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军
摘 要:综合素质教育是初中学生的教育重点,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还存在着对评价的应付与形式化、评价程序被简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关注点不应仅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应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关键词: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獻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8-0054-03
目前,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措施之一就是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旨在激发学生在各方面的潜能,让学生对自我形成正确的认知,带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制度创新,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对于推动初中教育的改革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需要针对目前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制定解决方案,促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有效实施。本文基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原则和可行性方案进行论述。
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逻辑思维不断发展,逐步确立自我形象。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潜能。在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将重点放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上,而应该帮助学生对自我形成更明确的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带动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突破了传统的评价方式,不再以考试分数作为仅有的评价标准,教师需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特点,从多角度衡量学生的进步,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通过正确理解和运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可以自我督促,不断进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3.为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依据
传统的评价以教师的主观评价为主,学生的思想素质很难有明确的比较。综合素质评价为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评定标准,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可以及时掌握,有助于学校开展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状况进行清晰的展示。学校在招生时可以以此作为重要的标准,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校招生的录取标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方便国家选取优秀的人才,实现人才兴国。
5.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
以往各学校之间竞争的标准是学生的升学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不再仅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单一的标准,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特色,制定适合本学校的评价方式,实现人才的培养,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师过度关注考试成绩,忽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初中学校依然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学校和教师的关注重点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且考试内容以升学考试内容为导向,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这样片面的评价标准,不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在注重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把学生思想教育列入教学重点,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带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初中生课余时间外出,容易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
初中学生年龄尚小,缺乏社会经验,部分初中生会在课余时间外出玩耍,接触到形形色色社会上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难免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这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3.学校缺乏对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
教育部明确指出将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高中学校招生标准的重要判断依据。为此,初中学校制定并开始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只有部分初中学校真正建立了有效的评价体系,一些学校还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并未真正实施评价工作,没有切实发挥评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积极作用。
4.评价程序被简化,评价效果事倍功半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记录信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些评价可以让初中生对自我形成更清晰的认知,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记录信息、档案形成等很多重要的环节,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些环节被忽略,有些环节被简化,最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看到的就是对学生的等级认定。这样经过简化的综合素质评价,评价效果事倍功半,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效果不能有效达成。
三、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原则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
目前的学生评价过程中,教师占据核心位置,学生自评只是众多评价的组成部分之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调动学生对评价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评价。同时,教师应认识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沟通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并接纳每个学生的差异,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和感受学生的想法和情绪,并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在学生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学生共同商讨评价的目标以及评价的细节。只有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改善评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