虽然短时间看有利于提高成绩,但却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心理;同时也造成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懂思辨,在面对题型变幻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从新高考的政策和近年来历史高考的题型分析不难看出,新高考加大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考察,历史高考考核的不再是学生的背诵能力,而是更加关注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来整合信息,借助史料实证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新高考下的历史教学必须充分把握学生主体的原则,转换课堂上的师生定位,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保障学生具备解决历史问题的素养与能力。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

1、展现多样情景

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了提升历史课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历史课参与的积极性,就需要在历史课教学中采用一定的教学措施,给学生展示更加多样化的历史背景知识,使学生从多个方面与角度去学习和认知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这样既能丰富高中历史课的教学内容,还能激活历史课教学的氛围,使高中生产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热情,而更加有助于高中生突破重难点历史知识,提升历史课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贞观之治”的相关历史知识时,历史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学生讨论完后,可让部分小组的学生上台讲述相关答案,并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真切感受与对此问题的理解。学生讲完后,教师进行总结与归纳,并让学生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思考: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可让学生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比如,在政治方面李世民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任贤为亲,完善了科举制度,从而为国家选出更多的人才;经济方面对民众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实行均田制,让农民有地可种,农民农业稳定了,国家才有稳定的财赋来源;文化方面崇儒尊孔,靠文化和品德治理国家;民族关系方面采取了战而后和的积极民族策略,设置了羁縻府州来管理东突厥,册封了西北各民族的首领,唐太宗允许了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等民族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保证了唐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统治,保证了唐朝边疆的稳定与安全,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条件。

2、引导自主探究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历史知识,更要让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欲望,激发起他对历史知识的探究欲望。学生根据历史教师所给的历史史料去探究历史史料背后隐藏的历史知识,可强化学生应用所学习的历史理论知识解决相关的历史问题,而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学生只有产生了疑问,才会有动力去学习和探究相关的历史知识。

例如,在学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疑问或问题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比如可提出这样的问題:秦始皇在历史上有哪些功与过?为什么要把嬴政称为始皇帝?为了强化与巩固秦朝的中央集权,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了使高中生对这些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就可以去互联网上,或者到学校的图书馆去搜集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学生搜集完历史资料后,让他们认真进行阅读,从中总结和归纳出这些问题的答案。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就这些问题的答案展开讨论,通过交流与讨论使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更加完整与科学。学生经过这样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就可以真正而深入地了解本课的授课内容,不但激发起了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热情,而且使学生掌握了从提出问题→搜集相关资料→认真阅读→归纳总结答案→交流与讨论→形成完整科学的答案的能力。这个过程提升了学生解决历史相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3、开展教学实践

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仅依靠课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历史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历史的学习不光要依靠研究课本知识,更需要打开思路和眼界,通过开展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转化学习成果,加深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培养对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从而自动自发地开展历史学习与研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与见识。

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应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趣味的历史知识竞赛、辩论大会等活动激活学生研究历史问题的热情,借助热烈活跃的活动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在生活中广泛积极地开展历史研究与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探寻历史博物馆、文化馆、历史遗迹等方式进行实地的考察和学习,通过亲身感受增强对历史学科的深入认识,将历史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以贴近生活的方式增强学习意愿,提升学习效果。

三、结语

总之,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多方法与策略,但是首先要采取的方法或策略要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学生只有对历史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才愿意投入他们的精力,才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探究历史知识,挖掘出历史资料或历史史料背后隐藏的历史真相,从而指导学生用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去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有效培养与提升他们的学科综合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皮桂宁.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3):162.

[2] 刘引军.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 数码设计(上),2018(4):52.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