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中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9-23 10:45:12欧阳嘉黎明珠曾海鸥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17期
关键词:指征呼吸衰竭呼吸机

欧阳嘉,黎明珠,曾海鸥

(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600)

COPD 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患者易受环境、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支气管出现水肿及发炎情况,从而会有不可逆气流受限特征,疾病若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和重视,随着病情加重,来到COPD 晚期易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1-2]。故而如何防止病情加重、改善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本次研究对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COPD 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所纳入的COPD 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100 例为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基于奇偶原则法进行分组。治疗I 组男女各有29 例和21 例VS 治疗II 组男女各有30 例和20 例;治疗I 组平均年龄(61.25±4.29)岁VS 治疗II 组(61.31±4.25)岁;治疗I 组病程(7.26±1.07)年VS 治疗II组(7.29±1.11)年。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完善相关检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治疗I 组接受包括抗感染、化痰、平喘、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干预,另外采取低流量吸氧方式来保障患者呼吸顺畅,延缓肺动脉高压。

治疗II 组患者在I 组的基础上接受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使用前,对机器进行检查、调试,协助患者选择半卧位,呼吸机调整模式为S/T,呼吸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2~8 次,氧流量设置为每分钟4L 左右,吸入氧浓度控制在30%~40%,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参数,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待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征以及病情稳定后进行撤机,治疗过程需观察掌握患者的吸痰指征,按需吸痰,每天治疗时间应在8h 以上。连续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观察不同应用方案疗效差异,分为三个等级,显著(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生命指征得到较大程度好转)和无效(治疗前后无差异)。②临床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差异,包括呼吸频率、心率、PaO2、SaO2、CRP、Cst、OI 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统计数据采用SPSS23.0 软件进行归纳整理,研究中的计数资料用χ2,表示为(%),研究中的计量资料采用t,表示为(±s),软件数据检验结果若显示P<0.05,表示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和价值。

2 结果

2.1 不同应用治疗方案疗效差异对比

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相比,治疗II 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I 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应用治疗方案疗效差异比较[n(%)]

2.2 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差异比较

治疗前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PaO2、SaO2、CRP、Cst、OI指标数值接近(P>0.05),经治疗后,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均有显著改善,但治疗II 组更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差异比较(±s,n=50)

表2 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差异比较(±s,n=50)

项目呼吸频率(次/min)心率(次/min)PaO2(mmHg)SaO2(%)CRP(ng/L)OI Cst(ml/cmH2O)t P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I 组32.27±2.61 26.37±3.25 125.37±8.34 119.31±10.17 52.32±4.26 57.33±6.21 75.12±2.49 87.26±3.41 125.69±24.27 19.34±9.25 122.34±16.34 146.28±22.34 42.37±6.37 59.34±8.34治疗II 组32.31±2.64 23.41±3.22 125.33±8.31 93.25±9.17 52.39±4.17 65.34±7.29 75.19±2.43 98.19±2.76 126.31±24.29 10.25±7.14 122.46±16.39 194.27±23.46 42.41±6.39 79.16±8.25 0.076 4.575 0.024 13.457 0.083 5.914 0.142 17.617 0.128 5.501 0.037 13.011 0.313 11.947 0.939 0.000 0.981 0.000 0.934 0.000 0.887 0.000 0.899 0.000 0.971 0.000 0.975 0.000

3 讨论

COPD 疾病常见于劳作后出现气短、气促症状,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会有胸部呼吸不适、紧闷感,喘息会逐渐加重,且患者体重也会逐渐降低,食欲不足,免疫功能会受损,甚至部分患者伴有咯血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较大[3-4]。而呼吸衰竭则是表明患者的肺部通气、换气功能出现严重障碍,气体交换存在异常状况,无法将体内大量二氧化碳排出,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5]。COPD 患者因呼吸功能受限、肺部炎症等因素的影响,气道阻力较大,呼吸肌肉易产生疲劳,从而在晚期易合并呼吸衰竭,会加重病情,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对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6]。

本次研究结果表示,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相比,治疗II 组治疗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治疗I 组76.00%(P<0.05),提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常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表现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包括抗炎、抗感染、吸氧等,用药较多,且抗生素药物不宜长时间使用,会给患者带来一定并发症,从而会影响整体治疗效果,而配合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情况,利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患者自主排痰,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而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7-8]。

研究结果还表示,经治疗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PaO2、SaO2、CRP、Cst、OI 指标数值均有显著改善,但治疗II 组更明显(P<0.05),提示无创呼吸机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部情况,利于促进患者康复。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能辅助患者进行肺部通气,减轻气道内阻力,维持肺泡正常通气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且该治疗方式能对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产生抵抗作用,从而能够避免肺泡萎缩塌陷程度加重,改善肺泡弥散功能,能够能够帮助机体将体内二氧化碳排出,减少二氧化碳潴留情况,改善机体缺氧症状,从而能够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稳定心率等生命。因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也存在肺部炎症情况,故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程度也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CRP 能有效预测机体严重反应程度,机体处于炎症状态,影响患者肺部通气功能,而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能保留呼吸道的防御功能,缓解支气管痉挛现象,减少气道阻力,让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能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几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COPD 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病情危重,临床及时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能改善患者呼吸受限情况,稳定生命指征,利于疾病转归,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指征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