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浩
【内容摘要】微课贯穿数学课堂教学始终,是教学信息化的具体体现。在实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笔者发挥微课作用,将其应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辅助学生理解数学,锻炼能力,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果。本文,将从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当堂训练和总结反思这几方面入手,着重介绍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应用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中小学教师依托日常教学不断地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结合教学需要,灵活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由此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转变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学发展。在此要求的作用下,教育工作者着力探究信息化教学。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信息化教学便利。微课是新出现的信息技术手段中的一种,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围绕某一个知识点录制出的时间有限的教学视频。由此可以看出,微课具有针对性和直观性,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辅助学生掌握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对此,笔者尝试将微课贯穿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新知,是导入环节的主要活动。感知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初中生的形象思维较为发达,往往在主观能动性作用下,通过与直观的事物进行互动,对事物构建感知。立足初中生的此特点,笔者在导入环节,直接应用微课,以视频形式动态、直观地展现数学内容,使学生们构建初步感知,为深入地探究数学内容做好准备。
以“轴对称现象”为例,生活中的轴对称是本单元的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们认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建构轴对称感知。据此,笔者先搜集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现象,利用有关软件将图片制作为微课,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直接播放微课(轴对称现象导入微课截图)。
短短30秒的视频,借助直观的图片,将学生们带到了轴对称世界中。大部分学生在视觉作用下,对轴对称进行感知,初步地了解到轴对称的特点,如对称,一模一样等。笔者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感知,同时提出问题: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呢?要如何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其特点呢?受问题的引导,学生们继续自主地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主动思考
自主学习是学生进一步认知数学知识的活动。针对学生们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自主学习要求。在此要求的指导下,教师要采用适宜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使他们增强新知认知,为深入地探究新知打好基础。同时,学生们也因自主学习,初步地解决较为简单的学习问题,便于集中精力探究重难点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对此,在数学课堂上,笔者会根据新知内容,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利用微课呈现练习题,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认知自学内容。
以“线段、射线、直线”为例,在导入课堂后,笔者先展现自学任务:利用五分钟的时间自主阅读教材内容,思考什么是直线、射线和线段?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特点?……之后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情况,回答微课中展示的问题。
在学生们回答问题的时候,笔者继续播放微课,由微课中“看不见的老师”对问题进行解说,使学生们弥补自身感知不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发表见解
经过自主学习,学生们初步地认知了新知内容。教学实践表明,在每一节数学课上,学生们都会遇到学习阻碍。重难点知识是学习阻碍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之一,也是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大部分教师本着使学生加深理解的意愿,单向地讲解重难点知识。如此做法,影响了学生们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自主掌握重难点知识,是进行课堂有效学习的关键。对此,教师可以立足学生的数学学习不足,引导他们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学生展现自主性的过程,无需利用微课进行辅助。所以,在此环节,笔者会提出合作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以“一次函数的图象”为例,在学生们掌握了绘制函数图象的一般方法之后,笔者设计了“做一做”合作探究任务:和小组成员一起动手绘制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在此任务的作用下,学生们应用学习到的绘制函数图象的方法,动手绘制。在学生们绘制的过程中,笔者巡视课堂,发现大部分小组通过交流讨论,先在图象上取出几个点,确定这些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进而验证这些点是否满足y=-3x。对于学生们的做法,笔者给予肯定。同时,继续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合作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问题一:满足关系式y=-3x的x和y所对应的点(x,y)是否都在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上呢?问题二:在正比例函数y=-3x图象上的点(x,y)是否都满足关系式y=-3x呢?问题三: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有怎样的特点呢?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们积极地进行讨论,将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尤其,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主动思维,给出不同见解,从而碰撞思维,深入地探究问题答案。在合作活动结束之后,笔者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将本组的交流结果展现出来。在学生们展示的过程中,笔者对他们展示的内容,尤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使他们了解: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在学生们建立了解之后,笔者继续提問:既然大家都知道了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是否有更为简单的方法绘制函数图象呢?提出问题后,笔者继续引导学生们合作探究,动手绘制图象,找出简单的作图方法。由此可见,学生们带着任务走进课堂,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合作探究,实现对新知内容的深入理解,还可以锻炼数学探究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四、整体点拨,理解知识
在课堂上,经历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们对基础的数学知识和重难点知识建构了认知。梳理、总结知识,是学生增强认知的主要方式。微课,不但可以将某一知识点重点地展现出来,还可以将课堂上所有的知识点系统地展现出来。所以,笔者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立足学生们的探究学习情况,直接播放总结性微课,将所有的知识点,尤其重难点知识展现出来,辅助学生回忆所学,加深理解和记忆。
仍以“一次函数的图象”为例,学生们在课堂上了解了绘制一次函数图象的基本步骤,了解了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基于此,笔者播放了微课。这个微课,以作图的形式,将一次函数图象的绘制过程,以及一次函数的图象特点进行系统地介绍。大部分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回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受到学习能力的影响,不少学生在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时候,存在一些困惑,尽管观看了微课,仍无法解决困惑。对此,笔者在播放微课之后,鼓励他们陈述自己的困惑,对这些困惑进行点拨。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在课堂上再次地观看微课,解决困惑,学生们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尤其一些学习水平较好的学生,建构了知识结构,为接下来解决数学问题做好准备。
五、当堂训练,加深理解
课堂训练是学生们实现学以致用的活动。掌握了数学知识之后,大部分学生会产生应用知识的欲望。一方面,想要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一方面想要解决问题,获得满足感。尊重学生们的需求,笔者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练习题,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练习题展出来,引导学生选择符合自身学习情况的问题进行解决。为了及时地对学生们的问题解决情况进行点拨,笔者提出了练习时间要求,使学生们能高度集中精力地解决问题。
以“有理数的加法”为例,在学生们观看了总结性微课之后,笔者利用课件展现了如下问题:
有理数的加法部分课堂训练题
填空题:
两个负数相加,得到的结果是()数;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到的结果是()数;
……
解答题:
(-1.98)+(-7.67)=
(-11.45)+(-5.78)+8.29+(-7.98)=
……
已知一名外卖员近十天的工作情况(收入为正)为:50元,-5元,23元,-18元,-32元,67元,10元,-8元,49元,-3元。请问他十天的工资一共是多少元?
将-49,-48,-47……2003这一连串的数字中的前89位相加,得到多少;前155个相加,得到多少?
……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大部分学生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之后,笔者鼓励他们展现问题答案。对于正确的答案,笔者鼓励学生们说明解答思路;对于错误的答案,笔者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展现正确答案和解题思路以及方法。如此做法,使学生们及时订正答案,理解数学内容。为了避免有些学生无法有效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还录制了解题性微课。在订正答案之后,将微课上传到班级微信群,学生们下课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下载观看。
六、总结反思,完善课堂
总结反思环节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们在进行新知探究、课堂点拨和课堂训练活动这一系列活动之后,对课堂所学情况进行反思的活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学习反思,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反思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在学生们学有所得的情况下,指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可以使他们主动回忆课堂所学,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尤其在此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课堂学习不足,与教师或其他学生互动,在他人的帮助下,弥补学习不足。
因此,在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笔者会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如在这节课上你学习到了哪些知识呢?是如何学习这些知识的?在问题的作用下,大部分学生主動回忆课堂所学以及学习方法。在学生们进行回忆之后,笔者先引导学习水平不高的学生展现自己学习的知识以及学习知识的方法。其他学生在倾听之后,根据自己的回忆情况,说明遗漏的知识点及其学习方法。如此做法,使得学生们通过自主回忆,互相弥补,有效地实现自我反思。尤其,在反思的过程中,一些有心的学生会对比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情况,发现他人的优点,向他人学习,由此增强数学学习动力。在学生们进行课堂总结反思之后,笔者同样会将总结性微课发送到班级微信群,指导学生课后下载、观看,继续总结反思。
综上所述,微课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始终,是可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所以,在实施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联系教学内容,录制不同类型的微课,以数学课堂为载体,根据教学需要,展现相应类型的微课,调动学生课堂兴趣,辅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反思课堂所学,由此切实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薇.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10):14.
[2]王海.借助微课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助力的策略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168.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平度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