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议程设置”视角的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建构

2021-09-23 09:04顾恩平
宿州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议程设置议程话语权

顾恩平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思政部,安徽滁州,239000

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以“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为载体的高校“微思政”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和主要平台,它改变了传统的以课堂为载体的单向传播模式,有效地推动了思政教育的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和交流互动,提高了思政教育话语沟通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但是,网络媒体的海量信息无疑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信息的碎片化、便捷性、开放性的特性也会弱化高校思政教育话语的权威地位,削弱高校思政话语权的引导力。因此,以“议程设置”理论为基础,探讨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议程设置”契合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建构

“议程设置”作为传播学的重要理论,由美国传播学者马克斯维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大众传播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于1972年首次提出的。核心观点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1]与“议程设置”的基本思路相似,高校“微思政”教育通过对“议题”的选择和强调,积极使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话语内容、话语形式和信息模式,将主流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想认识和政治理念有机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传递、舆论引导和交流互动,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为大学生提供“陪伴式”的育人服务。

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在本质上是话语权利与话语权力的结合体。一方面,体现在高校“微思政”教育场域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话语主体,享有平等地对话、沟通、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与见解,理性反映自己的理想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另一方面,突出强调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即“以思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针对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包含社会主义价值观等主导意识形态的网络文化产品在网络环境里进行一系列话语传播的实践,从而在网络思政教育场域里所获得的权力。”[2]可见,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建构离不开“议程设置”的应用,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建构的目的、预期传播效果与“议程设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高校“微思政”教育通过“议程设置”实现思政教育的目的和效果,为进一步增强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指导,这和“议程设置”的功能是契合的。

2 “议程设置”视角下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建构现状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运用SWOT分析描述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据此思考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建构策略。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SWOT分析矩阵见表1。

表1 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SWOT分析矩阵

2.1 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内部环境分析

2.1.1 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的优势条件

第一,“微思政”教育的话语具有融入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通过广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思政教育话语逐步融入网络话语,拓宽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发展路径,实现话语回归,并逐渐改变了一度出现的网络思政教育“话语失态”的窘境,逐渐缩小了施教者与受教者的网络思政教育的“话语鸿沟”。其融入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富有人情味的“微思政”话语具有亲和力。二是契合了人的需求。

第二,充满正能量的“微思政”话语具有导引性,巩固和强化了主流思想。“微思政”通过持续传播正能量话语,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指导地位,充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帮助人们分清善恶、厘清美丑,树立道德风向标,引导人们付诸践履,形成“正能量-正确价值理念-正能量”的良性循环。

第三,“微思政”话语对充满负能量的话语的干预性,敢于向敌对话语“亮剑”。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既要讲自由,又要守秩序。“微思政”通过关注热点、回应焦点、廓清疑惑、还原真相,纠正清理了负能量话语,对网络环境降噪去杂,提高了公众判别力。人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一直没有改变,到处煽风点火、混淆视听。面对敌对话语的挑战,“微思政”可以主动“发声”“亮剑”,揭露其目的,剖析其本质,驳斥其内容,阻断其传播途径,将其假恶丑公之于众,教育广大网民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2.1.2 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劣势限制

第一,“议题选择”的困境。媒体只是传播的工具和载体,传播内容才是关键,而好的内容首先要选择好一个议题。当前,许多大学生认为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不那么“吸睛”、缺少“平民范”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议题选择缺乏时代感,不注重学生的导向需求,不注重学生专业发展的差异性,不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与学生需求关联度不高。从而导致思政课和专业课之间出现“两张皮”现象,降低了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

第二,“话语鸿沟”的困境。有了好的议题,还需要有优质的内容做支撑。当前,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内容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件式话语、教材式话语滥用的情况,话语模式化特征十分明显,话语内容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就会降低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生动性。而权力话语的出现则进一步打破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使受教育者产生疏离感,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师生交流对话不畅,必然降低思政教育话语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不仅无法引起受教育者的思想共鸣和情感认同,反而造成了“话语鸿沟”的困境。

第三,“话语能力”的困境。话语能力即话语的有效性问题,造成高校思政教育话语鸿沟困境根本上还是话语能力的问题,话语能力的强弱具体表现在话语内容的把握上和话语方式的运用上。目前,在一些思政课堂上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单纯照搬文件话语、权力话语,强力单向灌输,这本身就是话语能力弱的一种表现;另一种是 “泛娱乐化”现象。近年来,在一些思政课课堂上出现的话语的随意性、调侃性,一些思政课教师为了博取学生的眼球,一味地运用感性触动的共情效应,过于依赖多形式融合的授课体验,对内容的处理往往十分浅薄,缺乏严谨的学理支撑,这就背离了思政教育话语既要体现生动性、活泼性,更要有学理性、正向性、合理性的要求。总之,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都没有能把握住话语内容,没有运用正确的话语方式,从而陷入“话语能力”的困境。

2.2 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外部环境分析2.2.1 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面临的机遇

第一,“微思政”的立体化有助于增强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精确度。与传统的由点到面的单向的信息传播方式不同,“微思政”的信息传播是由点到点,相互交织,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是集服务、互动与意见反馈于一体的多维度、立体化的网络服务系统。高校在开展“微思政”教育过程中,通过营造“陪伴式”思政育人环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排解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烦恼,掌握工作主动权,提升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精确度。

第二,“微思政”的共享化有助于延伸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广度。高校“微思政”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壁垒限制,把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有机地联系起来,利用网络媒介信息共享的功能,进一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课程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从教育“高地”向“洼地”开放共享。

第三,“微思政”的平民化有助于提升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接受度。“微思政”的特点之一就是信息发布主体的大众化、广泛化、平民化,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和接受者,成为主流思想的宣传员。

2.2.2 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第一,话语权的开放性对话语权威的挑战。信息时代,共享性、开放性、便捷性的互联网平台拓宽了受教育者获取信息和交流表达的渠道,使受教育者更易获取各种信息,受教育者的话语表达权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地享有各种信息,在互联网舆论环境中双方处于“均等”的地位。但是,这种开放性也可能会使一些可信度较低、虚假甚至错误的信息被夹杂进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导性带来了严峻挑战,削弱了高校“微思政”话语的权威地位,导致教育者在一些舆论语境下出现“失语”困境[3]。

第二,话语权的分散性对话语引导的挑战。自媒体时代是一个“全民发声”的时代,网络话语以其碎片化、可写性及自由化的话语表达方式深受广大“00后”们的热捧,他们正借助这些简洁生动的网络话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诉求。自媒体本身的及时性、开放性、交互性、大众化,使受众表达渠道得到充分扩展,话语权去中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话语权表达呈现多元化、分散性特点[4]。同时,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增强,进一步弱化了高校思政教育话语的引导力,影响教育效果。

3 应用“议程设置”理论建构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

3.1 坚持“内容为王”,建构高校“微思政”教育的话语内容体系

“内容为王”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核心体现,是高校“微思政”教育赢得大学生受众口碑的核心利器,话语内容体系的构建是高校“微思政”教育的首要的基本问题。

第一,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一方面,守正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5]守正就是坚持思政教育的思想性和学术性,坚守住思政教育价值引领的初心和使命。一是思想性,高校“微思政”教育要坚持“姓马”“姓社”“姓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夯实话语内容体系的坚实基础,把向大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作为第一要务,使大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当性、先进性和科学性。二是学术性,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对理论进行透彻的学理分析,深化话语内涵,做到有深度有内涵,提升话语体系的理论说服力。另一方面,在守正基础上要不断推进话语内容体系的创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知识体系转化为价值体系,要注重融入议程内容,突出议程设置,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挖掘鲜活素材,整合微媒体信息资源,丰富话语内容。

第二,议题选择要做到聚而不散,既要突出时代特色,又要彰显理论高度。(1)议题要是真实有效的。真实是舆论有效传播的前提,高校“微思政”教育议题必须是有代表性的真命题,能反映现实需要的。同时议题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达到预期效果。(2)议题要有格局和高度。要强化主旋律议题,精选话语议题,注意议题的即时性,议题的眼界要开阔,有广度、有格局,要站在理论的高度,有深厚的学术涵养和文化底蕴,能引导学生识主流、看大局、明大势、辨是非。(3)议题要契合时代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体现人文关怀。议题要紧密联系社会热点、关注点,注意受众的可接受性,反映民生愿景,找到同大学生切实利益和关心问题的最佳结合点与切入点,反映大学生的心声和期待,激发大学生的探究和思考的兴趣,获得大学生的认同。

第三,内容要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建构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的根本依据。高校“微思政”教育不仅要“宏大叙事”,更要“见微知著”,要着重把人们身边的好人好事借助“三微一端”、抖音等微平台以质朴的语言文字、简洁的动画视频传播出去,书写身边故事,传承家风家教,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从而引领话语传播,使高校“微思政”教育更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

第四,满足“导向需求”,提高用户粘性。“导向需求”是议程设置理论中的一个概念,体现的是受众在心理上的需求受到媒介的影响有多少[6]。高校“微思政”教育的内容不仅要激发学生兴趣,更要满足学生需求。(1)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内容,合理设置教育目标,满足大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2)以学生职业定位为基础,充分融合职业理念,构建具有职业化特点的“微思政”教育体系,满足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3)增强服务育人功能,满足大学生获取多样化信息的需求。创造良好的服务体验,这是“微思政”教育进行议程设置的基础。要更好地利用平台,拓宽学生获取权威信息的渠道,提供便捷服务,进一步提高用户粘性。

3.2 创新形式,活化高校“微思政”教育的话语传播方式

一是打造“微阵地”。针对当前思政教育议程设置方式过于简单的问题,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高校“微思政”教育议题表达形态,提升育人效果。运用大数据技术思维,建立不同舆论场仿真数据模型,创新设置网络议题话语和符号表达形式,实时、立体、可视化呈现和检验议程设置的全过程实施效果,让大学生接收到的网络议题内容更加智能化、精准化[7]。

二是丰富思政教育的“微产品”。针对当前高校“微思政”产品趋同性强、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的情况。(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夯实“微思政”产品的理论基础。(2)强化“微金课”建设,打造一批议题鲜明、内容具体、学理深厚、包装精美的思政“微金课”。(3)开展主题式的“微电影”“微视频”比赛。比如,由思政课教师合力指导的微电影作品《与众不同》荣获了2019年教育部第三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三等奖。该作品的题材体现推崇青春与励志,内容体现主流文化价值,关注大学生、彰显时代责任,富有青春气息,有生活化的关注和艺术性的表达,能满足大学生网民群体的情感需要,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品位与文化素质。(4)建设共享资源库。发挥微平台信息整合作用,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整合经典著作文献、通俗理论读物、优秀理论文章、专家微解读、形势政策、时政要闻等建立网络共享资源库,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三是活化“微思政”教育传播语言表达。高校“微思政”教育要想成为大学生所思、所想、所感的代言人,就必须接地气、涵生气。(1)要接地气。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学会走群众路线,立足大学生生活实际,从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话语内容、话语风格、话语符号出发,寻找话语素材,提炼话语元素,丰富话语资源,构建贴地飞翔、沁润渗透的“微思政”教育话语体系。(2)要涵生气。“微思政”话语要主动打破“话语鸿沟”,语言表达要有“温度”,要摒弃教材式话语、文件式话语、支配型权力话语,把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传统话语与现代话语、说理话语与情感话语相结合,实现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文件话语向学术话语、支配型权力话语向引导型话语的转换[8]。适度融合情感话语、生活话语、实践话语等,增强话语亲和力,构建情理交融、情真意切的“微思政”教育话语体系。

3.3 打造一支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微思政”教育团队

团队建设是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建构的基础,高校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微思政”教育团队专门负责微平台建设,对“微思政”教育内容进行系统的规划。作为“微思政”的主要传播者,在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媒介素养,具体包括话语能力、信息传播技巧与能力、新媒体思维、话语艺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话语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两个方面。

第一,提升话语能力。一是对话语内容的把握。既要重视话语的政策性、权威性、正向性,也要重视话语的简洁性、生动性、活泼性。二是对话语方式的运用。语言表达能力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首先,“口才”要好。所谓“三分靠内才,七分靠口才”,思政教师的“口才”就体现在清晰、规范、精炼、生动、幽默诙谐上。其次,“文笔”要好。文字功底要扎实,要做到书写文本格式规范、逻辑严谨、层次清晰、说理有据、论证充分。再次,“口才”“文笔”要转化为网络语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依托“三微一端”、抖音等微平台,把平面话语转化为可视化、可触摸、可沉浸式体验的立体式话语。三是对话语特征的呈现。“微思政”教育话语要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性和专业性。

第二,提升信息传播能力。首先,提升思政教育者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通过定期组织技术培训,使“微思政”教育工作者能熟练操作各个交互软件,有效利用软件进行网页设计、信息处理,充分利用平台各项功能进行“微思政”教育工作。其次,提升思政教育者的分析和生成信息的能力。一是信息筛选识别能力。能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高质量信息,过滤网络不良信息,净化媒体信息传播。二是信息加工能力。将筛选出的高质量信息,有机融入语音、图片、视频影音、动画、AI、VR、AR等可视化技术手段,传递给大学生,提高思政教育的趣味性与可接受性。最后,提升思政教育者的舆情引导和危机处置能力。

3.4 完善高校“微思政”教育议程设置运行机制

第一,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建”的议程设置工作机制。以高校育人主体为基础,整合网络议程设置不同主体力量,形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学生三个层面,构建“统筹指导一体化、教育应用一体化、主动切入一体化”的“多元主体协同共建”的高校“微思政”教育议程设置工作机制[9]。

第二,加强学校层面的制度建设。高校应制定学校“微思政”教育安全保护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监管,构建信息监控和反馈机制,对“微思政”平台进行适时监测和维护,监督和及时清理不良信息,净化平台环境。同时,还要建立舆情危机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提升危机管控能力,及时处理舆情危机事件,及时发现大学生网络思想动态并进行疏导和干预。

第三,建立健全“微思政”教育联动机制。一是注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融合,建立健全线上线下的联动机制,把网络虚拟世界与课堂真实体验联通起来。二是注重与通识课、专业课教学相融合。把“微思政”教育融入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学习,同频共振,引导大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内在德行与素养,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三是建立多重横向联动机制。如课内与课外联动,有效促进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微思政”教育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校内与校外联动,可以打破校际边界,实现跨校际合作,共享资源;使用“微思政”平台开展师生互动交流,深入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和情感诉求;还有建立学校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横向互动,加强家校联系,彼此互通教育信息,发挥家校协同育人的作用。

4 结束语

“微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思政教育模式,运用议程设置理论优化高校“微思政”教育话语权建构,优化话语内容体系,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有助于促进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与创新。对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议程设置议程话语权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演进及其现实启示
《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下体育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议程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如何讲好南海人文故事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会面议程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