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芳 章敏 袁曦临
摘 要: 网络数字环境下大学的教学生态发生变化,本科教育由传授知识优先转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着重探讨如何培养本科生“学会学习”这一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在通识课程教学中,通过原典溯源,提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新思路。基于文献检索和综述视角,梳理某学术领域的学术史发展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研究表明,基于原典选读和学术史梳理,一方面,学生提高了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为教师组织教学资源和课程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教师与图书馆学科馆员共同组成了晶格状教学团队的合作模式,为图书馆学科馆员嵌入教学拓展了合作的范畴和深度。
关键词: 教学资源组织 通識课程 核心素养 教学模式
1.引言
随着社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社会分工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要与时俱进地培养新时代人才。在此背景下,大学的学术生态发生了变化,具体体现在科学研究范式、学术交流方式、科研合作方式、科研成果保存等诸多方面。其中,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尤巨,普遍更喜欢主动学习,反感传统的讲课模式,喜欢快节奏的非线性信息获取方式,很大程度依靠科技获取信息和进行社会及专业交流,擅长快速处理信息。与此同时,面对网络上海量的虚拟课程资源,通过上传下载资源、浏览视频等途径学习,学生在E-Learning过程中普遍存在浅层学习的问题,机械记忆、浅层化理解,无法迁移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与之相对应,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在巨变中。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反思教育》报告,提出所有青年都要具备基础素养、可迁移素养和职业素养3类素养,其中,可迁移素养是指可以迁移和适应不同工作需求及环境的素养,包括“分析问题,找到适当的解决办法,有效地交流思想和信息,具有创造力,体现出领导能力和责任感,以及展示出创业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核心素养本质上是在一个不确定的复杂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涉及逻辑思维、分析、综合、推理、演绎、归纳和假设等高阶素养(higher-order skills),其中,学会学习是现代社会最需要的核心素养[1](8-18)。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2]。
教师如何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学习?本研究从本科生的通识课程入手,探讨如何培养本科生“学会学习”这一核心素养,具体来说,就是探讨如何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资源的组织及教学过程的控制等建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
2.通识课程教学的困境
国际对核心素养凝结的共识是写作、交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即“4Cs”。张华提出素养不是知识,知识的积累不必然带来素养的发展,不能秉持僵化、凝固的知识观,以灌输、训练的方式教授知识。信息时代知识的衰减与更新变化加快,因此倡导基于情境的深度学习与协作学习[3](10-20)。2014年我国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其中,学会学习又细化为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三部分,重点是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自觉、有效获取、评估、使用信息等[4](1-3)。可见,学会学习的本质含义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学会如何分析问题,找到适当的解决办法,有效地交流思想和信息,最终掌握知识用于解决问题。
通识教育理念最早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概念,文艺复兴时期,自由教育被赋予人文教育的内涵。美国借鉴欧洲通识教育模式,立足本土再造,《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标志着美国本土化通识教育体系的最终形成。赫钦斯倡导的“经典名著课程”,要求每个本科生都必须学习经典名著,所有课程都要以研读名著为核心。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普遍采用这种方式。清华大学开设的“人文科学实验班”,前三个学期不分专业,研读中外经典著作;复旦大学设置的核心课程体系包括“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模块;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有一类是“人类基础与经典阅读”;四川大学将“中华文化”课程作为全校学生必修课,以“导读大纲”为经,“经典选读”为纬,汇聚全校文史哲艺名家主讲,实施“小学生、大人物”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不难看出,原典阅读是通识教育的核心。原典阅读与深度研讨能有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5](23-26)。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问题日益复杂,社会要求人才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和专业的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和能力。通识教育定位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认知问题、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以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6](61-65)。通识课程目前在本科生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但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沦为学生口中的“水课”。虽然不少学校都在探索书院等强调通识教育的模式,但在实际教学中课程设置不合理、授课方式单一、教学内容科目化、教学反馈欠缺等是常见问题[7](80-86)。比较大的困扰是通识类课程不可避免地涉及某一领域的学术史回顾,对于通识教育而言是必要的环节,不仅为后续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提供基础,还是激发起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关键。对于授课教师而言,往往是教学中比较困难的环节。照本宣科,难免流于泛泛而论,学生会觉得冗长空洞,缺乏参与感,难以参与学习过程,上课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授课模式。
相关教师和学者进行了各种尝试。王艳萍[8](50-52)提出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组建团队教学,进行启发式讲解、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改革。张大勇[9](44-47)指出古代汉语课程在教学时分析学术史,并使用案例教学法,给学生列举大陆和台湾地区研究古代汉语的著名学者名单,让其自行上网查询和了解,给学生布置经典书目,加强实践能力训练等。马艾[10](144-146)提出在教授历史学课程时,将“阅读—讲授—讨论—写作”四环节教学与提高学生的“读—思—写—讲”能力紧密结合,并将诸多学术资讯运用于教学中,努力培养研究型的历史学本科生。总体而言,这些教学尝试仍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是在完成教师的教学设计,而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没有实现对学生核心能力的锻炼和培育,核心素养最本质的一点是“学会学习”。
本研究提出从经典学术专著入手,通过原典选读,引导学生发现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发展路径,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图书馆学科馆员共同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文献检索和综述的技巧和方法,学生自主梳理某学术领域的学术史发展过程。这一方法不仅能够深入阅读和了解某一领域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和综述意识、技巧和能力,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点,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本科通识课程教学方法。
3.原典溯源教学模式与教学资源组织:以《国富论》为例
国内外的通识教育课程一般包括人文、社会类课程和自然科学类课程。通识课程中普遍有关于社会历史、经济发展的课程,这些领域在通识课中是非常普遍的。比如哈佛大学开设了144门人文、社会类通识课程,占通识课程的78%。北京大学开设了63门人文、社会类通识课程,占通识课程的71%[11](34-38)。浙江大学开设了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经济与社会等领域通识课,上海交通大学开设了经济管理、人文科学及文化素质等通识课,西安交通大学开设了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通识类课程[12](21-27)。原典阅读是通识教育的核心,本研究选择经济管理学科最基础的一部学术专著《国富论》作为教学试验的经典读本。
外国经济思想史(简称经济思想史)是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基础性的,是各大院校经济学专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目前我国各大财经类高校及综合院校的经济学专业都开设了经济思想史类的课程,多在本科第4、第5或第6学期开设该课程,多为2个—3个学分,34个—48个学时[13](61-62)。《国富论》是“经济学思想史”课程主要的参考书之一,这本书具有代表性,故选择其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经过多次修订,后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因此该书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不仅是经济学的百科全书,还涉及历史、伦理、经济和政治表现的社会行为的各方面,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划时代巨著之一[14]。十九世纪后期,《国富论》经由传教士和少数留洋中国人的介绍和宣传逐渐传入中国。最早的翻译版本是严复翻译的《原富》。改革开放以后,发行的中文版《国富论》有二三十种,包括陕西人民出版社的杨敬年版、新世界出版社的谢祖钧版、华夏出版社的唐日松版、人民日报出版社的胡长明版等,可见其在中国的传播影响之深。
因此,本研究以经典学术专著《国富论》为例,探究在通识教育中如何组织课程教学及教学资源的思路和方法。
3.1教学团队及教学设计
美国教学质量中心(Center for Teaching Quality)与“2030 教师解决方案”(Teacher Solutions 2030 Team)小组共同研制了《教学2030》(Teaching 2030)。根据《教学2030》预测,教师将成为一个混合型职业,他们会成为教师企业家(teacherpreneurs),一部分时间用于教学,一部分时间担当学生的指导专家、教师教育者、社会组织者、学习设计师、政策研究者及网络虚拟导师等。2030年的教师职业结构应该是格子状的“晶格”(lattice),而不是阶层性的“梯子”(ladder),各司其职,发挥特长,与其他教师合作,创造稳定的、环环相扣的6人—8人一组的教学团队,以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定制化、有意义学习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绩效。
基于這一思路,教学团队由任课老师和图书馆学科馆员组成。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教师给出教学目标,研究经济学经典学术专著《国富论》学术史;要求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并结合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形成《国富论》学术史报告。目的是增强学生学习学术史自主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信息检索和综述的意识。
(2)馆员嵌入教学,与任课教师一起讨论,选择适合的文献计量学工具。馆员介绍检索工具及使用方法,重点介绍各检索字段的检索含义及用途,并在学生使用数据库检索时提供帮助。鼓励学生就检索结果进行各角度分析,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到信息检索技巧和能力,提高信息素养能力。
3.2教学资源组织方法
鉴于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数据库引文数据质量较高、具有代表性,系统收录了较完整的、学术性较强、学术影响较大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故选择CSSCI作为检索数据库。
图书馆学科馆员指导学生以CSSCI为基础,以《国富论》为研究对象,对1998年—2019年年间的学术影响进行研究。以被引文献名=国富论,引文类型=图书为检索式,获得检索结果563个,根据结果整理引用文献,清除其中重复数据和无关数据共获得引用文献2742篇。此2742篇文献作为分析《国富论》学术史的研究样本。
在CSSCI数据库中检索到的引用文献,根据任课教师给出的历史分析线索,筛选出文献作者、篇名、发表期刊、发表年份、学科类别、作者所在机构、机构所在区域7项相关数据项。指导学生从时间、学科、地区维度,结合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国富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3.3教学任务设计与教学过程管理
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基于文献引证视角的学习和研究。教学团队引导学生找到《国富论》这一经典的研究成果是怎样影响学科的发展,影响学者的研究领域的扩展及影响社会发展等的。与此同时,教会学生熟悉并使用检索工具和数据库,引导学生制定检索策略,并根据检索结果进行时间、学科、地区等角度分析,撰写研究综述,探究《国富论》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及产生的深刻影响。
以下是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学习路径和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
3.3.1时间维度分析
从时间维度根据被引用情况可以揭示出《国富论》在中国的传播影响力。整理这2742篇文献的发表年份,得到结果如图1所示:
从1998年开始至2019年,国内学界对《国富论》的总引用频次达2742次,逐年被引频次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2003年以前,《国富论》的被引频次维持在一个较低且平稳的状态。这一阶段属于《国富论》在中国传播利用的导入期,传播效能较低。从2004年开始,《国富论》被引用频次开始显著上升,并在2007年到达峰值,进入传播影响的上升期,2010年以后维持在一个较平稳的高频次引用状态。图1真实地反映了《国富论》作为经济学奠基之作的经典地位及深远的现实影响。学生通过整合以上数据发现,《国富论》在中国的传播影响具有时间长和持续性高热度的特点。
此外,任课教师提示学生考虑:《国富论》在中国的传播影响特点与同时间的中国经济学有何关联?结合1998年—2019年中国GDP增长速率图(见图2)发现,走势与图1相似。2003年以前,中国经济处于较平稳的增长状态。2003年开始,经济加速发展,至2008年受到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增长放慢,此后在上升波动中维持平稳增长。侧面反映《国富论》是学者研究经济学的重要学术资源和《国富论》对经济学学科领域的重要影响。
学生通过以上数据对比得出结论:《国富论》的引用规律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相关性。
3.3.2跨学科领域的影响分析
指导学生汇总引用文献的来源期刊,选择引用频次高于20次以上的期刊。发现这些期刊覆盖的主要学科范畴为社会科学总论、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历史、哲学、法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说明《国富论》的影响范畴和学科领域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的学科分类为依据,对所有引用文献的学科领域进行统计,获得结果如表1:
统计各年度不同学科领域引用占比,如表2所示,各年度主要的引用学科为经济学、管理学和哲学,占比超过全年引用的60%。其中,经济学领域对《国富论》的引用频率基本稳定,在45%左右。反映了《国富论》影响的学科领域范围的变动情况,表现出了以经济学学科为核心传播领域不断向外围多学科范畴扩展的特点。
指导学生进一步绘制不同年份经济学学科对《国富论》的引用频次图,如图3。将经济学学科领域各年引用频次与各年总引用频次对比发现,《国富论》在经济学领域的引用变化趋势与总引用变化趋势一致。此外,从2006年开始,《国富论》影响的学科领域显著扩大,从经济学领域逐步向其他学科如文化学、新闻学与传播学、体育学等领域扩散,且对这部分学科的影响逐渐增加。具体体现为图3中的两条曲线距离的扩大。
3.4教学效果评估
学生通过阅读检索到的文献,概括综述,自主认识和发现亚当·斯密和《国富论》深入中国社会的全部过程。即从清末以严复为代表的先进思想家想从《国富论》中寻找实现中国维新变法和富国强兵的思想武器,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以前,《国富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批判性来源之一和《资本论》辅助读物,以及改革开放之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国富论》,帮助启发市场经济发展以实现“富国裕民”的目标[15](45-47),探究了《国富论》对近代中国文化传播和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16](67-68)。
本案例基于文献单元,从经典学术专著《国富论》出发,进行原典导读。学生利用文献计量工具梳理学术史的演化,通过查找文献,了解学科发展的脉络及对于研究领域、社会生活乃至历史发展的影响等,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厘清了学术史,而且培养了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能力,学会了学习,提高了核心素养。
通过完成《国富论》的文献计量分析和论证研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团队设计的学习任务锻炼了学生的论文写作和文献综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与科研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后续更深入的专业学习奠定了基础。
4.思考与讨論
魏飞[17](56-61)提出在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历史时,对于信息含量巨大、高度专业化、观点分歧众多的课题,课堂不应该给学生一种定论,更不要尝试解决学术界都无法达成共识的一些争论,比如一战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之类。比较可行的路径之一是,从学术史角度梳理百余年来研究观点的变迁,使学生对这一知识有所认识、开阔学生视野。同样,在通识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术史时不能照本宣科和泛泛而谈,而应利用计量学工具,基于引文分析方法,帮助学生组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利用文献计量方法自主发现学术研究的发展路径。
更重要的是,本研究提示晶格状教师团队建设将是未来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晶格状教师团队可以由6人—8人一组,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发挥特长,为学生提供定制化、有意义的学习教学方案。教师是课程的领导者,提出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支撑,课程资源组织是图书馆学科馆员开展教学服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职能之一,图书馆馆员嵌入教学,协同配合任课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文献计量工具,提供检索和文献利用工具的培训和帮助,这样的方式创新了学科服务内容和方式,拓展了学科服务的内容和深度。学生在教师和馆员的合作指导下进行文献的查阅与分析、判断、归纳、推理,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本研究的实践表明基于原典溯源的通识课程教学模式,不仅具有现实可行性,还易于实现,对于学生而言,更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生动的新的教学方式,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5.结语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学会学习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方向,由此教师教学方式要随之改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通识课程教学模式,从经典学术专著溯源和文献阅读出发,由教师与图书馆学科馆员组成教学团队,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设计问题和教学任务,图书馆学科馆员嵌入教学团队,引导学生使用文献计量工具,并提供信息能力培训。引导学生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工具自主学习和发现学术发展路径、学科传播演化,为教师组织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提供新思路。
教师未来将成为一个混合型职业,由教学团组成员以各司其职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定制化、有意义学习的教学方案。基于文献单元进行原典导读,学生厘清了原典传播脉络,不仅掌握了学术史内容,还培养了基于问题的信息检索和综述意识、技巧和能力,提高了信息素养能力,学会了学习,培养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核心素养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21世纪中国的国民素质提升与教育目标转型[J].教育研究,2016,37(11).
[2]王胜楠.核心素养下师范生教学能力研究——以H师范大学为例[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3]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04).
[4]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5]张红伟,张怡.通识教育的反思、借鉴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
[6]吴皓,马庆,周风余,等.基于通识教育的导师制专业社团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12(02).
[7]黄凌梅,南晓鹏.研究型高校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实施困境探析——基于N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学生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20(02).
[8]王艳萍.西方经济学课程群改革实践探索——以太原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8).
[9]张大勇.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与改革初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21(05).
[10]马艾.历史学本科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新探索——以中国回族史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18(11).
[11]唐瑞,于洋.中美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的比较研究——以哈佛大学、北京大学为例[J].理工高教研究,2008(01).
[12]李会春.中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7(04).
[13]章莉.本科高年级外国经济思想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S2).
[14]亚当·斯密.国富论[EB/OL]. https: //baike. baidu. com/item/%E5%9B%BD%E5%AF%8C%E8%AE%BA/27119?fr=aladdin.
[15]尹伯成.斯密理论在中国影响的三个阶段——为《国富论》问世二百三十周年而作[J].探索与争鸣,2006(04).
[16]李彩丽.《国富论》在近代中国的文化传播及其价值[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08).
[17]魏飞.学术史视野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06).
[18]张登德.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影響[J].理论学刊,2010(09):95-99.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7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面向知识单元的高校微课教学资源组织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0020)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