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秋野,沈小云,刘秋容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江西 萍乡 337000)
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 related skin injury,MARSI)是指在移除粘胶产品后≥30 min以上的时段内出现持续性红斑和/或其他皮肤异常[1]。MARSI的类型分为机械型、皮炎型和其他型,其中皮炎型是由于化学性物质接触皮肤导致的非免疫性损伤[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制定深静脉导管维护中规定皮肤消毒方法为75%酒精清洁脱脂+2%葡萄糖酸氯己定或0.5%碘伏消毒各3次后待干贴膜[3],但酒精对皮肤刺激性强,可引起变态反应,导致MARSI发生率升高。有文献[4]指出美国每年医院治疗MARSI的费用达到1 100万美元。本研究使用0.9%氯化钠溶液替代75%酒精行首次皮肤清洁+2%葡萄糖酸氯己定消毒3次,观察MARSI发生率、发生时间、皮炎程度及局部皮肤细菌培养结果,旨在为临床选择皮肤消毒模式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血液科深静脉置管(CVC、PICC)需中长期导管维护的患者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白血病52例,淋巴瘤21例,骨髓瘤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嗜血细胞综合症1例;PICC 34例,CVC 46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男20例,女20例;白血病26例,淋巴瘤11例,骨髓瘤2例,嗜血细胞综合症1例;PICC 17例,CVC 23例;平均年龄(51.27±15.18)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白血病26例,淋巴瘤10例,骨髓瘤3例,骨髓増生异常综合症1例;PICC 17例,CVC 23例,平均年龄(51.85±16.50)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需中长期导管维护的患者;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有自我维护导管能力。排除标准:皮肤斑贴实验阳性[5];导管使用周期<4周;置管期间因活动不慎脱管;导管感染、局部皮肤感染。
1.3 方法
1.3.1 材料 ①所有PICC患者均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4Fr的三向瓣膜单腔管;②所有CVC患者均选用广东百合医疗科技(14G/16G)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③选用3M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套件,敷料均使用3M公司生产的C1679-1敷贴(10 cm×11.5 cm);④0.9%氯化钠溶液及75%酒精常规使用。
1.3.2 研究方法 导管维护人员应经过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6]。实验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行首次皮肤清洁+2%葡萄糖酸氯己定消毒皮肤3次后待干贴膜。对照组采用75%酒精行首次皮肤清洁+2%葡萄糖酸氯己定消毒皮肤3次后待干贴膜。医用黏胶更换技术操作流程[7]:采用0°或180°缓慢顺着毛发生长方向移除敷料→皮肤消毒范围15 cm×15 cm,清洁干净后彻底消毒,待干后贴膜→无张力性粘贴敷料。
1.4 观察指标 ①追踪时间为4周,观察记录两组中长期携带深静脉管患者穿刺点周围皮肤MARSII发生率及发生时间。②皮炎分级标准[8]:轻度,仅有轻微的皮肤瘙痒及红斑(面积约为5 cm×5 cm);中度,皮肤瘙痒感明显,透明敷料下穿刺点周围皮肤出现散在红斑、丘疹、潮湿(面积>5 cm×5 cm),部分散在粟粒状皮疹;重度,瘙痒难忍,出现水泡、糜烂、渗出(面积>10 cm×10 cm),抓痒后可使发红的面积增大,夜间不能入睡或睡眠差,影响其生活甚至治疗效果。③细菌学监测[9]:两组患者贴膜前及第7天移除贴膜后,采样者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无菌生理盐水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旋转擦拭5 cm×5 cm范围,置于培养管内送细菌室接种于灭菌平皿,37℃恒温培养48 h,计数菌落数。④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 fection,CRBSI)诊断参照标准[10]:留置静脉导管的患者有感染的表现,至少有1次外周血培养阳性,排除其他感染来源。且半定量法(>15/cfu)导管尖端和至少1次外周静脉血培养出相同病原体。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MARSI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MARSI发生率为10.00%(4/40),低于对照组的35.0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8,P=0.007)。实验组发生时间为(22.25±4.92)d,短于对照组的(11.14±4.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5,P<0.001)。
2.2 两组MARSI发生程度比较 实验组MARSI发生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MARSI发生程度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marsi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两组细菌培养结果比较 实验组贴膜后菌落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细菌培养菌落数比较(±s,cfu/cm2)Table 2 Comparison of bacterial culture colony number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fu/cm2)
表2 两组细菌培养菌落数比较(±s,cfu/cm2)Table 2 Comparison of bacterial culture colony number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fu/cm2)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0 40贴膜前菌落数00移除贴膜后菌落数20.00±9.06 77.95±15.23 20.682 0.000
2.4 两组细菌定值率、CRBSI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细菌定值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RBS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细菌定值率、CRBSI发生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bacterial fixed value rate and CRBSI incid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医用黏胶在临床使用广泛,在使用黏胶的皮肤上有可能发生MARSI。深静脉包括中心静脉导管(CV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床旁持续血液净化系统导管(CRRT)等[11],导管留置时间CVC 1~28 d,PICC 1~365 d,CRRT 1~420 d,治疗间歇期至少每周维护1次,管道维护均需使用医用粘胶敷料覆盖,留置时间较长,皮肤清洁消毒频次较多。导管维护中75%酒精常规用于皮肤清洁,酒精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高挥发性,在带走皮肤热量的同时也带走皮肤的水分,其醇水混合物表面张力低,渗透性强,能进入皮肤缝隙,接触时可引起皮肤血管扩张,出现潮红、荨麻疹、瘙痒等,长期使用造成皮肤干燥、粗糙,最终失去弹性[12]。而0.9%氯化钠溶液与人体体液具有等渗性,对皮肤无刺激。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MARS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生时间为(22.25±4.92)d,短于对照组的(11.14±4.32)d,说明0.9%氯化钠溶液替代酒精清洁皮肤可有效减少皮肤损害,降低MARSI的发生率,也可减缓皮炎的发生。两组CRBS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关。两组患者贴膜前细菌培养显示菌落数均为0 cfu/cm2;第7天移除贴膜后实验组细菌培养显示菌落数明显小于对照组;细菌采样阳性率为27.5%,其中实验组7.5%,对照组20.0%。提示0.9%氯化钠溶液替代酒精行首次皮肤清洁,同样可达到消毒杀菌目的,而酒精刺激皮肤后易发生皮肤感染导致细菌更容易产生定植。对照组发生2例导管相关性感染,均为MARSI重度患者。外周血培养阳性,导管尖端与穿刺点周围皮肤分别采样,均培养出金黄色葡菌球菌,及时拔除导管后可缓解病情。
本研究使用0.9%氯化钠溶液替代75%酒精清洁皮肤的模式用于深静脉管道维护,可减少皮肤刺激同时也可达到清洁消毒的目的,预防和减少MARSI发生,且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有效,能降低医疗风险及费用,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在护理静脉治疗规范领域具有一定意义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