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策略

2021-09-23 08:24安平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小学语文

安平

摘 要: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按照教材为学生传授知识,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学生都是被动接受教师想法,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阅读兴趣,文本细读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分析阅读文本,提升语文素养,对促进学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文本细读应用价值,并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提供一份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文本还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0-0159-02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is based on teachers. Teachers teach students knowledge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materials,especially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Students passively accept teachers ideas,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but also reduces students reading interest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application of text intensive reading can make students better analyze the reading text and improve their Chinese literacy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nd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ext close reading,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text close read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hop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Text close reading;Text reduction

閱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由于教师缺乏理论素养与正确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在文本品读上偏离轨道,文本细读是一种文本分析方法,将其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微观与宏观的结合,能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把握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首先学生缺乏阅读积极性,受到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学生成绩忽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并且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灌输课本内容让学生反复背诵记忆,而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在阅读时不能进行细致分析,发挥不出阅读教育价值。其次学生缺乏阅读时间,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使得家长为学生报了各种兴趣班,家长认为阅读并不能为学生升学带来益处,为学生留有阅读时间越来越少,这种错误认知使得学生文学素养难以得到提升,或者教师在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料时比较局限,无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教学效果不理想。最后是学生缺乏审美能力,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为核心,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主旨,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魅力,鉴赏文章优美词句段落形成自身见解,但实际教学中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赶进度通常不会让学生细细品读阅读文本,致使学生文字鉴赏能力得不到提高。

2.文本细读应用价值

首先文本细读有利于实现深度教学,深度教学是一种组织评价分析过程,是各种观点关联过程,深度教学要解决复杂问题,产生新的知识,根据深度教学特性可以发现小学语文教学要想实现深度教学,就要将重点放于文本细读上,教师要重视教材处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文本细读理解思想内容,体会写作特色,分析作品结构、中心情节,在文本细读中领会文章精神内核,产生新的知识,促进深度思考,拓展学习深度与广度。其次文本细读有利于培养审美能力,文本情感渗透需要通过文字进行表述,如果不进行文本细读学生就难以发现文本隐藏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作品是比较隐晦曲折的,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品味,即便是比较容易的词语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其并未如此简单,而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懂得美,获得情感体验,增长见识,通过文本细读学生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这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最后文本细读有利于实现三方对话,对话理念作为新课标的重要亮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文本细读避免教师的狭隘处理,有些教师处理文本比较简单,忽视文本的生命情感,仅仅将文本作为语言材料,而文本细读能够迫使教师深入文本实现真正对话,为学生提供良好文本环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开展对话。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应用策略

(1)选择类似文章或者进行文本还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类似文章开展文本细读教学,结合教学主题选择类似文章组织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让学生接触更多优秀作品,拓展学生视野,在选取文章时,教师要突破教材局限,可以合理选择课外优秀文章,以教材为基础开展延后教学,在搜集课外文章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例如:提前打印文章,将其上传于多媒体设备中,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寻找特定文章。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将同一单元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设计文本系统活动,根据人物特征、场景特征等,突出单元内容的联系性,教师可以选择同一事物,不同写作手法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例如:将“珍珠鸟”与“九色鹿”文章结合,两个文章都是写动物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体会作者描写动物时所应用的手法,帮助学生把握不同写作手法,并从不同角度了解动物生活习性,拓展学生认知范围。另外,教师也可以应用文本还原法开展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通常可以看到“本文在选做教材时有改动”语句,这是由于编者在考量篇幅后,为了紧扣教学单元主题,降低理解难度,在选择教材文章时进行适当删改,实际上不同的文章具有不同的结构,是作者经过不断揣摩后的结果,经过删改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有情感,破坏了原有结构,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文本还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例如:“祖父的园子”节选于“呼兰河传”,并进行了适当删改,教材中的“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原文的后半句却为“也不过爬在地上”,最突出的区别就是伏与爬,伏作动词来讲具有三种意义:一是靠在物体上,二是低下去,三是隐藏,而爬的意思是利用手脚向前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三四岁的小娃娃趴在地上,像小虫一样从这头蠕动到那头,这个过程用伏字展现的是静态,缺少生气,而爬字更为准确的呈现当时动态情境,具有传神效果。小学阶段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需要接触鲜活语言,在经典作品的咀嚼与品味中感受语言表达魅力,才能更好的提升文字鉴赏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需求还原被删改的教材文本,让学生在原文基础上进行细读,使文本解读更为准确,发挥出文本细读价值。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小学语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方法谈
细读文本,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