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骨筋脉”三联技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5例临床观察

2021-09-23 10:53温勇廖炼炼邹文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1年9期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

温勇 廖炼炼 邹文静

【摘 要】 目的:评价“骨筋脉”三联技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其对血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取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2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推拿手法;观察组采用“骨筋脉”三联技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多普勒超声学中椎动脉血流速度以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10%,观察组为95.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骨筋脉”三联技术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普勒超声学中椎动脉血流速度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筋脉”三联技术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同时能够改善患者脑部供血,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有效方法。

【关键词】 “骨筋脉”三联技术;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血流

【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7-0113-04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Based on the Triple Technique  of “Bone-tendon-vein”

WEN Yong LIAO Lianlian ZHOU Wenjing

Guangxi International Zhuang Medical Hospital,Nanning 5302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iple technique of “bone-tendon-vein”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and to study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on blood flow. Methods 128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63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6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acupuncture and massag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iple technique of“bone-tendon-vein”.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scores,the velocity of vertebral artery blood flow in Doppler ultrasound and the influence on hemorheology indexe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4.1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95.4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the triple technique of  “bone-tendon-vein”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improving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vertebral artery blood flow velocity and hemorheology indexes in Doppler ultrasound (P<0.05). Conclusion the triple technique of “bone-tendon-vein”can improve the vertigo symptoms and the blood supply to the brain,which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Keywords:Triple Technique of“Bone-tendon-vein”;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Clinical Symptom and Sign Score; Blood flow

椎動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arteriopathy,CSA)亦称眩晕型颈椎病,是指因为颈椎椎体及其附件因素,致使椎动脉受到压迫或刺激而引起的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眩晕、头痛、猝倒、记忆力减退、视觉障碍等症状,是颈椎病常见类型之一[1]。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多样,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牵引治疗、针灸推拿治疗等,但存在治标不治本,病情反复的不足之处[2]。笔者采用定点锤正复位法、壮医筋筋针刺、放血拔罐的方法即“骨筋脉”三联技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满意效果且复发率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针灸推拿科门诊和住院的CSA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5例)。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34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2.89±6.25)岁;病程1月~5年,平均病程(3.20±0.96)年。观察组男31例,女34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3.10±5.96)岁;病程1月~5年,平均病程(3.45±0.88)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骨伤科学》颈椎病诊断标准[3];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已知情同意者;②年龄为16岁~65岁,病程小于(或等于)5年;③近期未服用本研究以外治疗药物者。

1.4 排除标准 ①依从性差或正在参加其他治疗的患者;②排除椎动脉受压的占位性病变(如颈椎脱位、肿瘤、骨折、先天性颈椎畸形、严重骨质疏松等);③存在脑源性、耳源性及颅内肿瘤引起眩晕者;④孕妇、精神病患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第一步:先以触诊找到病变节段颈椎,施以传统推拿手法,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20 min/次;第二步:第一步结束后采用电针颈部夹脊穴、双(风池+天柱),用一次性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0.25 mm×40 mm,华佗牌,生产证号:20190604)进行针刺,选电针仪(华佗牌电子针疗仪,型号:SDZ-III)疏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时间30 min;以上疗法每周3次,共治疗4周。对患者进行为期4个月的随访。

观察组:采用定点锤正复位法、壮医经筋针刺、放血拔罐三个阶段的的方法治疗。第一阶段:定点锤正以治“骨”:常用工具:复位锤(脊柱定点锤)、复位钎。首先,采用三步定位法对患椎进行定位:①症状定位:根据患者症状来推断病变椎体;②触摸定位:触摸椎体是否出现移位,椎体旁是否有压痛及阳性反应物,以推断对应椎体是否发生病变;③辅助检查定位: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以明确患椎。具体操作:患者取坐位,前臂叠放于椅背,头前额贴于前臂,暴露颈后部,放松颈肌。医者站立其身后,左手执复位钎,右手执复位锤,进行锤正。一周锤一次,共治疗4周;第二阶段:经筋针刺疗法以调“筋”,方法:经锤正后,医者对患者进行经筋摸结,触摸到颈椎椎体附近的条索、结节状物的部位,医者以左手拇指固定筋结,常规消毒后,视病灶深浅,右手持0.25 mm×40 mm毫针,在病灶部位快速进针,直达病灶筋结点之基底部,得气后,局部选穴加用电针,电针选疏波,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时间30 min,每周3次,共治疗4周。第三阶段:刺络放血拔罐以通“脉”:在颈部以7号注射针头点刺十下左右,出血量约为3~5 mL之间,后用玻璃火罐拔罐10 min,以观察出血情况,一周一次,共治疗4周。对患者进行为期4个月的随访。

1.6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评分参考相关文献制定[4-5],以颈肩疼痛、头痛、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为主要评分指标。多普勒超聲学中椎动脉血流速度,包括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左锥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LVA)及右锥动脉(right vertebral artery,RVA)的收缩峰值期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中、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治愈:原有症状和体症消失,颈、肢体功能恢复;显效:原有症状和体症明显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显著;有效:原有症状和体征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原有症状和体征无减轻,颈、肢体功能无改善。

1.8 统计学方法 所有临床研究数据应用SPSS 18.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5.40%,对照组为85.7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在颈肩疼痛、头痛、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方面的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仅在颈肩疼痛、头痛、眩晕程度方面的积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方面的积分影响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颈肩疼痛、头痛、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方面的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两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峰值期血流速度均有增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两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峰值期血流速度变化不大,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没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降低、红细胞压积下降、血沉减慢及红细胞聚集能力减弱,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化不大,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骨筋脉”三联技术是一种联合定点锤正复位法、壮医经筋针刺、放血拔罐三种疗法协同作用的综合技法,是笔者临床经验总结。“骨筋脉”三联技术运用中医经络辨证及壮医经筋理论为指导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民族特色,临床疗效确切,相比手术和药物治疗,具有无毒副作用的独特优势。

研究表明“骨筋脉”三联技术能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可加快椎动脉颈椎病患者的脑血流速度,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障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骨筋脉”三联技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肯定的治疗效果,其疗效优于传统推拿手法加电针治疗。

定点锤正复位法突出“正骨”,是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解剖学及力学原理总结出来的一种正脊新疗法[6]。以特制的器械对脊柱骨架结构的变移而引起的脊柱相关疾病进行矫正,根据局部不同病理解剖结构施以不同的锤法,以改善改变脊柱关节局部相对位置,调整或重建脊柱内、外力学平衡,解除因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骨质增生椎体移位及软组织痉挛等引起对神筋、血管、脊髓的压迫,激发神筋传导系统,从而激惹大脑中枢产生反应,调整自主神筋的功能活动,改善损伤部位疼痛和促进微循环的改善。壮医经筋针刺以“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理论基础为指导,把查灶消灶作为颈椎病的主要诊疗手段[6]。壮医经筋针刺疗法突出“调筋”,壮医认为,“筋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筋之上,令之不通”,“横络”、“结”即指硬结或条索状物。放血拔罐突出“通脉”,作用主要是通过罐内负压拔出患部的瘀堵之血、寒湿,旧血祛新血生,增强患部气血通畅,使脉络疏通、气血调和[7]。放血疗法可以增强病变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组织的炎症,缓解疼痛,从而改善关节活动功能。

笔者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通过“骨筋脉”三联技术治疗后,可逐步矫正颈椎骨关节错位,改变椎体相对位置;当以毫针针刺椎旁之结节状物部位,解除椎旁肌肉过大的应力,达到松解肌肉的目的;最后通过放血、拔罐,起到活血通脉、改善局部循环的作用。三法并用比传统单一针灸疗法或按摩疗法具特色,起到原发与续发,标与本并除的作用,可以解除椎动脉型颈椎病椎体位移引起的神经血管压迫症状如颈肩疼痛、头痛、眩晕等,同时能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促进患者两侧椎动脉及基底血流速度。

参考文献

[1]黄桂成,王拥军.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 242.

[2]张杰,范炳华. 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治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3(5):690-691,694.

[3]施杞,王和鸣.骨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03.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62.

[5]PRAKASH S.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Radiculopathy[J].J SPINE,1996,24(6):591-597

[6]白黑小.蒙医定点锤正震击复位法治疗脊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5):169.

[6]韦英才.实用壮医筋病学[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6.

[7]王錚,马雯.中国刺血疗法大全[M].合肥:安徽科技技术出版社,2009:50-66.

(收稿日期:2021-01-18 编辑:徐 雯)

作者简介:温勇(1979-),男,汉族,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推拿治疗脊柱相关疾病。E-mail:124756736@qq.com

猜你喜欢
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观察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冠状动脉分叉临界病变边支行血流储备分数测定的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
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半肝切除中的临床研究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破裂性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