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非文学作品翻译转换的对比研究

2021-09-22 14:37崔子涵
今古文创 2021年35期
关键词:文学翻译

崔子涵

【摘要】 本文利用Catford(1965)的翻译转换理论,分析了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之间的差异,揭示了文学翻译中的翻译转换比非文学翻译更频繁。此外,在各种翻译转换中,文学翻译中的类别转变和单位转变明显多于非文学翻译。最后,鉴于中文和英文之间的巨大差异,两种翻译中没有系统内转移的迹象。希望这一分析能对不同体裁的翻译策略有所启示。

【关键词】 翻译转变;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5-0120-02

一、引言

对翻译转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58年由Jean-Paul Vinay和Jean Darbelnet共同撰写的《法英比较文体学》。他们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比较和分析了法语和英语,提出了两种翻译方法,即直译和斜译(1995)。1965年,Catford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正式介绍了翻译转换,并对句子和子句层面的翻译转换做了详细分析。

文学文本是一种语言工具,通过文字和词汇生动地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社会和情感的看法。它应该用文字来唤起人们对美的渴望,用文字来传递艺术美。按照创作的时代和地域,可以分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与文学性文本相比,非文学性文本指的是一类具有特定科学共同体或专业团体特征的文本,在词汇、形式和风格上具有一定的特点,具有完全的功能性和常规性(Alcaraz and Hughes, 2002)。本文旨在分析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翻译转换的差异,以《我喜欢》和《人类简史》为例。

二、文献回顾

翻译作为一种活动起源于古代,可能与人类本身一样古老。翻译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如认知方法(Burmakova和Marugina,2014; Schaffner,2004)、功能方法(Sdobnikov,2016)、文化方法(Katan,2012)等。

隐喻在翻译研究领域被广泛讨论,主要涉及可译性和翻译方法。有人认为,隐喻可能是翻译的一个问题,因为隐喻从一种语言或文化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或文化可能会受到语言和文化差异的阻碍(Schaffner, 2004)。在功能主义方法中,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Nord, 1997),是一种跨文化的互动。现代语言学方法承认,翻译不是一个简单的替换过程,而是复杂的文本处理活动的结果。由于“文化” 和 “翻译” 的定义范围很广,因此有很多文化翻译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如何处理翻译中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差异来划分。在每一种情况下,文本都被认为与更大的背景或解释框架有关,而翻译被理解为采取一种超越语言传播的干预形式。

三、理论框架

翻译转换包括层次转换和类别转换。层次转换发生在一个语言水平的SL成分在不同的层次上有一个TL的翻译对应,类别转换又包括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和系统内转换。

(1)结构转换

这是翻译中所有级别中最频繁的类别转换。在英语和法语之间的翻译中,经常出现从M H到(M)HQ的转变,例如,A white house (MH) = Une Maison Blanche (MHQ,)。

(2)等级转换

根据Halliday的定义,类似 “一个单元的一组成员,由下一个单元的结构中的一个操作来定义。”例如,英语中的“一个医科学生” 在法语中被翻译为 “un etudiant en medicine”。

(3) 单位转换

单位转换是指等级的变化,即偏离正式的对应关系,在SL中一个等级的单位的翻译对应物在TL中是另一个等级的单位。

(4) 系统内转换

这种情况是指SL和TL的系统在构成方面几乎是正式对应的,但在翻译时,不得不选择TL系统中不对应的术语。

四、分析

(一)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翻译转换的差异

从图1可以得出结论,文学翻译中的翻译转换比非文学翻译更频繁,因为非文学文本以事实和逻辑为基础,要求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此外,在各种翻译转变中,文学翻译中的类别转变和单位转变明显多于非文学翻译。此外,鉴于汉语和英语的巨大差异,这两种翻译中没有系统内转移的迹象。

(二)层次转换

英语和汉语都有一个对立的语法,即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態(张,2009)。传统上认为,当不愉快或不祥的事情发生时,例如欺骗、事故或伤害,被动语态就会在句子中使用(王,1943/1985)。

(1)我十分相信上帝在造万花的时候,赋给它们同样的尊荣。

I quite believe that they have been endowed with equal dignity and honour by the Creator.

(三)等级转换

与英语相比,动词而不是名词在句子中的使用更为频繁。因此,在一些翻译中,名词比动词更受青睐,如例2中,省略了动词 “看”,代之以名词短语 “平整光亮的稻田”。

(2)我喜欢看一块块平平整整、油油亮亮的秧田。那细小的禾苗密密地排在一起,好像一张多绒的毯子,总是激发我想在上面躺一躺的欲望。

I love level and glossy rice fields with seedlings growing so tightly together that they resemble as many hairy blankets, tempting me to lie down on them.

(四)单位转换或等级转换

在英语语法的等级体系中,有五个等级:语素、单词、短语、句子和句子。在实际翻译中,译者很难保证译文与原文始终处于同一层次。因此,一方面,句子可以降格为短语,如例3,“草莓像个精致的红灯笼,一路殷勤地张结着” 被翻译成 “床上的草莓像精致的红灯笼一样亲切地生长”。另一方面,短语也可以升级为句子。

(3)我喜欢在春风中踏过窄窄的山径,草莓像个精致的红灯笼,一路殷勤地张结着。

I love to saunter in the spring breeze on a narrow mountain path bedecked with strawberries growing graciously like delicate red lanterns.

五、总结

在文学翻译中采用翻译转换比非文学翻译更频繁,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谈到文学翻译,由于首要目标是表达作者的情感,所以参与的译者应努力充分保持原作的风格和意识形态。

此外,译文应深入表达原作的社会意义和附带意义,以达到与目标读者相同的艺术感。而非文学翻译则是对客观事实的准确、直白的描述,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与SL一致。只有了解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区别,才能改进不同体裁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Alcaraz, V. E. & Hughes, B. Legal Translation Explained, St. Jerome, Manchester. 2002.

[2]Catford, J. 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3]Elena, A. B. & Nadezda, I. M. Cognitive Approach to Metaphor Translation in Literary Discours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 (154): 527 – 533.

[4]Katan, D. Cultural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In book: The Encyclopedia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2.

[5]Nord, C.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St. Jerome, Manchester. 1997.

[6]Schaffner, C. Metaphor and translation: some implications of a cognitive approach.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4,(36): 1253–1269.

[7]Sdobnikov, V. In defense of communicative-function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6,(231): 92 – 98.

[8]王力.中國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43/1985.

[9]张晋林.对比视域中的英汉被动态[J].外语学刊,2009,(2).

猜你喜欢
文学翻译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信息保真
浅谈文学翻译之语言美
翁显良翻译思想研究综述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探究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下的文学翻译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浅议许渊冲之文学翻译理论
中国文学翻译出版“走出去”: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