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祥芬
摘 要 紫砂壶起源于北宋,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因饮茶方式的改变而诞生,满足了人们由煮茶法到泡茶法方式转变的需要,在观赏性上它又经过了由古朴到华丽,复而返璞归真的过程,满足了不同时代下人们审美的变化,可以说它始终在与时俱进,与人们的生活相互交融。本文以紫砂壶“一鸣惊人”为例,浅谈其艺术特征。
关键词 紫砂壶;一鸣惊人;造型设计;艺术特色
中国人爱好喝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喝茶而衍生出丰富的茶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饮茶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茶叶、泡茶方式到茶具,与茶文化连成一体相辅相成,优秀的茶具不仅是茶叶的载体,也给人以独特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为人们饮茶锦上添花,营造出独具意境的文化氛围。紫砂壶起源于北宋,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因着饮茶方式的改变而诞生,满足了人们由煮茶法到泡茶法方式转变的需要,在观赏性上它又经过了由古朴到华丽,复而返璞归真的过程,满足了不同时代下人们审美的变化,可以说它始终在与时俱进,与人们的生活相互交融,也由此人们对它的喜爱日益变深,从平民百姓到高雅人士都能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一把壶,用之不弃。
1 紫砂壶“一鸣惊人”的造型设计
造型是任何艺术作品的基础,通过点、线、面的多样化组合呈现出来的造型引起观众的视觉美感,不同的组合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形象,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意蕴。紫砂壶被称为造型艺术的宝库,紫砂材质优越的可塑性为造型装饰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人们将瞬间迸发的灵感、脑海中抽象的思维和概念呈现于紫砂壶上,将一抔土化为一把壶,将抽象华为具象,让瞬间的美感定格为永恒,这便是紫砂艺术的神奇之处。紫砂壶“一鸣惊人”(见图1)是典型的圆器作品,顾名思义,此壶是以典故“一鸣惊人”为主题进行创作的,纵观整壶,流畅柔和的线条勾勒出饱满圆润的壶身,身筒沉稳大方、张力十足;底部设圈足,拔高了身筒,增加了作品的稳定感和庄重感,又不失挺拔大气;壶盖为截盖形式,与壶口严丝合缝、通转流畅,盖面有两圈线条,增加了作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又如同鸡鸣发出的阵阵回声,显示出鸡鸣的响亮;壶嘴三弯嘴,线条流畅自然,舌口设计,出水顺畅有力,壶流由粗及细变化均匀,蓄势有力,壶流与壶身暗接,浑然一体,如同抬头打鸣的鸡头;壶把为圆形把,为了增加手感舒适度,在把上添加了一节装饰,就像给整壶添加了翎羽,飞羽翘起呈卷云状,使之更显自然生动;壶钮也巧妙地设计成雄鸡状,昂头望向东方,形象地比拟了蓄势待发的雄鸡身躯,简约自然,表现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神气。作品选用优质原矿紫泥制作而成,色泽醇厚质朴,表面有光泽感,显得端庄沉静,在造型上,整壶将光器与花器的制作方法相结合,既有光器的质朴简约,又有花器的形象生动,将雄鸡打鸣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精神气十足,给人以活泼昂然的意味,是馈赠把玩的佳作。
2 紫砂壶“一鸣惊人”的文化寓意
“一鸣惊人”的成语背后有这样一个历史故事:相传春秋时期楚庄王在位三年没有任何举措和政绩,大臣们很着急,其中一个叫伍举的大臣暗示楚庄王:臣听说在阜山上有一种鸟,三年不展翅,既不飞也不鸣叫,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楚庄王答道:这只鸟三年不展翅,是为了让羽毛长得更丰满。这只鸟虽然还没飞,但是一飞就会冲上天;虽然还没鸣叫,一旦鸣叫起来就会让世人惊叹!果然半年后,楚庄王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展现出了非凡的治国才能。大家都赞叹道:大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呐!这便是“一鸣惊人”的来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汉字、每个成语背后都有深厚的历史故事和渊源,它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让文化传承下来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的责任。“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深深地影响着我:楚庄王用了3年的时间来观察百姓、观察社会和国家的现状,用了3年的时间来规划,他一直在暗自成长,向自己的目标靠近,这需要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受得住孤独、经得住历练。这不正如我们制壶吗?每把壶的呈现都是经历了数年的学习与磨炼,都是经历了背后多道细致的工序。制壶如此,人生更是如此。每个人生会经历很多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路要走,每一个阶段是人生必须经过的历练。唯有不停历练才能增强自己的能力,才能沉淀自己的智慧,人生中的风风雨雨是不能躲避的,需要坚强面对。没有经历,何以繁华?没有沉淀,岂能心安?紫砂壶“一鸣惊人”将历史故事和中华文化作为创作的主题和灵感,通过对这一抽象成语的呈现将深刻的文化寓意和人生哲理融入其中,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赋予作品更为深厚的内涵,耐人尋味。
3 结 语
传统文化是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的根本,没有传统文化,国家和民族就失去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传统需要继承。紫砂壶作为传统手工艺品,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无疑是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身为一名现代守艺人,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艺术,方能使其不失紫砂的本味和传统的本质。
参 考 文 献
[1]汪叶.论紫砂套壶“吉祥如意”的整体美感和造型艺术[J].江苏陶瓷,2020(1):59-60.
[2]冯云华.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浅谈紫砂套组“拙政提梁”的创作[J].江苏陶瓷,2020(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