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的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

2021-09-23 03:31:44冯素娟张珀璇
关键词:分阶段液体卫生

冯素娟, 张珀璇, 王 芳, 张 毅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血透中心,江苏 南通,226001)

慢性肾衰竭是肾内科多发疾病之一,患者的肾实质受损,或肾脏萎缩,无法维持正常功能,严重威胁其身体健康[1-2]。临床常采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但其耗时长且复杂,临床需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3]。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结合多种行为干预模型,可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时段,进行不同方案干预治疗,有利于转变其健康行为模式,增强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86例,旨在探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的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血液透析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字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纳入标准:① 经尿液、血液和肾功能等检查确诊为慢性肾衰竭;② 均行血液透析;③ 病情稳定;④ 血液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排除标准:① 合并恶性肿瘤或心脏和肝脏等存在严重功能障碍;② 存在严重精神障碍;③ 接受肾移植。两组间性别、年龄和单次血液透析时间控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嘱患者记录其每日血压和干体质量情况,并使其明确饮水量、液体摄入量和食物中的水分含量,每日饮水量以患者尿液量为基础增加500 mL。向每位患者分发各类食物水分含量手册,每月进行一次公开课,告知控制机体干体质量的具体操作方法。嘱患者使用温水洗手,血液透析当日避免接触水。

1.2.2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护理干预,共分为5个阶段。

1.2.2.1 成立小组 成立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护理干预小组,由医师1名、主管护师3名、血液透析专科护师1名和护士长1名组成。团队成员培训、考核和收集相关资料并分析资料数据,小组每周定时讨论。

1.2.2.2 定位分期 组内成员根据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分阶段行为转变理念护理干预,对每例患者行为过程依次定位至无意图期、有意图期、准备期、行动期和维持期。

(1) 无意图期。此阶段患者对干体质量的控制认识不足,血液透析间隔期未控制液体摄入,需采用个体针对指导和集体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干预2周。第1周,介绍组内成员,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向所有患者详细告知液体摄入和手卫生对血液透析的关键性和必要性;第2周,向所有患者告知未合理控制液体摄入和手卫生不佳可导致的风险,采用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转变其消极心态。

(2) 有意图期。患者在该阶段无明确计划,缺乏行为指导。干预时间控制在2周内。干预第1周,告知患者液体摄入过多、手卫生不佳的原因和自身存在的问题;第2周,向患者介绍如何计算合理的液体摄入量和手部护理的方法并制订方案。

(3) 准备期。该阶段患者已确定短期行为转变目标。干预时间为3周。鼓励家属陪同监督,提高患者行为转变程度。第1周,指导患者正确测量干体质量,示范洗手方法;第2周,使患者知晓日常食物含水量;第3周,明确液体摄入量和洗手方法。

(4) 行动期。干预时间为6周,中间开展2次病友会,评估患者实际情况。第1周,使患者完全掌握血液透析期间干体质量增加值趋势变化图的绘制;第2周,对患者是否掌握液体摄入技巧进行评价;第3周,观察患者整个透析期间的干体质量变化趋势;第4周,检查患者过去两周的液体摄入状况;第5周,讨论并处理患者过去2周内控制液体摄入存在的问题;第6周,安排家属监督和参与。

(5) 维持期。共干预8周,通过电话和回院复查等方式进行随访,并举行病友会。该阶段患者行为方式发生改变,易受外界影响。应指导患者实时对其干体质量进行监测,评估其卫生执行状况,并帮助其解决问题。同时举行病友会,获得外界支持。

1.3 观察指标

1.3.1 液体摄入依从性 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评价,分为严格限制每天摄水量、透析日严控饮水量、用刻度杯饮水和每天计算饮水量4个方面,将各项分值设为0~5分,分值越高表示该项目依从性越好。

1.3.2 手卫生情况 记录并比较两组应洗手次数、实际洗手次数和正确次数,计算两组手卫生执行率和正确率。

1.3.3 干体质量 记录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干体质量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液体摄入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的严格限制每天摄水量、透析日严控饮水量、用刻度杯饮水和每天计算饮水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液体摄入依从性比较分)

2.2 两组手卫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手卫生执行率和洗手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卫生情况比较

2.3 两组干体质量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间干体质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干体质量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体质量水平比较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是指机体肾功能异常,导致患者全身多器官受累[4],血液透析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许丽霞等[5]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治疗方式周期长,治疗方式复杂,患者易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和营养不良等症状,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差,易增加感染发生风险,从而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状况。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的常用治疗方式,患者在住院期间常存在较多问题,因此采用高效科学的护理措施很有必要[6-7]。患者的行为转变是一个动态性和连续性的过程,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根据人行为转变阶段的特征,可于不同阶段进行不同行为处理,有利于制订最佳方案[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严格限制每天摄水量、透析日严控饮水量、用刻度杯饮水和每天计算饮水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提示采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干预可提高患者液体摄入的依从性。分析原因在于,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的护理干预通过患者行为变化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使患者能够更好地过渡到下一个阶段中,进而合理摄入液体,提高自我控制液体摄入量意识水平,增强液体摄入依从性[9-10]。黄琼[11]的研究结果显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时分阶段转变理念的护理干预,能够严格控制患者液体摄入量,使其维持良好的习惯,提高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与本研究结果相同。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卫生执行率和洗手正确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提示采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手卫生情况。分析其原因在于,该护理干预在患者不同心理和行为阶段,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使其引起重视,并掌握正确洗手方法。通过持续和分阶段地加深印象,利于患者手卫生良好习惯的保持,以及手卫生的情况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的干体质量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干体质量水平。分析其原因发现,该护理干预措施介绍控制液体摄入的重要性和方法,通过严格控制透析期间液体总摄入量,合理的饮食控制,降低了干体质量水平[12]。

综上所述,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增强血液透析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改善其手卫生情况,降低其干体质量水平。

猜你喜欢
分阶段液体卫生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液体压强由谁定
卫生与健康
分阶段减少母猪限位栏的使用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36
有步骤,分阶段,有效实施高中英语写作训练
层层叠叠的液体
卫生歌
分阶段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临床观察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