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敏
摘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战略规划设计、实施需以有效的内部预算为依据。企业内部预算管理是集成计划、控制、协调、激励、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企业运行全过程管理机制,是一种实现对人、财、物等资源高效管理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做好内部预算管理至关重要,对此,企业应基于对自身情况的深入思考,探讨有效强化内部预算管理措施,希望能给业内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内部预算;管理;重要性;措施
一、企业内部预算管理相关概述
企业内部预算管理是一种需要全员参与,融合企业管理诸多要素,并涉及对企业运营各个环节预算的精细控制的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较为全面的控制与约束作用。企业内部预算,主要结合了企业发展整体战略规划,对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涉及各项成本、费用等预算进行全面的、科学的预测与规划,在确保获得既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对企业成本最小化控制。在内部预算管理过程中,企业各个部门的运行管理都必须与企业战略规划紧密结合,确保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前期的预算目标,并对其过程中与目标差异情况进行对照、分析、评价,进而更好地指导企业经营活动,适时地为企业发展计划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提高企业经济业务计划的高效性,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实现战略目标。
二、企业内部预算的重要性分析
(一)推动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后,还需要落到实处,如果执行过程打了折扣,那么企业的目标必定很难实现。俗话说的好:三分靠战略,七分靠执行。这就必须要求企业各部门、人员按照目标一致的原则进行执行。其中最为关键的保障就是建立全面、有效的内部预算管理体系。而且实施内部预算还能够减少企业决策风险,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尽可能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化与合理化,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促使企业经营目标的达成。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防范企业风险
企业预算管理的本质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项工具,即预算本身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为实现企业目标所采用的管理与控制手段,通过全面有效的内部预算的执行监督,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财务管理漏洞,以及其他管理失衡现象,进而为有效控制企业风险提供依据。
(三)激發部门与个人潜力,提高业务业绩
有效的内部预算能够为企业对各部门的业务工作整体推进提供依据。企业可以根据全面预算完成情况在分析各部门实际偏离预算的程度及其原因,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全面总结,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部门预算与相关业务工作进行改善、优化,这样有效提升部门工作效率。通过有效的责任划分、业绩评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使各部门为完成预算目标更加积极地工作。
(四)推动企业各项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内部预算管理是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相渗透的行为规范与行为标准体系。预算管理中的各项制度规则、各项目标要求会对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名员工都具有普遍约束力。在这种约束力的影响下,企业的经营行为、管理行为及员工个人行为的规范也势必会相应形成。同时,有效的内部预算管理是与整合企业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流要求相一致的经营指标体系。能够以期望利润为目标,以资金流量为纽带、以成本费用控制为重点、以责任报告信息为基础的一整套经营指标的组合,是企业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三、加强企业内部预算管理相关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内部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首先,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前提。预算管理是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的权力分层体系,离开了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其权力的分解与制衡就势必得不到保证。其次,对预算管理组织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包括明确谁对预算管理负责,预算管理负责部门,内部预算管理的具体实施。就预算管理的综合性和全员性来看,经理层等主要管理层侧重于对整个预算实施的组织,而其他部门和员工侧重于对具体预算任务的落实。
(二)不断完善企业内部预算管理体系
严谨、高效、专业的组织管理,是企业内部预算管理得以科学、有效落实的重要保障。尤其是面对当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的现状,更应较大力度完善预算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为预算管理措施、责任的具体落实提供组织机构保障。对此,企业应从专业人才配置、管理制度完善、明确组织权责等方面着手,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每个部门在预算执行环节的责任予以明确,同时,对各种费用、收入的责任会计核算方法予以规范,确保预算工作得以规范、高效地开展。不仅如此,在建设内部预算管理体系过程中还需要处理好以下几类关系:第一,对内部控制制度以及预算管理间的关系进行妥善处理,健全的内部控制体制能够促使企业的发展,而在此体制中预算管理又是一项关键内容;第二,对企业的目标利润和预算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处理,要确保企业运行的稳定与高效,则需要将企业内部预算管理重心由经营成果朝着经营过程与质量方面延伸,促使目标利润的达成;第三,需要对企业内部各级职责和预算管理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落实责任预算工作,将全体工作人员的预算意识提升,并促使其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内部预算活动当中。
(三)制定科学严谨的全面预算编制体系
全面预算编制的目的在于确保预算环节与操作的充分落实,确保全面预算编制的科学、严谨。对此,企业在制定全面预算是必须紧密联系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并以此为各个环节具体预算的指标指导,不断完善预算执行考核体系。在具体编制过程中应当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第一,要对编制内部预算的数据实施全面、细致的整理与测算。企业要对部门职责予以明确,细化测算数据责任到具体个人,着重测算直接费用。不仅如此,还需要结合企业以往费用收支、生产技术、人员构成以及当年产值收入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第二,要反复核算内部预算控制造价。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普通定额取费标准来编制预算,随后联系每一部门测算经验数据,按照相关人工、材料费用的市场行情来进行内部预算的制定,将其用作对生产、成本管控进行指导的参考依据。第三,要切实落实内部预算交底、发放管理体制,设置管理台账,在第一时间呈交给相应部门与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