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汽车专业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21-09-23 12:47张宏坤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8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智慧互联网+

张宏坤

[摘           要]  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领域迅速形成了融合“互联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职教之风。对新形势下融合“互联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将“互联网+”深入融入教学过程中,研究汽车专业职业教育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及构成要素,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体系进行探讨,对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关    键   词]  “互联网+”;汽车专业;职业教育;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38-0098-02

一、引言

2012年业界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此后我国互联网跨界融合迅速展开,当今互联网创新效果深度影响各个领域。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职业教育领域研究智慧课堂教学之风迅速兴起。目前国内关于“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大多研究侧重于智慧课堂的硬件技术实现,如智慧教室、移动终端教学工具、数字化教学平台、虚拟仿真软件等,搭建智慧教室或依托互联网智能教学环境。本文将总结“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总体架构,建立适应高职汽车专业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构架和教学活动程序,开发“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资源,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多元化的动态评价体系,并进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将移动智能终端和大数据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中,巩固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智慧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促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对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径

(一)明确概念,确定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结构框架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规范,具体包含教学活动结构框架与相应教学活动程序,使教学过程较为稳定,且具有与之相对应的程序和策略。其中,教学活动结构框架是宏观上确定教学活动整体规划,而教学活动过程主要突出教学活动的具体操作。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有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体现了职业教育现阶段的教学理论思想,基本构成要素由智慧技能教学理论基础、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程序、智慧教学辅助条件、教学评价与拓展迁移六方面组成,“六方面”既要满足企业需求,又要实现学生的智慧技能可持续发展,并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构架的设计提供依据。

(二)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框架

根据教学模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将智慧课堂与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相结合,从智慧技能教学理论基础、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程序、智慧教学辅助条件、教学评价与拓展迁移六个层面进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框架的设计。

1.智慧技能教学理论基础

“互联网+教育”是当今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新教育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完善。教育部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现代教育技术要嵌入学习系统,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大资源,建设人工智能的思维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开启智能教育。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行业企业需求、教师需求、学生需求、学习情境进行多方位获取,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记录和分析,依托课前备课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问卷和答题系统等信息化技术手段为个性化学习的开展提供智能教育支持。

2.课堂教学目标

智慧课堂教学目标在于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建构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注重元认知的调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会求知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学习反思的习惯,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启迪学生的心智,最终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3.课堂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一个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完整教学系统,包含师生活动全部行为,教学活动一般可以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在课前环节,要求教师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制作预习材料,结合学生特征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设计,设计预习活动内容,发布资源;要求学生预习汽车相关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然后实施自主预习活动,在线交流,实时反馈,数据呈现学生预习结果,科学应用课前预习大数据,适当调整课中和课后教学设计。在课中环节,教师创设情境,项目引领,问题切入,布置任务,导入新课,课堂随测限时提交,实时点评;学生整理问题,确定问题,多屏参与互动,巩固内化,举一反三;课中保持师生立体化互动,持续沟通,合作探究,教与学乐在其中,在寓学于乐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课后环节,要求教师设置差异性学习拓展、比预习题型多样化的课后习题,提醒学生反思,开展个性辅导;学生学习相应拓展,提出疑问,提交必做的课后作业,提交录制的操作视频;课后巩固学习内容,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教师对此进行点评,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形成持续深入学习的能力。

4.智慧教学辅助条件

(1)硬件条件。智慧教室应具备便捷、实时、可靠的电脑、平板、手机、笔记本等信息化智能移动学习终端,话筒、摄像头等移动终端硬件采集设备,多个显示屏幕、光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智慧教室布局灵活桌椅;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能满足多设备、大数据量的互动需求,采集相关数据,记录存储教室内各种互动数据与轨迹。提供生产实训环境,智慧课堂需要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支持,汽车类专业智慧教室,最好能配置前教室、后车间的一体化教学环境。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智慧互联网+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