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摘 要: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职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话题。在当前形势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赋能爱国主义教育。应着眼于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入手分析和探究教学策略,以不变应万变,把握爱国主义教育实质与核心、精化教学知识点设计、唤醒和激发学生的政治课学习兴趣、强化课程实践环节,在活动中营造爱国共情氛围,充分挖掘典型事件,在榜样影响下抒发爱国移情情怀。
关键词: 中职政治课 赋能 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策略
爱国主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一个永恒话题。对中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引导他们领悟爱国主义精神中蕴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并内化于实践行动中。教育他们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抓手是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赋能爱国主义教育。
一、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人民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凝聚起来的感情。在爱国主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影响下,各族人民共同推动祖国向前发展。纵观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根基于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内核,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核心位置是无可替代的。
(一)对中职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
中国梦,我的梦。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逐梦征程中,需要职业院校“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中职学校重任在肩,应肩负起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的重任。中职政治课教学应深刻领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要求,切实贯彻落实新德育大纲,为培养一批批充满爱国热情,甘愿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付出艰苦卓绝努力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赋能。
(二)对中职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伟大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好几代人的共同奋斗,更离不开青年人的智慧与奋斗。中职学生是青少年中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思想活跃、技能丰富,是不可或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主力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给予中职生青年重点关注、关心和关爱。关注中职生的思想变化,关心中职生的成长过程,关爱中职生的生活工作。通过中职政治课教学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在他们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与职业理想、社会理想紧密结合,以提高中职生的思想素质,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后继有人,蓬勃发展。
(三)对中职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性。
实际中,对中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现实困难和挑战。一是教育对象传统文化素养相对较差。一些中职生政治意识淡漠,对政治课程不够重视,对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缺少基本了解和认识;二是教育对象缺乏正向的集体观念。当前信息多元化导致价值观念多元化,一些中职生集体荣誉感和是非荣辱观念不强,部分中职学生存在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三是客观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氛围不尽如人意。一些中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难免受功利主义办学思想影响,没有营造出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此外,中职政治课教学方法比较陈旧,缺乏创新。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二、中职政治课教学赋能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能性分析
中职政治课与专业课相比,一些重要功能是其他课程无法凸显的,所以在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中,政治课的设置不可或缺。中职政治课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为其赋能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一)中职政治课的教育功能。
德育教育是中职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内容组织和选取应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牢牢把握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把握好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和重要内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练就一身本领,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从教育方法上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融入比强行硬推效果要好,能提高中职政治课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二)中职政治课的示范功能。
政治课是中职学校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必修课,旨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正确指引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职院校的生源结构相较于其他学校比较特殊,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有的初中毕业,有的初中还未毕业,还有部分社会青年。一些学生不愿意学习,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上学大多是为了学一门技术好就业。所以政治课的开展难度较大,但是对这个群体进行德育教育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
(三)中职政治课的抓手功能。
当前我国正主推素质教育模式,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需要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工作重心。思想政治课可以作为重要抓手,在课堂理论课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强化学生道德观念和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和践行爱国主义自觉。“让学生肩负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为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进程”[3](189),是中职政治课教学的特殊功能。
三、在政治课教学中赋能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一)中职政治课教师需掌好舵,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与核心。
中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旨在教育学生认同社会主义国家与制度,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职政治课教师需掌好舵,时刻不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与核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锻炼学生的爱国自觉行为。通过政治课,基于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文明古国文化成果的展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我骄傲,我自豪”是爱国情感的逻輯起点。通过政治课,基于宣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学生因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感到骄傲和满足。通过政治课,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培养学生正确的党史观,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正确的,只管一腔热情往下走就好。通过政治课,基于实践课程,培养中职学生为国献身精神和责任担当,增长才干和本领,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青年一代自觉行动,愿意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放飞理想,回报社会、报效国家。
(二)优化教学知识设计,激发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政治课赋能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政治教材的编写是统一模式,但是教师可以优化知识点,“学中做做中学”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必将凸显。下面将通过图表选几个知识点进行示范性设计。
(三)强化课程实践环节,在活动中激发爱国共情。
在政治课教学中设计课程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爱国的落地性。爱国不能空谈口号,应该在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的爱国共情。如环境保护专题,为全面了解我国的环境保护国情,可以把调查我国的“环保”现状作为政治学科假期作业。实施范围为全体学生,人人参与,人人体验。利用假期调查身边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当代青年的环保意识,分析环境改善的可行性方案。通过实践,学生可以真实地体会中国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国情,树立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主人翁精神,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爱祖国就得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美丽环境,积极开展环保活动。在课程结课阶段,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政治课上学到的材料、理论,结合身边的变化和故事开展“讲身边故事,扬爱国情怀”演讲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史,懂得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实践环节、所见所闻和所思所行,激发爱国共情。
(四)充分挖掘典型事件,在榜样影响下抒发爱国移情情怀。
中职阶段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有个特点,即模仿。模仿典型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用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增进他们的爱国情感有时候更具实效性。中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提炼社会生活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先进事迹素材,如大力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最美逆行者,“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4]。当中有一大批是“90后、95后、00后”,是父母眼中的孩子,在灾难面前一夜长大成人,不顾个人安危,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中职生们也是父母眼中的孩子,有朝一日能为国家撑起一片天。只要中职教师深入挖掘,选好契合点,就能利用这些先进事迹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中职生的爱国素养和爱国情怀,使他们在典型影响下抒发爱国情怀。还有如中国航天员不计个人安危,成就航天事业伟大成果的“载人航天精神”,奥运会期间运动员努力拼搏为国争光凝练出的“奥运精神”等,都是很好的爱国榜样素材。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Z].
[2]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通知[Z].教职成〔2014〕14號文件[Z].
[3]潘云亭.新形势下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23).
[4]孙铭远.中国战疫[J].牡丹,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