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
(沈阳市儿童医院急诊科,辽宁 沈阳 110032)
小儿各项身体机能发育尚不完善,若在生活中出现高温症状,则需对其施以有效的临床诊治措施,使其体温水平能控制在稳定状态,进一步减少高热惊厥等问题的产生。高热惊厥小儿疾病发作时多存在上肢及下肢抽搐、肌肉强直痉挛、大小便失禁、意识障碍及嘴角流出白沫等症状,若未给予及时治疗易导致脑部受损,甚至残疾[1-2]。由于导致高热惊厥产生的主要原因为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因此,西医多为高热惊厥小儿实施抗感染、抗惊厥等手段进行对症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3-4]。有研究显示,高热惊厥小儿实行中医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5-6]。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62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62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1例。参照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3.59±0.23)岁。实验组男14例,女17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3.61±0.34)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6个月~6岁,且诊断存在高热惊厥,体温>38.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有遗传性疾病。
1.3 方法 参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给予患者布洛芬(哈尔滨华瑞生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83901,规格:0.2 g×12袋)口服治疗,每天3次,每次20 mg/kg。另给予患者地西泮(安徽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1784,规格:2 mL∶10 mg)静脉注射治疗,每天3次,每次0.5 mg/kg。若患者处于惊厥持续状态,则给予劳拉西泮(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11,规格:0.5 mg)肌肉注射治疗,每次0.1 mg/kg,连续用药4 d。
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选取合谷穴、人中穴、十宣穴、少商穴、太冲穴、商阳穴、日月穴、肝俞穴予以中医针刺,采用提插捻转泻手法,刺入后留针30 min,高热惊厥症状发作时,对大敦穴实行中医按揉,抽搐症状发作时,掐委中穴及膝眼穴,牙关不利时,掐合谷穴,患儿恢复清醒后,给予紫雪散[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5021911,规格:1.5 g×10瓶]口服治疗,每天1次,每次0.3 g,连续用药4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16、24、36、48、96 h体温及神志恢复正常时间、惊厥维持时间、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24~72 h,体温恢复正常,无抽搐表现,其他症状明显改善或消除;有效,治疗72 h内,体温降低但仍异常,无抽搐表现,其他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不满足以上标准[7]。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不同时间点体温比较 治疗前,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4、8、16、24 h,实验组体温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48、96 h,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体温比较(±s,℃)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体温比较(±s,℃)
组别参照组(n=31)实验组(n=31)t值P值治疗前39.85±0.10 39.90±0.12 1.782 0.079治疗后1 h 39.40±0.15 38.72±0.10 21.001 0.000治疗后2 h 38.91±0.20 38.30±0.13 14.238 0.000治疗后4 h 38.70±0.25 38.13±0.10 15.922 0.000治疗后8 h 38.44±0.30 37.70±0.14 12.445 0.000治疗后16 h 38.30±0.33 37.51±0.20 11.398 0.000治疗后24 h 38.12±0.30 37.40±0.21 10.947 0.000治疗后36 h 37.55±0.33 37.39±0.30 1.997 0.050治疗后48 h 37.53±0.30 37.40±0.35 1.677 0.098治疗后96 h 37.50±0.34 37.34±0.30 1.964 0.054
2.2 两组神志恢复正常时间、惊厥维持时间比较 实验组神志恢复正常时间、惊厥维持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志恢复正常时间、惊厥维持时间比较(±s,min)
表2 两组神志恢复正常时间、惊厥维持时间比较(±s,min)
组别参照组(n=31)实验组(n=31)t值P值神志恢复正常时间3.01±0.20 2.30±0.12 16.948 0.000惊厥维持时间4.12±0.30 3.70±0.23 6.186 0.000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小儿高热惊厥在临床儿科诊治中较常见,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婴幼儿大脑尚未发育完善,其机体抑制能力及分析鉴别的能力较弱,即便轻微,也会使神经细胞发生异常放电,进而出现惊厥症状,通常情况下,患儿病情较急,需尽早开展治疗[8]。西医治疗高热惊厥患儿多予以对症治疗干预,选择布洛芬治疗以降低体温,选取地西泮治疗予以抵抗惊厥症状,采取劳拉西泮治疗以改善惊厥维持状态[9-10]。但西医治疗高热惊厥小儿效果不佳[11-12]。
中医将高热惊厥归入“急惊风”范畴,治疗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治疗安全性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4、8、16、24 h,实验组体温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48、96 h,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神志恢复正常时间、惊厥维持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方式主要以经络腧穴学相关内容为基础,根据患儿实际病情进行针对性的取穴,另通过针刺、中药制剂联合治疗等方法进一步提升诊治效果,从而实现息风和镇惊、祛痰并清热,治疗效果显著;同时,结合西医治疗方法,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中西医联合治疗高热惊厥患儿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儿体温,缩短神志恢复正常时间、惊厥维持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