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薇薇,广维
(1.朝阳市第二医院皮肤科,辽宁 朝阳 122000;2.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辽宁 沈阳 110003)
痤疮是临床中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是因毛囊皮脂腺出现炎症反应后引起的多种症状,主要表现为脓疱、粉刺等临床特征,多发于15~30岁的青年,丘疹、粉刺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皮损好发于面部、胸部、肩胛部等皮脂易溢出部位,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轻度痤疮会随着时间自愈,但中度、重度痤疮患者应及时接受治疗,避免痤疮症状加重,皮损面扩大,甚至有毁容风险,从而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临床上,传统治疗痤疮主要以西药治疗为主,但治疗效果不佳,采用红蓝光治疗痤疮,可直接作用于患处,强化西药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痤疮患者接受红蓝光治疗后的临床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参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16~23岁,平均年龄(18.56±0.09)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病程(2.08±0.07)年。实验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17~22岁,平均年龄(18.64±0.11)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病程(2.12±0.13)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WHO痤疮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皮肤疾病者;有皮肤过敏史者;中途退出研究者;精神疾病者;认知、行动障碍者。
1.3 方法 参照组采用维A酸霜(0.5%)治疗,具体方法:深度清洁面部痤疮位置,将维A酸霜(0.5%)均匀涂抹在面部、颈部等痤疮位置,涂抹时尽量使用棉签涂抹,更换区域时要使用新棉签,避免交叉感染,睡前涂抹A酸霜(0.5%),28 d为1个疗程。
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红蓝光治疗,采用LED红蓝光治疗仪[鲁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260357号],设备参数:红光波长为633 nm,蓝光波长为415 nm,红光输出强度为105 nW/cm2,蓝光输出强度为40 mW/cm2,红光剂量为126 J/cm2,蓝光剂量为48 J/cm2。具体方法,将治疗仪发出的光源照射痤疮,控制光板与患者皮肤距离2.5 cm(±1 cm),光照时红蓝光交替进行,对于病情较轻的可先进行红光照射,病情严重的可先进行蓝光照射,每周2次,每次20 min,两次照射必须间隔48 h,28 d为1个疗程。
治疗期间,如患者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告知医生,由医生检查患者痤疮情况,必要时需终止患者治疗,并将其视为无效红蓝光治疗研究案例。治疗期间,所有痤疮患者均需禁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每天清洗皮肤,避免长时间阳光照射。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痊愈,痤疮症状全部消失,皮肤恢复正常情况;痤疮Ⅰ级,皮损症状表现为粉刺,仅有少量脓包、丘疹,各患病区域病灶数<30个;痤疮Ⅱ级,脓包、丘疹、粉刺数量相近,各患病区域病灶数40个(±10个);痤疮Ⅲ级,炎性皮损广泛分布于患身体各个部位,有大量囊肿与丘疹,各患病区域病灶数(75个)±25个;痤疮Ⅳ级,有聚合性囊肿、痤疮、结节,各患病区域病灶数数量>100个。总有效率=(痊愈+痤疮Ⅰ级)/总例数×100%。②不良反应:包括红斑、色素异常、结痂、其他等。③皮损情况:采用皮损计数法进行评估,1处则记为1分,计算各组皮损均值。④治疗满意度:发放调查问卷,患者对治疗效果、安全性进行评价,依据主观满意度填写调查问卷,分为满意、不满意、一般。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参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高于参照组的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皮损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皮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皮损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皮损情况比较(±s,分)
表3 两组皮损情况比较(±s,分)
组别参照组实验组t值P值例数40 40治疗前60.14±10.21 60.56±10.14 0.184 5 0.854 0治疗后29.54±5.32 10.58±3.11 16.255 8 0.000 0
2.4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满意度为95.00%,高于参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n(%)]
痤疮是常见皮肤疾病,也是皮肤炎性反应的主要症状之一[2]。临床调查研究显示,痤疮主要与患者体内激素失衡、毛囊皮脂腺开口角化、细菌感染、皮脂腺分泌旺盛等直接相关[3]。传统痤疮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但在治疗中易形成依赖性,一旦停止用药,痤疮易反复发作,甚至加重患者病情。此外,药物治疗主要以抗生素为主,反复用药会导致患者皮肤表层菌群失调,细菌出现耐药性,增加治疗难度。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达,光学疗法被应用于治疗中,能通过红蓝光照射,改善患者痤疮症状[4]。红蓝光治疗主要应用光动力学原理,输出的红光与蓝光为特定波长光源,能杀死皮肤表层细菌,强化药物应用效果。红光照射治疗原理:红光穿透性强,可深入皮肤基层,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加速皮损处皮肤胶原蛋白形成,使受损细胞及时更新,减少皮损处愈合后形成的瘢痕,并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且可改善皮肤松弛[5-6]。蓝光照射治疗原理:蓝光可激活细菌体内不稳定卟啉,灭杀丙酸杆菌。在治疗痤疮过程中,将西药与红蓝光综合治疗,能显著增强治疗效果[7-8]。临床医生在应用红蓝光方法进行治疗时,还需从实际情况出发,依据患者痤疮病情发展程度进行针对性治疗,调整红蓝光照射先后顺序,提升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痤疮患者面部脓肿、粉刺情况得到有效改善,满意度较高,表明红蓝光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痤疮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将红蓝光应用于痤疮治疗过程中,能巩固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改善皮损状况,治疗安全性较高,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