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城洁
[摘 要] 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新时代的思政工作者需要进行全媒型思政教育。融媒体视域下开展全媒型思政教育存在必要性和主导性的优势。但是,融媒体视域与全媒型思政教育面临挑战,融媒体视域与全媒型思政教育的理念有待更新,教育的技术有待提升,内容有待整合。新时代的应对策略是树立融为一体的大思政格局,建立多维互补的传播网,设计高度融合的传播内容,构筑思想政治话语体系。
[关 键 词] 融媒体;全媒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3-0010-02
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开始大面积普及。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形式也从博客、论坛、微博、微信到现在的短视频,制作主体也从政府、企业到现在的工作室、个人up主[1]。信息的全方位和碎片化正经深入人心,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2021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说道:“‘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这督促思政教育工作者探索生动、活泼的思政课堂氛围,灵活、多变地传播思想政治。
一、融媒体视域与全媒型思政教育
树立完整的融媒体视域在新媒体时代刻不容缓。融媒体不是一种实体媒介,而是一种理念,整合媒体资源,兼容并包,展示风采。每个单一媒介都有长处和短处,整合各种媒介的功能和特点,突破单一媒介的局限性,吸引观众的关注,提高整体平台价值。全媒型的思政教育正是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思政教师要求[2]。
(一)融媒体视域下开展全媒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信、快手、抖音无处不在的影响,提供了当代年轻人海量的信息。随着计算机算法技术的突破,运营商容易掌握年轻人的关注点,不断有相关消息,不断有感兴趣的新故事,使大学生沉迷其中。这样的改变冲击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影响日常行为和对世界认识的尺度。当代大学生性格还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诱惑,为了保护年轻人的心灵,建设高校思政工作阵地,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新时代的高校思政教师提出了全媒型的新要求。高校全媒型思政要有空间、耗时间、分阶段、扩群体、强内容等方面全覆盖,充分发挥每一个高校教师与新媒体的联动,统筹兼顾思政课程内容,促进大学生思想上健康成长。
(二)融媒体视域下开展全媒型思政教育的主导性优势
在高校主动通过融媒体的视域开展全媒型教育,凭借主导性的优势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广[3]。高校主要职能中最重要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多平台的合理配置,比如教室课堂、手机App、平板和电脑端的综合运用,有效使用多种平台,多角度、多时段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的理解,拓宽了平台覆盖面积,优化了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短视频、音频和网上动画弥补了传统思政教育对于课堂的依赖。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第二课堂”,通过促使学生个性化的设计,寓教于乐,点燃学生学习思政的激情,实践思政教师对学生的引导。
二、融媒体视域与全媒型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融媒体目前是一把双刃剑[4],首先是对于互联网、无线设备的依赖。新媒体时代,教师和学生都对互联网、移动设备有较强的依赖性,一旦设备出问题,信号不好,课程可能无法开展,影响课程进程。其次,随着社会、学校的刻意引导,学生对于新媒体时代的适应性增强。学生主动进行多平台的信息检索全面接触网络社会,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发展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还提升了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几率。因此,对于多平台的推广还需要全媒型教师的正确引导。
(一)融媒体视域与全媒型思政教育的理念有待更新
高校思政工作有基本的任务和要求,包括课程宣讲、讲座、社会实践活动和考试。这几年,随着國家的不断重视“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新媒体手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5]。但是,这些媒体与传统的高校思政日常工作不能完全和有机融合,存在碎片化的情况。反映到实践教学上,无非是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又一个任务。传统的思政教育以大学生获得知识和使用知识为出发点,通过灌注和练习强化这个过程。新媒体强调兴趣和体验感,客观上培养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媒型教师不仅在于自身掌握多种媒体的使用,还在于通过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完成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6]。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加快传统教育方式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并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新媒体学习思政。
(二)融媒体视域与全媒型思政教育的技术有待提升
高校的思政阵地决不可以丢失,必须传播和弘扬正能量。如果在传播过程中单纯教条化、“填鸭式”地教学,在新媒体时代来临时,就不能完全满足于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憧憬。微信、抖音、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提供了多样化、丰富性的信息资源给予当代大学生,不断有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推送。新媒体时代24小时持续地推送,加速了全时全领域化,也因为量多导致碎片化和去中心化。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高校教师要突破教学的教条主义,促进思政的全域化和丰富性,同时克服传播中的去中心化。
(三)融媒体视域与全媒型思政教育的内容有待整合