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背景下的探究式科学课教学

2021-09-22 00:47林兆崇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建构主义经验

林兆崇

教育教学的两大主体分别是老师和学生,而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育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体,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教育的模式逐步立足于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经验成长的出发点,尤其强调组织合作性、讨论开放性、学习自主性、立足实践性。本章通过探讨建构主义及探究式学习,探索开展小学科学科目的教学。

一、建构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具有多样性和社会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人对于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理解,基于自身理解体系和经验体系,人们认识会不断发展,在已有经验意识的基础上,建构自身的认识。基于此种内在原理,皮亚杰(J·Piaget)儿童认知发展形成了建构主义的雏形。

建构主义从知识、学习、师生三个主要方面开展体系建设。

(一)知识

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由于客观世界的不断发展变化,人的认识手段和实践方式不断深化,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因此,知识并非一成不变的。

(二)学习

学习是一个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建构自身知识体系、经验体系的过程。知识的接受并非完全被动的,而应该是主动的过程。

(三)师生

在建构主义的体系中,老师应该成为学习的辅导者和陪同者。老师工作的意义在于成为学生的学习陪伴者以及合作伙伴。

二、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的要点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老师的引导性。其中老师的引导性是学生主动性的开端,因为老师的引导是推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关键一步。老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 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思考

借助合理的沟通方式进行引导和纠正。只有要让学生感受到自身被尊重,处于尊重的氛围之中,才能有效地刺激学生开展思考,开展探究,有效激发其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二)营造合适的学习情境

思考的激发源一般有两种:客观情况的制约以及内在情境的思考。前者源于外在客观情况的刺激和催进,是最显著、最有效果和最直接的刺激源,也是老师教学要着重营造的刺激源。后者源于主体对于自身的客观思考,屬于内催力的范畴。

(三) 提供思考的基础

人的思考往往借助一定的资料或基于自身的经验、基础认识、能力,而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经验的限制,对于未知的事物缺乏推理、模拟、剖析的能力。因此,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应该是适当的基于思考的基础,以助推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散性思考。

三、小学科学教学——以人教版三年级小学科学为例

小学科学科目作为基础性的知识教育,对于激发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吸收系统科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其包罗万象的内容特点,是实行探究式学习的理想科目。本部分以小学三年级人教版科学教材第一单元“土壤与岩石”为例,探索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开展。

“土壤与岩石”一单元分为三个部分:土壤里有什么、比较不同的土壤、岩石与矿物。通过对三个不同部分的讲解学习,让学生科学认识土壤及其主要成分。而开展本单元的教育教学,应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可采用以下的教学步骤: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老师讲解与训练—学习展示。

(一)自主学习

这里的自主学习类似于预习,但是区别于传统的书本知识预习。这里的自主学习包含书本和实践两个部分。首先,开课之前要布设情境,进行先期引入。例如:准备讲授“土壤”章节,应该先期根据学习导论及老师的教学要点,做好知识的引入工作。讲土壤就要先简单介绍一下土壤,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布置学生对于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书本知识主要是立足于书本,对于书本上关于土壤部分的介绍,应该先自主阅读学习。其次,就是实践知识。学习土壤可以引导学生实际看看自己身边的土壤,观察土壤中存在的事物,收集周围不同的泥土,进行比较观察。

本部分的教学要点有两处,第一是激发学生研究与学习的兴趣。最有效的方式是,老师引导和学生亲自实践。亲自接触土壤开展自我研究,符合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第二是要老师建立研究基础。因为学生对于土壤的观察难以做到全面而系统,抑或是不知从何观察,因此,老师首先要建立研究基础,启发学生对于土壤的研究要点。例如:设计研究问题,如,观察土壤颜色、观察土壤硬度、观察土壤的成分构成等。

(二)小组讨论

由老师组织开展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将自主学习阶段收集的土壤进行展示,同时,老师要积极展示不同学生的研究成果,积极引导组内讨论及跨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参与,以引导调动气氛。

这一过程的要求是运用问题导向—讨论解决的模式,开展知识建构,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之中自主建立知识体系,完善自身的知识架构。

(三)老师讲解与训练

这一部分是建立在第二步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的,着重对于学生问题的解决,同时,对于本章的重难点进行系统讲解,如,土壤的特点、矿物质等。着重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补充和点拨,同时开展训练,巩固学习成果。

本部分属于传统的课程教学,只是老师要更加立足于重难点。

(四)学习展示

这一步骤在于要学生展示自身的学习成果。例如:对于课前提出的关于土壤的某个问题,通过讨论学习,向老师讲解自己的解决方法是什么,答案是什么。通过学习展示,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部分的展示要点在于公开展示。

总之,开展探究式学习,只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立足于教学实际,才能充分促进学生自身知识经验的建构。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建构主义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