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伊达?关静?齐伯文?陈秉儒
国有企业改革现已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已基本达成既定目标。首先,国企已完成向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单一经济目标的转变。其次,统计数据表明,不论是处于盈利状态的国企还是处于亏损状态的国企,高管离职率与企业绩效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意味着国企改革过程中所引入的现代企业制度已初见成效,国企的经济属性被进一步强化;同时也说明“不亏损”已不再是国企所追求的经营目标。此外,原本在国企改革之初,国企高管的二元性及政策性负担都存在弱化国企高管离职率对企业绩效表现边际变动的敏感性,从而起到降低由企业业绩表现不佳所导致的高管离职可能性的作用,造成国企治理低效的情况;但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本文研究发现上述问题已得到解决,原本统计学上显著为负的系数估计值已变得不再显著,说明在国企改革的进程中,国企内部组织结构有所优化,企业治理效率也有所提升。
一、引言
与非国企相比,国有企业(下文均简称为国企)的一些属性、特征是其所独有的,而正是这些特征使得国企陷入了经营和治理的困局;首先,国企在进行企业决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政府的影响与干预,使其经营、管理的独立性被削弱;其次,国企肩负着政治责任和政治目标,而这一特殊属性正是造成国企政策性负担以及非营利导向的经营目标的主要原因;繁重的政策性负担迫使国企以牺牲经济目标、弱化经济屬性为代价,最终造成了国企治理效率低下及预算约束软化。此外, Li(2008)研究表明在实施硬预算固定但并不移除政策性负担的情况下,国企生产要素使用率并没有得到提升,员工冗余的问题依旧存在的结论进一步明确了国企经营、治理效率、软预算约束、政策性负担三者之间的关系:预算约束软化和国企经营、治理效率之间并无关联,造成其低效率的原因是政策性负担;过重的政策性负担扭曲了国企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愈加凸显;越强调国企的政治目标,其经济目标便越会被淡化,其企业经营、治理低效问题也就越突出(Bai et al., 2000,2006)。与此同时,国企高管追求盈利、提升企业经营治理效率的积极性也受到了压制,进而增加了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风险,使得政府最终不得不通过软化预算约束为国企的经营不善兜底,由此可见政策性负担与预算约束的软化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和链式效应(Dong & Putterman, 2003;Lin & Tan, 2007;Lin & Li, 2007)。为此,我国于1992年起大力推行国企改革并逐步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期解决国企的经营困境。在逐步推进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央直属机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文均简称为国资委)于2003年成立,其设立标志着我国国企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方面取得标志性进展(王丽,2004;陈清泰,2007)。自2013年起,我国开始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将职业经理人制度引入到国企之中,旨在推动国企在决策过程中的政治目标、经济目标均需兼顾的多目标导向逐步向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单目标导向转变,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国企的经济职能与市场属性。
二、文献综述
在进一步详述本文所使用的样本数据来源、明晰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定义、证明采用的研究方法的有效性之前,一些和国企及其高管有关的特征变量的特性、对于因变量-高管离职率的影响、以及是否是本文重点分析的解释变量都需提前阐明,否则会对实证结果的分析造成干扰。
首先,在现有文献中,众多学者将目光集中在国企高管二元性与及其被迫离职率的关系研究上;其中,Firth,Wong & Yang(2014)研究发现国企高管二元性对于高管离职率期望值对企业绩效边际变化的敏感度的影响并不一致,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态。对于盈利国企而言,高管二元性显著降低了由企业绩效低迷所导致的高管离职率;而这一在统计学上显著为负的系数估计值在亏损国企的回归结果中则没有体现,说明高管二元性具有保护盈利国企高管使之免于因企业业绩不佳而导致离职的作用。同时,在将所有国企作为整体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二元性对于对于高管的“保护”依旧存在,所以总体而言高管二元性减少了由企业业绩不佳所导致的离职情况;同时由于离职率的降低意味着任期的增加,所以高管二元性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高管的任期;此外,部分学者着重分析了高管任期对于高管离职率的影响,并均得出由企业财务表现欠佳导致的高管离职率随着高管任期的增加而递减的结论(Dikolli, Mayew & Nanda, 2013;王姣阁,2014)。由于高管二重性和高管任期都会降低由企业业绩表现低迷而造成的高管离职率,所以在分析国企业绩表现对于高管离职率的影响时要将高管二元性及其任期作为协变量进行控制。
如前所述,在不断深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在基本实现既定目标的基础之上不断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高鹏, 2010;Huang, 2018)。但是在逐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过程中,本应属于国企董事会的人事权仍未全面归位,相当一部分国企高管的任命权仍旧掌握在国资委手中;同时,由于并未明确国企高管的任免标准,造成部分地方国资委的任免标准过于主观随意;Liu & Zhang(2018)将任免国企高管的过程比作为行使看涨(看跌)期权,因为没有人知道国资委的官员评估标准(履约价格)。由于国企高管的人事权仍未归董事会所有,使得政府官员被委派到国企担任要职的情况十分普遍,这无疑强化了国企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关联及国企的政治属性(刘静, 2012)。部分文献将焦点集中于分析国企政治关联对高管离职率的影响,经研究发现政治关联显著降低了由企业业绩表现低迷所导致的高管离职的可能性(董淑兰, 刘浩, 2016)。其中You & Du(2012)引入了政治关联指数来衡量国企政治关联程度的高低;通过将政治关联划分为政治身份和政治经历两大维度、五个不同的考量角度的方式替换原本仅能反映政治关联是否存在的虚拟变量,使得国企政治关联程度大小可由0至5的数值体现。但是由于决定、影响国企政治关联的因素众多甚至其中部分因素无法界定量化,造成缺乏普适性的衡量标准(李天闻, 2017);此外,由于信息披露不完全增加了收集此类数据的难度,所以国企的政治关联度不会被本文作为解释变量亦或是协变量参与到回归分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