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奎
摘 要 紫砂雕塑在雕塑文化中有着独特的文化地位,具有鲜明的艺术价值。紫砂雕塑“钟馗伏魔”以威严大气的艺术造型承载驱邪平安之意,实现民俗文化与美学文化的融合,表现出紫砂雕塑文化别样的美感。
关键词 紫砂雕塑;钟馗伏魔;造型;意境
雕塑材质中为大众所熟知的是木头、砖头、金属、陶瓷、泥、竹等,紫砂作为一种特殊的陶瓷材料对雕塑文化进行重新的定义,赋予雕塑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现如今,从事紫砂雕塑的工作者越来越多,紫砂雕塑所表现出来的形态风格迥异,而更值得关注的是紫砂雕塑作品背后所呈现的文化底蕴。
1 紫砂雕塑的特色
紫砂雕塑发展至今已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按品种及功能分类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器皿类雕塑,主要注重紫砂器皿的实用功能;第二类是陈设类雕塑,主要注重雕塑的艺术鉴赏功能。紫砂壶雕刻是紫砂雕塑的雏形,目前紫砂雕塑的造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性,这须归功于紫砂雕塑特有的材质和工艺手法。紫砂雕塑以捏塑法和泥条盘筑法等传统技艺为主,紫砂泥料经艺人之手和火的烧制下形成多种多样的艺术形态,再加上紫砂泥料独特的颜色,后期无须过多着色加以修饰便可呈现出想要的色彩效果,不失自然古朴之韵味。
紫砂雕塑由于依附于紫砂壶艺的发展,没有系统的创作理论。艺术先辈们在实践摸索中发现规律,并总结出许多简明的要领和口诀。现代紫砂雕塑欲突破传统雕塑的束缚,吸收传统的紫砂工艺技巧,在成型、修坯及肌理上自成独特的体系,以实现旧题材的紫砂雕塑创作以及新题材内容等的创新,形成鲜明的时代风格和文化特色。徐秀棠作为当代紫砂雕塑的开宗立业者,打破固有的佛像雕塑程式,对人物神态表情的掌握独具功力、结构严谨、神形兼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现代生活的多姿多彩给予紫砂雕塑文化更多的发展空间,雕塑家们也需要立足当下创作出更多新颖的艺术作品。
2 紫砂雕塑“钟馗伏魔”的造型特点
“钟馗伏魔”(见图1)这一主题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钟馗是打鬼驱邪的神,相传唐朝时期,唐玄宗在外出巡游忽得重病不治,一天夜里梦见偷珍宝的小鬼被钟馗所捉,夢醒病愈后将其形象记录下来。旧时民间常用他的形象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品摆在家中以辟邪除灾、永保平安,这一风俗自唐朝至今仍未间断过。
古书记载钟馗生的铁面虬髯、相貌奇异,故紫砂雕塑“钟馗伏魔”着重于刻画出钟馗这一鲜明的人物特点。在“钟馗伏魔”的创作中,选用不同的泥料呈现出衣物、皮肤不同的颜色质感,衣袍、皮肤、靴子分别呈现出暗橘色、棕色、褐色,层次分明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以暗橘色为主调可柔和钟馗面目的凶势,减少观赏者的惧怕感。人物一手握拳置于腰间,一手微张置于腹部之上,衣袖曲线往边缘下垂,衣袍下摆纹理清晰并有风吹折叠之痕迹,自然地表现出人物的动作和姿态,仿佛有正在驱魔之征兆。选取华贵的冠带衣物,以紫砂的材质表现出衣物的光润质感,衬托出钟馗高贵的神仙形象。钟馗的腹部凸起明显,左右两肩比例相对不对称,这是男性人物最常用的表现手法,以虎背熊腰的造型凸显强壮男子的形象,既凸显钟馗捉鬼的强大正气,也侧面暗含出钟馗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人物形象。
“钟馗伏魔”创作中较为困难的就是面部特征的刻画,关于钟馗的面部形象较多,笔者查阅大量的资料从中选取较为经典的面部表情,怒目圆睁,眉毛向上盘起似有怒火燃烧之意,鼻头微张,鬓角与胡须的毛发四散展开,面部皱纹皱起,咬牙切齿着似乎在愤怒地说着什么,眉、眼、鼻、嘴、毛发都以适当的比例相结合,从而勾勒出钟馗威严愤怒的性格特点,仿佛各种邪神妖魔都无法近身。
3 紫砂雕塑“钟馗伏魔”的文化意境
艺术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艺术工作者需要深刻理解各种各样的文化以实现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创新。自然,艺术工作者既需要提升自己的雕塑技巧,还需要研究文化中的精粹。正如“钟馗伏魔”这一主题就来源于旧时的民俗文化,钟馗这一人物形象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我们必须要把握钟馗驱邪镇妖的人物特性,选取威武的人物形象以传达民间风俗文化的功能。艺术创作过程自然不能拘泥于文化本身,需要加入自己对美学文化的理解与思考,勇于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在细节上实现紫砂雕塑的创新,以注入紫砂雕塑一定的灵魂。
紫砂雕塑无不需要工作者的耐心、静气,在实际生活中需要修身养性,善于观察生活点滴中的细节,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从而能够塑造出更多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另外,紫砂雕塑还需要艺人有更多的耐心,在作品塑造上需要注重更多的细节,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制作工艺,刻画出作品的鲜明特色,在艺术创造上切不可心浮气躁,耐心地去理解作品本身、文化本身,以在其基础上探求更高的艺术价值。
4 总 结
综观现有的紫砂雕塑呈现出精彩纷呈的样态,不管是传统风俗题材还是现代生活的写实题材,都拓宽了雕塑工作者的创作视野,让我们更加期待紫砂雕塑文化的美好发展,繁衍出更多样、更有趣、更具价值的艺术作品。
参 考 文 献
[1]彭秀云.论紫砂雕塑[J].现代装饰(理论),2012(12):222.
[2]何忍群.宜兴紫砂雕刻艺术探源[J].江苏陶瓷,2008,41(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