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兴趣教给方法

2021-09-22 01:24吴素君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钟子期伯牙司马光

吴素君

小古文,是适合小学生学习阅读的文言文,是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学好小古文,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小古文成为他们攀登语文素养之峰的石梯。

一、培养兴趣,乐学小古文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来实现的。而阅读能力培养关键在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同时也是他们进一步跨入古文学大门的铺路石。

(一)吟诗诵词,欣赏美

小古文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小学生从小就喜欢读骆宾王写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多美的一幅图画,学生读得津津有味、手舞足蹈,仿佛自己就是那翩翩起舞的大白鹅,陶醉于天地之间。唐代大诗人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静夜诗》也悄悄地走进了学生的梦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展现的优美意境,令他们十分神往。我们祖先创造的小古文源远流长、寓意深邃,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小古文悄无声息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让学生敲开古文学的大门。

(二)分享故事,感受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演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司马光》一文,司马光是家喻户晓的古代神童,他聪明、喜欢动脑筋,当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缸里时,其他的孩子都惊慌失措地跑走了,司马光灵机一动,搬起一块石头将缸砸出一个洞,把掉在缸里的孩子救出来了。多么有趣的故事,学生听了一遍又一遍。接着我还让学生表演司马光砸缸时的几个动作,学生演得津津有味,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阵笑声,这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完了《司马光》这篇课文,我还让学生读《曹冲称象》《孔融让梨》《铁杵成针》《龟兔竞走》等小古文,一篇篇精彩动人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不仅喜欢读,还乐于表演,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小古文。

二、以讀为本,学好小古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以“读”为本,让学生在各种形式中朗读,在读中学,学中悟,读出古文的无穷韵味是教学成功的法宝。

(一)读准课文,读出节奏

在小古文的阅读中将语句单词的音节读准确是最基本的要求。文言文中有许多通假字、古音字等,小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查字典等方法学习。在读准字音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标出停顿,读出节奏。如我在教学《杨氏之子》这篇课文时,学生先借助工具书来标注正确的读音,我进一步指导他们再标出停顿。如:“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学生读准节奏,反复朗读,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展现他们的自学能力。如教学《伯牙绝弦》一文时,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我就设计两个思考题:1.伯牙为什么要绝弦?2.在课文中绝弦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我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接着推选代表进行交流。有一位学生回答:因为伯牙认为钟子期是自己的知音好友,现在没有了这个知音好友,他不知道还能弹琴给谁听,既然没人能听,那么他就把琴弦弄断了,不会再继续弹琴。“你是通过文中哪句话知道这个原因的?”我反问道。该生继续回答:“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再如课文中出现这样一句话“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就问他们:“伯牙念的是什么?钟子期得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不上来,因为“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这样的说法和现代语言的表述有很大区别,学生很难理解,我再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引导他们理解句子的意思:“听你弹奏的乐曲,好像一座泰山出现在我的面前。”“听你弹奏的乐曲,好像一条江河出现在我的面前。”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这些难懂的句子,更加理解伯牙和钟子期之间产生深厚友谊的原因,从而对于伯牙断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启迪思维,明理养性

小学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章都是一些篇幅短小、内容易懂、道理深刻的文章。小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之后,还要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

如《铁杵成针》这篇课文: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学生在读通、读懂课文的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明白课文的道理:在任何困难阻碍面前,只要心无旁骛地坚持下去,最终一定会摘得成功的果实。学完了《铁杵成针》,我又向学生推荐了类似的小古文《囊萤夜读》《凿壁偷光》《怀素学书》《画地学书》等。学生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地读起来。古人这种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精神使学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再如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小古文,我让学生反复吟诵: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学生学着古人的模样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在读中知其意,明其理:我们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像王戎这样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还有很多,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这些文章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

在小古文教学中,教师要“授人以渔,不能授人以鱼”。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乐学、会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钟子期伯牙司马光
清官廉吏(二)
——司马光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
司马光砸缸之谜
知 音
司马光砸缸
高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