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渊明诗文中的生命意识谈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2021-09-23 10:18孙欢欢张笑轩聂桂菊
文教资料 2021年18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陶渊明

孙欢欢 张笑轩 聂桂菊

摘   要: 生命意识是有关生命的思考与领悟的哲学话题,自古便已有之,是生命个体对自身生命的自觉认识,主要包括生命本体观和生命价值观。陶渊明在诗文中反复传达了自己的生命意识,呈现出了坦然的生死观和矛盾的生命价值观。研究生命意识的起源、发展,着重分析陶渊明诗文中体现出的对于生命的思考,最终归于现世,把生命意识的思考与当代多元价值观对人们认识生命价值的影响联系起来,探讨陶渊明诗文中高扬的生命意识对正遭受多元文化价值冲击的人们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陶渊明   生命意识   人生意义   多元文化价值

一、何谓生命意识

生命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凡是生物都拥有生命,但只有人类具有生命意识。生命是复杂的,不同的人对生命的看法不尽相同。对生命意识的探讨,橫贯了中外文学发展的始终,纵观古今的文人思想,对生命意识的探讨不计其数。

简而言之,人的生命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生老病死是人一生的基本规律,生死观念是生命意识的重要部分,也称作生命本体观;在岁月的消逝中,人们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对生命价值的探讨成为生命意识的一部分,称作生命价值观。

生命意识的讨论在西方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西方生命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生命意识的具体理论几经变革。作为“轴心时代”①的文化代表之一,古希腊的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古希腊人重视人的生命,追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一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有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毕达哥拉斯最早明确主张重视人的生命,苏格拉底以“认识你自己”为人生格言,认识自己首先要认识生命,强调生命的重要性。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观点,以承认灵魂存在为前提,形成了灵魂学说,走向了极端的生命观[1]。到了中世纪,宗教兴起,神学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生命意识不可避免地蒙上了神学色彩,走向了上帝本体论,人只有无条件地信仰上帝,才能得到上帝的关爱与呵护。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自身生命的关注逐渐减少,人的生命意志和生命冲动被遏制,甚至消失殆尽。

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社会打破了中世纪的“枷锁”,人文主义思想占据上风,哲学家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强调民主、自由、平等,人的生命与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尊重。他们主张个性解放,肯定人的价值,追求世俗的欲望和快乐,反对教会对人的思想控制,主张自由平等和实现自我价值。这一时期,卢梭提出生命教育理念,主张“以生命为本”,帕斯卡尔认为要对自己的生命进行追问、探讨,才能获得人生的意义[1]。西方社会进入现代后,生命意识的探讨更加深入,学术流派纷纷兴起,竞相表达自己的生命观点,生命哲学悄然兴起,如尼采等人的存在主义生命观、叔本华和伯格森非理性主义的生命观和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的生命观[2](105)。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重新审视了现代人的生存状况,重视生命本体,强调唤醒人们自觉的生命意识,正如叔本华所说,要达到“对于世界的本质那种纯粹的、真正的、深刻的认识”[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注生命是不可忽视的思想文化内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诗经》中就出现了对生死问题的关注,《诗经·唐风·蟋蟀》中写道“今我不乐,日月其除”[4](152),《诗经·唐风·山有枢》中写道“宛其死矣,他人是愉”[4](154),表达了对生死的关注和及时行乐的愿望。这一时期,儒家以孔子为代表,主张尊重生命、重视生命,重生顺死,并渴望“立德、立功、立言”,寻求不朽,以此超越生死,追求人生的价值。道家以老庄为代表,庄子提出“齐生死”的生命观念,主张极端自然主义的生死观,老子认为“我命在我,不属天地”(《西升经·我命章》),强调人的自我性,重视人的生命价值。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的生命观念更加尖锐化。政权更迭频繁,战争连绵不断,人们的生命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反映在文化作品中就是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感叹生死的诗歌。《古诗十九首》中充满了浓烈的感伤情调,如“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去者日以疏》),表达了对生命逝去的哀叹和岁月流逝、人生不再的感叹。建安文学中充满了建功立业、垂名不朽的渴望,曹植“愿得展功勤,轮力于明君”(《薤露》),却不想“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薤露》),时光恍惚而过,岁月易逝,空留文人的满腔报复。正始时期社会更加动荡,文人纷纷惧祸避害,阮籍、嵇康等人很少直接对政治发表意见,转向感叹人生,思考历史。在纷乱的政治下,人们不断寻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面对岁月的消逝,西晋时期的文人转而追求物欲的满足,主张人生苦短,及时行乐[5]。

陶渊明同样生活在魏晋时期,但其生命意识却不同于当时的其他文人。在生与死的问题上,陶渊明很清楚“时间飞逝,人生不再”,他感慨于四季的变化,感叹“晨耀其华,夕已丧之”[6],联想到人“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6],伤感不已,诗人感慨死亡的必然,时光的飞逝,不想自己一事无成,欲实现人生价值的愿望更加强烈。在人生价值观上,陶渊明无疑是矛盾的,他既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积极“入仕”,追求人生价值,又向往隐逸生活,渴望“出仕”,追求精神自由。生命矛盾在陶渊明的隐仕生活中不断展现,最终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一职,彻底回到田园生活,生命矛盾达到和谐,归于自然,内心归于宁静。陶渊明无疑是清醒的,在乱世之中,畏惧死亡并没有用,追求仕途上的功名利禄也虚无缥缈,不如回归本性,回归自然。他以独特的经历,给我们留下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给后来的士人追求人生价值提供了解决之道,也为今天处于多元文化价值下的我们提供了借鉴。

二、陶渊明的生命意识

(一)矛盾的生命价值观

1.顺应自然,向死而生——以活在当下为归处。

人生在世,死生二字,出生和死亡,人无法避免的两件事,出生时懵懵懂懂无所觉,于是在能清醒认知的时候对死就越发惧怕。正当年时,我们难以感受到死亡,也无从谈什么感受,事实上,对死亡的所有感知是从遇见死亡开始的。

人总是对自己身边的死亡难以释怀,陶渊明早年作《拟挽歌辞》时曾认为“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6]。但所有的言辞在直面死亡那一刻只能化为泡影。其亲妹与从弟去世后陶渊明都曾写下祭文,“我闻为善,庆自己蹈。彼苍何偏,而不斯报”[6]。怨恨苍天不公,心内不平,但消化了这种种难舍、悲痛后,是他对死亡真正的感悟。“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6]“立善有遗爱,胡可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6]。长生不可求,不若珍惜当下,教化后人。一味地焦虑于时间的流逝没有任何意义,时光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只有眼前能够被自己把握的才是真切的,可以被赋予意义的,虚妄而不可知的未来都是泡影。“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6]。我们要做的是把握眼前的时光,做真正的自己。“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6],生死难以预料,且看今朝。至于死生之事,那就委运自然。

陶渊明认为人生的来去都源于自然,天地化生万物,而我得以为人,来时是自然的馈赠“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6]。死也只是回归自然,自是无须惧怕。生时需“乐天委分”[6]、“识运知命”[6],去时若“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6]。报以从容欣喜的态度,须知“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6]“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6]。世事变幻,没有什么是真正长久不变的。既然死亡无法预测却注定到来,那就看淡生死,顺应自然,乐天知命,向死而生,珍惜当下。这正是陶渊明对死亡命题的答卷。“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6],他选择顺应本心,体会“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6]的劳作之乐,欣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6]的自然田园风光,闲时邀上三两好友,举杯对酌,岂不是好生快活?

2.生命的核心价值观——从矛盾到顺从本心,与自己和解。

“陶渊明的一生都在不断调和思想中各种矛盾的因素,在理想与现实的轨迹中寻求心灵的解脱”[7](39)。在这种纠结挣扎的痛苦抉择中,他向世人展现了思索结果。在一生中,出仕为官与归隐田园的矛盾最显著,出仕时光占据了他大部分的人生,在时光的洗礼下,陶渊明的思想从矛盾逐渐走向一种圆融的境界,他早时感慨“总角闻道,白首无成”[6],只要静心,就难免怅然时不我待,世事变幻,认为生命终将随时而逝。但彼时他相信即使年迈,仍有建功立业的可能,那时他的积极中仍藏着入仕的希冀。

这种可能支撑他在为官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年,可能是儒家精神内核的浸染太过于深入,入仕的追求与归隐田园的“本性”的拉扯一直持续了很久,其后数年,陶渊明接连经历丧妻与丧母之痛,直面至亲离去给他带来极大的冲击,归隐田园之心日盛,“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6]。只要是园中有菜,库中有谷,那么其他的还计较什么呢?母丧后,他的归家之心难以抑制“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6]。渴望纵情田园,“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6]。但此时他仍难舍官途,出任了彭泽令。可惜世事难料,不久其妹过逝,他看破本心,自解而去,为妹奔丧后顺应天性,归隐田园。这一场持久的拉锯战终究以回归本性作为结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6]。归隐田园的他像挣脱了罗网的飞鸟一般自由翱翔,不必再勉强自己在不适合的环境中浮沉,也不再在意他人毁誉与身后虚名,“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6]?

陶渊明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终于从矛盾挣扎过度到顺应本心,悦纳自己,最终与自己和解。“从基本趋向看,陶渊明思考生命的动机是要解决存在于自身的生命问题,他一生的努力都在于使自身所遭遇的各种生命矛盾得到一种和谐”[8](314),他挣扎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选择的泥潭中,一折腾就是大半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了解自己,悦纳自己,田园生活并不比宦海沉浮要差些什么。陶渊明放下了他的人间吗?我想是没有的,他晚年听闻刘裕篡位,身在田园却还是为自己更名陶潜。但他又执着地要在官场上碰壁吗?也没有,早年他力求功名,也曾感叹怀才不遇,可当他认清本性后就坦然地选择了接受自己。“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6]“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6]。顺应本心,过自己想要的田园生活,再也没有什么能够使我烦恼。“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6],沉浸在开阔辽远的山光水色间,心神自觉地宁静旷远,不再浮躁、焦虑。“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6]。闲适、自足,接受了自己的生活是那样自得其乐,还有什么俗事能够羁绊我呢?

人生的价值就在与自己和解后得以明晰,天地化生万物,我们得以为人,生命的意义在于现在的每时每刻,人生的价值与每个人的本性相匹配,不要再局限于普世价值。芸芸众生,忙忙碌碌,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认清自己?家庭的期盼,社会的期许,裹挟着我们一步步向旋涡中心涌去,这其中的我们,是真的想要达到那藏在旋涡中心的终点吗?停下吧,给自己一点时间,静下来,好好地思考,你的本心所向何方?在了解自己的前提下,悦纳自己,顺应本性,或平凡或伟大,脱离社会所营造出的焦虑氛围,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長道路。

(二)浅析陶渊明生命价值观的成因——遍尝苦辛后的回归本心

陶渊明身处东晋至南北朝的更迭之际,战乱不断,皇权岌岌可危,意图取而代之的谋权者们暗中操作,朝堂、百姓,所有的一切都被争战双方视如草芥般牺牲。他原本抱着一腔报国热情投入政治,希望能效法先祖,建立不世之功,宗族观念是陶渊明入仕的精神支撑之一。“谐气冬暄,映怀圭璋。爰采春花,载警秋霜。我曰钦哉,实宗之光”[6]。可见陶渊明对陶侃的敬仰与向往。可这混合了崇拜与热血的激情却被现实撞了个头破血流。他曾被王凝之赏识出任江州祭酒,也曾先后为桓玄、刘裕、刘敬宣参军,都没有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根深蒂固的门阀制度斩断了寒门子弟入仕的希望,也阻挡了当时家世已没落的陶渊明。陶渊明亲历陶家的衰落,家世不再贵重,难与高门为伴,却也到底不是寒门,在注重门阀的时代里,两处都是尴尬,半生碌碌。黑暗的社会现实击碎了陶渊明入仕的理想,当时社会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为官并不能实现其救民的政治目标。不厌其烦地站队,政治斗争使得文人成了皇权与造反者斗争的筹码与第一战线,大批文人仅因站队就平白地失去了生命,文人在政治场上生存艰难。不少人只能选择装聋作哑以保全性命,有些甚至开始明确抵制儒家的入仕观念,对入仕报以极致的悲观预期,转而追求内心的自由。

当发言成为危险的信号时,隐居成了更多人的选择。如此政治环境使陶渊明不由得反思自己出仕的行为,感慨“夫履信思顺,生人之善行;抱朴守静,君子之笃素。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己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故夷皓有安归之叹,三闾发已矣之哀。悲夫!寓形百年,而瞬息已尽;立行之难,而一城莫赏。此古人所以染翰慷慨,屡伸而不能已者也”[6]。可叹朝堂上已经难以容下淳朴的廉洁谦让的人,只有一心图谋高官厚禄的虚伪小人才能胜任,胸怀正直、立志治世的人被逼归隐,廉洁自好之人终其一生碌碌无为,何其可悲。“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步殆,可以长久”。(《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或许“贱物贵身”(嵇康《幽愤诗》)才是正确的选择。

怀揣着治世救民理想的陶渊明无法与那些图慕虚名高禄之人为伍,选择回归本心,退守田园,每日豪饮,时而与二三好友,共赏美景。他深知世事艰难、为官危险,于是劝诫友人“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闻君当先迈,负痾不获俱。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多谢绮与甪,精爽今何如?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芜。驷马无贳患,贫贱有交娱。清谣结心曲,人乖运见疏。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6]。在此乱世,富贵之人尚且难以免除祸患,你们劳苦奔波,可能只会招致杀身祸患,不若与我一同归隐,共享田园乐趣,保全性命为善。

何况“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6]“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6]。生死难料,焦虑与恐惧除了徒增烦恼外毫无作用。相较于与世长存的山川江湖,我的一生是何其渺小,世事浑浊不堪,你我唯有自持。劝君“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赠王氏小儿》)“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6]。唯有珍惜当下时光,及时行乐[9](167,126)才是正解。毕竟“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6]正暗合了道家看重现世修行的观点。

陶渊明这纠缠一生的入仕与归隐的拉扯,儒家、道家思想此消彼长的暗中较量可谓功不可没。儒家强调的治世救民在深受宗族观念影响的陶渊明的身上更是得到了加强,他自豪于先祖建立的功业,希望自己能匡扶天下,成就一番事业。但这些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下几乎不能实现,陶渊明官场几度沉浮也深知其害,于是长久被压抑的本心开始壮大,在道家顺心而为的助力下,侵蚀他入仕的想法,他不断反思,入仕真的是对的吗?虚伪的小人把持着的朝堂,入朝为官就可以治世救民吗?亲人的接连离世更是对他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死亡与我的距离如此近,它是那样的无情与不可预测,我那小妹为善却早早离世,我如今一届白衣,视物不明,病痛缠身,何不放下这些俗世,顺应本心,珍惜现下还可以掌控的时光,饮酒、赏景、与友人相伴”?

种种因素共同造就了达观的陶渊明,面对死亡,他从容甚至有些欣喜。将死亡看作“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6]。他甚至可能在期盼死亡的到来,坦然接受自己身体的衰败,自作祭文,为天地给予自己生命而感激,不为生前身后毁誉而动情,以一种超脱的姿态,俯瞰着自己的一生。

三、陶渊明诗文中生命意识的启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加快,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相继寻找机遇与挑战。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多元化文化价值观的不断碰撞和融合,对传统文化的解构和颠覆,导致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有些迷茫,多元文化价值观对人们认识生命价值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随之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寻求人生价值的渴望,使人们的内心充满了焦虑与迷茫。对于青年一代来说,处在人生道路交叉口上,对未来的迷茫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交织在一起,生活的重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比强烈,不由得对生活的意义产生了怀疑。

研究发现,我国当前大多数人对生命唯一性的认知是明确的,却缺少生命的责任意识。维克多·弗兰克尔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医生,他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写道:“几乎每个人都动过自杀的念头,这种念头源于绝望的处境,源于时时刻刻笼罩着的死亡危险和不断接近他人死亡的事实。”[10]弗兰克尔致力于帮人们找到人生的意义,他开创了独特的意义疗法。意义疗法致力于帮助人们寻找、发现生命的意义,使人改变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方式。

不同的人对于人生价值有着不同的理解,归根到底在于“人心”。正如陶渊明归隐田园,回归自然一样,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人的内心,在于心的旷达,寻求内心的自然与本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亡不可避免,事件不可逆转,陶渊明“委运任化”的生死观念让我们明白死亡并不可怕,生命的存在与消亡本身就是自然规律,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生命的价值显得更重要。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6]处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我们不免受到物质的诱惑和世俗的熏陶,但只要心有宁静,那么即使身居闹市,依旧安然。陶渊明以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内心安宁,追求本性。陶渊明的诗文中多次出现“归”“还”之类的字眼,处处流露出他对田园的向往和归隐田园的意愿,他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把仕途生活比作“樊笼”,向往自然,在陶渊明的心中,始终向往着回归田园的自然生活状态。

但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实现人生价值,寻求自我,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回到“田园”,在于内心的“旷达”与“自然”。我们奔波于社会之中,或为生存,或为理想,或为抱负,诚然,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人的生命意义所在,但人生的意义还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繁忙的生活和汹涌的物质世界里,给自己的内心留下一片天地,使躁动不安的心境回归平静,追求内心的自然与本真。

死亡是人类的必然命运,陶渊明以旷达的胸怀超脱了生死,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逐步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超然于世俗之外,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这样一个奔波忙碌的社会中,我们应该给自己的内心寻找一片栖息之所,寻求内心的本真与宁静,超脱世俗,尋求人生价值的实现,活得更自己。

注释:

①“轴心时代”是由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的,他第一次将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

参考文献:

[1]董芹.当前我国生命意识现状及对策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2]魏传成.西方文化中的生命思想溯源[J].学理论,2011(1).

[3]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程英俊.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152.

[5]刘玉琢.论陶渊明诗文中的生命意识及其成因[D].青海:青海师范大学,2014.

[6]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侯萍.论陶渊明的人生矛盾及其在创作中的反映[J].大众文艺,2017(10).

[8]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9]杜瑞.浅论陶渊明诗中的生命意识[J].大众文艺,2011(10).

[10]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M].吕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一流专业”经费培育项目,安徽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猜你喜欢
生命意识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素心人陶渊明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
《诗经》爱情誓言及其生命意识
陶渊明的隔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